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仁讲话“争议”的几点厘清

2017-08-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教育部长袁贵仁关于落实两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见>的讲话持续成为网上热点,支持袁和反对他的人展开了论战.这些争论的潜在含义非常宽泛,它们如果继续发酵,大概不利于推进两办<意见>的贯彻,也不利于社会就这个问题形成共识.本文试图在众声喧哗之中,就这件事情的基本面做些厘清.首先,袁贵仁的讲话是不是以贯彻两办<意见>为目的?明显是的.<意见>是个总纲,袁贵仁作为教育部长,提出了一些贯彻思路和措施,这个行为的发生具有充分正当性.由于他提的措施乃面向全国,对不同高校来说

教育部长袁贵仁关于落实两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见》的讲话持续成为网上热点,支持袁和反对他的人展开了论战。这些争论的潜在含义非常宽泛,它们如果继续发酵,大概不利于推进两办《意见》的贯彻,也不利于社会就这个问题形成共识。

本文试图在众声喧哗之中,就这件事情的基本面做些厘清。

首先,袁贵仁的讲话是不是以贯彻两办《意见》为目的?明显是的。《意见》是个总纲,袁贵仁作为教育部长,提出了一些贯彻思路和措施,这个行为的发生具有充分正当性。由于他提的措施乃面向全国,对不同高校来说,难免继续有较强概括性和普遍性,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进一步部署。

在事情进入操作层面时,大家有不同想法和建议,彼此商榷,是正常的。但有些人迅速对袁贵仁的讲话采取抵制态度,挑出其讲话中的某几句话,将他的意思引申成要求大学从此拒绝对西方文化的传播,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应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一些背景需要交待。高校这些年总体氛围积极向上,是健康的,《意见》对此做了肯定。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有明显薄弱处,造成少数不该有的反主流元素在某些大学校园里凸显出来,这也是事实。

这些反主流元素本身有多少和多强,以及它们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多大,高校内和舆论场都有不同认识。这篇评论尚无法对此下结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是纠正性的,还是预防性的,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今都有足够的现实针对性,这项工作的确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因为这个大原因,我们认为袁贵仁的讲话即使某些具体表述有可探讨的空间,对他给予总体支持也应是舆论界的基本态度。

一些激烈反对声还是出现在了互联网上,这值得深思。它反映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自身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互联网舆论场用传统逻辑无法解释的变幻能力。比如党刊是在党内做政策宣示和动员的阵地,这里有一套话语。而互联网舆论场已经另外形成一套话语,前一个体系的正常表述被摘取一两句带进后一个体系,其含义很容易被夸张、引申和扭曲,被人为制造出强烈的刺激。这为发泄各种长期情绪或挑战权威不断创造由头。

有些境外势力借助互联网随时变换在中国舆论场的存在方式,如何在每一个具体场合准确评判这个问题,干扰性因素非常多。

官员“如何讲话”正在成为越来越尖锐的挑战,两个话语体系以及主流舆论场同互联网舆论场如何打通,这不是靠一个原则就能通盘解决的,它很可能是一个浩大的实践性考验。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这是大是大非,大家都应支持。具体怎么开展这项工作,需要群策群力。高校的确有很多特殊性,它们既使得宣传思想工作变得更加必要,也是它推进起来有难度的原因所在。但这些都不是这项工作就不该抓了,可以放弃了的理由。

对如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做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比如对学生思想起塑造作用的那些因素有多少来自校园内,有多少来自校园外。有多少直接取决于课堂讲授,有多少受师长品行的影响,以及如何把这些因素凝结起来,打造一个全面影响年轻人的、健康的社会大环境,这无疑也是一项浩瀚的工作。

太复杂的工作,必须有鲜明的内核来凝聚,这个内核就是中央的态度。《意见》把中央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政策宣示说得很清楚,这必将成为全体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师生的主心骨,是社会信心的基石。谁都不应偏离《意见》的大方向另搞一套,我们强烈希望这方面大家自觉性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纪律约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