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的烦恼 人民网:滑雪的幸福与烦恼 教练人数上严重不足
冬日渐冷,又到一年滑雪季。作为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的第一个滑雪季,2015年的冬季,北京周边各大雪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几场大雪的降临也为民众的滑雪热情又添了一把柴。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冬奥会带给广大民众的福祉,但在全民滑雪热的背后,设施不足、装备不全、教练不专、礼仪不通等因素都在制约着滑雪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成为民众充分享受滑雪快乐的桎梏。
曾几何时,冰雪运动难以逾越山海关的屏障。无论是“北冰南展西扩”的政策,还是“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的口号都是在夯实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本世纪初期,张家口崇礼几座滑雪场的先后修建,让滑雪运动开始在关内风靡。但毕竟开展时间有限,少了历史的积淀和滑雪文化的灌溉,国内的滑雪体验依然有很多不及如人意的地方。
崇礼的塞北滑雪场初建时没有上山缆车,滑雪者从雪道滑下后要乘吉普车再上山。当然,如今这样的尴尬只会出现在笑谈中,但随着上一个滑雪季崇礼游客数量增加三成,滑雪旺季面临的接待能力不足成为很多滑雪场“幸福的烦恼”。
滑雪人潮的极速涌入让初级道如同“下饺子”,想上中级道和高级道,缆车下又总是排着长队。据悉,预料到这一个雪季可能迎来的新一轮人流井喷,各大雪场也有针对性地扩展雪道,增强运力。但在扩张之际,也要从实际出发,防止盲目大建。
滑雪人数的持续增长与滑雪教练的人数不足也构成了当前滑雪市场的一大主要矛盾。据统计,去年中国的滑雪人数超过了千万人次,但全国仅有约8000多名社会滑雪指导员,这个数字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就导致很多雪场的教练从不会滑到上岗教学只有一周时间,“临时抱佛脚”的短训让他们无法充分掌握技术动作、滑雪理念和安全防护知识,给广大滑雪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滑雪教练培训体系和分级制度刻不容缓。
鉴于滑雪在我国还算是新兴项目,滑雪礼仪的缺失也造成雪场内诸多没有必要的争执和意外伤害,而滑雪礼仪是需要教练的言传身教和滑雪文化的长期渗透才能够提升的。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了冰雪运动和文化在国内推广的重要契机。面对民众澎湃的冰雪运动热情,一丝冷静必不可少,而软硬件的全面提升才是鼓励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