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离破产永远只有18天:红顶商人 詹夏来无奈卸任董事长
第三节 红顶商人:詹夏来无奈卸任董事长
2004年前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炮制了“红顶商人”事件,用意很明显:一方面打击奇瑞,另一方面就是要把詹夏来拉下马来。
确实,在芜湖市,从市委书记、市政府领导到市财政、计委、建委、经贸委、国土资源局、开发区管委会,乃至审计、监察等局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戴着“红顶”的商人,双重身份在当地干部中被认为是荣耀和“当然”。“红顶商人”现象在芜湖已成建制,成系统、成系列地出现。
芜湖市“建投”的一份汇报材料上得知,芜湖的“红顶商人”们完全是组织行为。芜湖市委组织部门对在“建投“兼职的“红顶商人”们视同下基层挂职锻炼,“红顶商人”一般两年轮换一次,因此,盛产“红顶商人”的芜湖市“建投“被誉为芜湖的“干部学校”。
尽管詹夏来光明磊落,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官商一体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对市场经济公平秩序的最大威胁。商业上的霸王条款,垄断和变相垄断市场,销售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公民在接受政府公共服务时被迫购买某些指定产品,文化教育上的劣质产品大行其道……这在相当程度上与这种官商一体的普遍存在有关。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舆论矛头指向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将詹夏来兼任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职务的行为称为“红顶商人”。中组部、中纪委已经在2004年1月份下文重申了关于领导干部不能经商的规定。
为了避嫌“红顶商人”,安徽省和芜湖市已经讨论了数套调任詹夏来的折中方案。其中之一就是,詹夏来辞去市委书记一职,调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兼任奇瑞董事长,全身心投入奇瑞经营管理。这一动议曾经被认为是解决“红顶商人”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最后这个方案没有被通过。詹夏来在芜湖市市委书记和奇瑞董事长两个职位上的一番权衡下选择了前者,这也说明在中国官本位仍然大于商本位,奇瑞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詹夏来在舆论和行政的双重压力之下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2月26日,詹夏来在芜湖市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辞去了奇瑞董事长职务,该职务由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尹同耀接任。詹夏来因祸得福当上了省委常委。其实,早在2月13日,奇瑞在公司内部网上就发布了一则《关于聘任尹同耀同志为公司总经理的决定》: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要,促进各项业务进一步开展,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聘任尹同耀同志为公司总经理、经管会成员,其原职务的任命期顺延至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二日止。
多年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的尹同耀终于成为了奇瑞名义上第一把手。同时,原来的经管会成员,公司总经理助理全部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他们的坐骑也由风云换成了东方之子,和中层干部拉开了身份上的最直接差距。
据悉,在辞职之际,詹夏来总结了自己在奇瑞的工作,自称制定了五项禁令来约束自己:
一、不领取任何报酬。二、不安排任何亲属。三、不介绍任何经销商、配套商。四、不允许亲属与奇瑞发生任何经济往来。五、不干预任何招标项目。
奇瑞的高层干部和芜湖市的知情领导都为詹夏来喊冤,知名学者路风也为詹夏来鸣不平,“从一般的原则来讲,政府官员不应该兼一个企业的职务这是对的,但是你不能脱离了背景。在这个理想的状态到来之前,你让几十亿的国家资产投进去,没有人代表政府去管行吗?我觉得这没什么太多可以指责的地方。”
本文节选自雪柯专著《奇瑞狂人:尹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