常秋月荀灌娘 国家大剧院10月纪念荀慧生 常秋月领衔
《红娘》是荀派最具代表性剧目之一,旧时荀派演员外出巡演也常以此剧“打炮”(率先演出),自从1936年编创问世以来常演不衰。《西厢》故事本以张生、莺莺为主,荀慧生则眼光独到以红娘为主要人物。《红娘》每场都有吃重的演唱和表演,佳腔迭出,西皮、四平调、反四平调、南梆子等调式俱全,唱腔还配以繁重的舞蹈,犹如昆曲戏“逢唱必舞”“载歌载舞”,时而快歌劲舞,时而轻歌曼舞,使观众获得视听合一的享受。荀派《红娘》犹如小品文,行云流水,清雅、活泼兼有,红娘之灵巧、机警、玩笑展现无遗。常秋月从十多岁就学演此剧,近些年来更成为常演剧目,她还特地为红娘的七场戏分别制作了七身不同服装,以求舞台上形象的光鲜靓丽,观众戏称为“彩虹姐姐”。常秋月的搭档、小生演员刘明哲认为常秋月所演的红娘分寸感把握得尤其好,媚而不冶,绝无过火的表演。
《玉堂春》本为京剧传统剧目,而荀派演来独具特色。最早只演《起解》、《会审》两折,上世纪二十年代荀慧生与王瑶卿、陈墨香等增益首尾,形成情节完整之大戏,自《嫖院》始而以《团圆》结束,1926年2月首演于上海。荀派《玉堂春》近些年来少见于舞台,常秋月2010年曾复排全本获得成功,而这次纪念演出为了适应国家大剧院小剧场演出的要求,只演《起解》《会审》两折。荀派此剧与常见的梅派、程派、张派有大同而存小异,比如《会审》[散板]一般唱作“鱼儿落网有去无还”,荀派则循老词依旧唱“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情感色彩则大为不同。除了唱法以外,表演上荀派也比一般演法更为繁重。常秋月特别谈到,剧中的苏三面对三位会审官长的提问要有细腻的神情变化。在一些地方荀派还有独门表演,比如最后下堂之时,苏三已认出堂上端坐之人正是自己的爱人王金龙,二人有神情和身段的交流,苏三的动作幅度尤为明显,很有舞台张力。
此次演出《玉堂春》,常秋月特别组织了5年前演出的原班人马刘明哲、宋昊宇、高云霄、孙震等担任主演角色。饰演王金龙的刘明哲此戏也转益多师,特别是在几次“笑”和拍“惊堂木”的地方,与饰演“蓝袍”的宋昊宇、饰演“红袍”的高云霄反复研究排练,力求做到严丝合缝的“一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