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左膀右臂"黑白"陈其美:遇刺身亡背后真相

2017-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其美(1878年~1916年),字英士,号无为,浙江吴兴五昌里人.1906年加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1911年上海光复后,担任民国时期上海第一任沪军都督.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陈其美为六名内阁之一,成为了孙中山的左膀右臂,1916年被刺身亡.张宗昌(1881年-1932年),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嗜狗肉,绰号"狗肉将军".辛亥武昌起义后,他到上海当了陈其美的沪军骑兵团长.然而,二次革命期间,风向一变,他便改弦更张,在徐州投靠了冯国璋.1916年5月18日,天气晴朗,

陈其美(1878年~1916年),字英士,号无为,浙江吴兴五昌里人。1906年加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1911年上海光复后,担任民国时期上海第一任沪军都督。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陈其美为六名内阁之一,成为了孙中山的左膀右臂,1916年被刺身亡。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嗜狗肉,绰号“狗肉将军”。辛亥武昌起义后,他到上海当了陈其美的沪军骑兵团长。然而,二次革命期间,风向一变,他便改弦更张,在徐州投靠了冯国璋。

1916年5月18日,天气晴朗,上海法租界气氛一片祥和。萨坡赛路(今淡水路)14号日本侨民山田纯一郎的寓所中,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正与两名商人打扮的客人围坐在会客室谈论着什么。就在书生模样的男子低头仔细翻阅手中的合同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客人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书生就是“砰砰砰”几枪。待房主山田纯一郎闻讯赶到会客室时,书生已经脑浆迸裂,僵卧在地上,而凶手则早已逃之夭夭。

混迹黑白两道光复上海

被袭身亡的正是曾指使蒋介石刺杀陶成章的陈其美。

陈其美性格豪迈,做事果敢。蔡元培称赞他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称得上是民国第一豪侠。在“辛亥革命先烈”中,陈其美算是大器晚成。1906年,年近三十的陈其美在日本加入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刚开始时并未受到重视,同盟会早期的军事活动,他也均未参与。可是,在之后十年,陈其美却宛如异峰突起,屡屡立于风口浪尖,让人侧目而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炮。消息传来,上海的革命党人加紧筹划攻打江南制造局,以策应武昌首义,其主要领导人就是陈其美、李燮和等。

辛亥革命前后,手无兵权的革命党人其主要社会力量就是帮会,也称会党。交结会党,首先就要入帮,陈其美于是在上海加入了青帮,还一度成为上海青帮的大头目,是个混迹黑道如鱼得水之人。陈其美利用会党参加上海武装起义,并成立敢死队,成为攻打江南制造局的重要力量。

1911年11月3日下午4时,一支百余人的敢死队携带从商团公会借来的40支步枪、若干发子弹,以及自制的土炸弹数枚,前去攻打江南制造局,陈其美随队督战。就在兵临制造局门前,万事俱备、只等陈其美一声号令之际,陈其美却突然请大家暂停攻击,由自己入局劝降。

陈其美不带一兵一卒,昂然走进了江南制造局,劝说总办张士珩投降,免遭流血之祸。面对陈其美的软硬兼施,张士珩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将他五花大绑,并要砍头示众。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制造局内一个名叫张杏村的士兵挺身而出,对张士珩晓以利害,说其子女都居住在外,一旦杀了陈其美,张家后代的生命财产难保安全。

张士珩闻言觉得有些道理,便放弃了立即杀害陈其美的念头。原来这个张杏村暗中支持革命,早在局中充当内应,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陈其美被扣押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上海,广大军民纷纷前来搭救陈其美,甚至连唱戏的伶人也纷纷提着刀枪棍棒,争先赶来救援,陈其美在上海的号召力也由此可见一斑。最终,革命军在会党以及陈其美盟友的帮助下,成功占领了江南制造局,并救出了陈其美,为上海的光复画下决定性的一笔。

孙中山曾经不止一次地说:“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由此可见上海的光复影响了整个革命战局,奠定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

自11月4日上海光复之日起,革命党人与上海地方各界人士,便连日召开会议讨论上海独立后的后续措施。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地处要冲,必须推举一个统领军政的能人担任沪军都督,然而,在都督的人选问题上,各派却发生了严重分歧,甚至差点酿成内部火并。同盟会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而光复会和淞沪起义军警却拥戴李燮和。这一次,陈其美又凭借其混迹黑白两道学得的手段,使自己成为了胜利者。

其实陈其美自有其非常人所及之处,这就要提到他的多重身份。他是一个商人,早年经商十二年,素以四捷——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著称。他是会党头领,在上海帮会中势力很大,当时上海的戏院、茶馆、澡堂、酒楼、妓院,无处不有他的党羽。此外,他还是一介报人,陈其美注重舆论宣传,在上海曾先后参与或创办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民立报》,足领一时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