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书法家 孙立人写给家乡的最后一封信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位于庐江县金牛镇的抗战名将孙立人的故居里,珍藏着一封孙立人于1989年写下的亲笔信.这封信表达了他浓烈的思乡之情.作为一名庐江籍的

    在位于庐江县金牛镇的抗战名将孙立人的故居里,珍藏着一封孙立人于1989年写下的亲笔信。这封信表达了他浓烈的思乡之情。作为一名庐江籍的抗战名将,孙立人曾率领远征军在缅甸数次击溃日军,这位抗战史中的“战神”,也因常年征战沙场,很少回到自己的家乡,但他的思乡之情一直没有中断过。

但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自从他1933年最后一次返回家乡后,再也没能踏上故乡的土地,这也成了他终身的遗憾。

    去世前一年 写下亲笔信

    位于庐江金牛镇的孙立人故居纪念馆,如今已经在孙立人故居的基础上修葺一新,对外开放。在故居纪念馆的众多展品中,一封孙立人写于1989年的信格外引人注目。

    信中这样写道:“德辉弟台鉴知:弟将有大陆之行,烦便中至吾家中一转,一则离家已久,对故乡思念甚殷,再则祖先坟茔不知尚完好否,亦日夜不能去心也。专此相托。”落款为1989年4月12日。

    据庐江县档案局局长朱月保介绍,孙立人小时候在这间故居中长大,随后他考入清华大学,再到后来的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就读,然后领兵征战。长期以来,很少回到过家乡,但一直以来他的思乡之情从来没有中断过,这处故居也成了他与故乡庐江的一份牵挂。

按照孙立人家中的族谱,孙立人的祖上是肥西三河人。他的祖父孙炳炎是前清一名秀才,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孙氏居三河的家室被毁,遂举家迁居距三河镇18公里的庐江北乡金牛镇山南。孙炳炎在金牛山南相继建造仿徽宅第数十间,也就是这间故居的原址。

    据朱月保介绍,历史上孙立人回到庐江仅有三次。其中一次是1919年,孙立人在清华读书时,回到庐江金牛山拜堂完婚,这是孙立人少小离家后的第一次回家。如今,孙立人当年结婚时的洞房陈设仍保存完好。孙立人婚后不久即回清华读书,后来赴美留学,回国投身军旅,一直在外漂泊不定。

    1932年冬 曾衣锦还乡

    而孙立人的第二次回家,则是1932年冬天,那时孙立人父亲病逝,为了处理父亲的后事,孙立人回到了家乡。此时的孙立人已经投身行伍,并且刚刚参加完“一二八”淞沪抗战,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四团团长,正是职场上春风得意的时代。所以,这次回家葬父,动静弄得挺大,他带来了一个排的警卫士兵,还有送葬队伍。所以,至今镇上还有不少老人记得当时的场景。

    据村中老人回忆,孙立人当年给父亲出殡时,当地要员村民不少人前来祭拜,在出殡的路上,见有人来祭拜行礼,孙立人均一一下跪还礼,并见人赏一块大洋。

    将父亲安葬后,孙立人为了给父亲守孝,在家乡住了两个月。据村中老人回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孙立人带着一个排约五十人的警卫部队驻扎在故居附近,那帮士兵带着崭新的装备:步枪、驳壳枪、机枪一应俱全。

每天早上,孙立人都要带着那些士兵们在家后的金牛山上跑一个上下。金牛镇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小村子里一下来了那么多人,动静闹得很大,所以孙立人的回乡整个金牛镇都知道。

    常年在外奔波 让他无暇回乡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1933年冬天孙立人再次返乡,将父亲的棺椁入土,而他这次回乡,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家乡的模样,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

    此后,孙立人在军中颇有建树,他于1937年淞沪抗战中,参加了保卫苏州河的战役。随后,他又率领全新美式装备的新一军,在缅甸多次击溃日军,孙立人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此时的他,成了名噪一时的抗战名将,常年在外奔波,让他无暇回乡。

    当孙立人撤退到台湾后,孙立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他于1949年任台湾防卫总司令,1950年任陆军总司令,1951年又被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54年任总统府参军长。但是他的命运在1955年遇到了转折,他遭受诬陷“参与兵变”,被迫辞职后被蒋介石软禁在台湾。在被软禁的这三十多年里,他根本无法正常和外界接触,更谈不上回乡了。

    生命最后几年 总想回家看看

    1988年,孙立人长达32年的软禁被解除。此时,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他,依旧没有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但是由于年高体弱,他返乡的念头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无奈,他只得委托亲人回乡看看,化解乡愁。

    1988年4月,孙立人的旧部刘文美回乡探亲,带回了一张庐江孙立人故居的照片,孙立人看到照片中的故居后感慨万分,心情无比激动,挥毫写下了:“故居所摄照片曾一再展现。”

    1989年清明节后,孙立人的另一位旧部潘德辉回大陆探亲前,孙立人嘱咐潘德辉一定到庐江家乡看一看,让他代为祭祖。于是,孙立人在潘德辉临行前,写下了那封如今收藏在故居中的信,让潘德辉代他到庐江老家看一看,以表达自己的渴望返乡之心愿。

    但是,孙立人还没有等到返回家中的那一天,第二年的11月19日,便在台湾去世。自从1933年返家,他再也没能回到家乡,这也成了他终身的遗憾。

    ■新闻链接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汉族,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退居台湾之后,因卷入“兵变事件”,被蒋介石软禁32年,直至1988年重获自由,两年后孙立人在台湾病逝。2001年1月8日,台湾“监察院”通过决议,称孙案乃“被阴谋设局的假案”。“孙立人兵变”事件才最后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