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芳礼为何不能感动中国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是一个“将物质生活标准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的老人, 1986年74岁时开始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

他是一个“将物质生活标准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的老人, 1986年74岁时开始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

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搭了个 3平方米 的小铁皮棚子住在里面,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 40摄氏度 ;冬天,放杯水可以冻成冰坨子。他就在里面住了整整5年。他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

他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就已是“美味”了。年纪太大蹬不动三轮车,他就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角地挣钱。去世时,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南方都市报》 3月14日 )

他叫白芳礼,生前身后,感动了无数网友、无数国人,却始终没有能够“感动中国”。2004年度央视“感动中国”评选,白芳礼网络投票仅排在刘翔、任长霞之后,名列第三,但最后榜上无名。

2005年9月23日早晨 ,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他去世后的新闻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和国人,并再次入选2005年度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再度落选。

2008年3月13日 ,白芳礼去世3年后,在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主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在这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晚会的网上评选中,白芳礼在100名入选者中得票排名第四。他终于感-动-中-国。

在这样一个料峭春寒的夜晚回想白芳礼的事迹,我不知道自己是感受到了温暖,还是有了一种感动,或者是感到无言的惆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说不清。我反而觉得央视做得对,两次让白芳礼老人与“感动中国”人物失之交臂,乃是一个相当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因为,白芳礼老人的做法,实在不合当今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他自己一定是相当满足、无怨无悔地去了,他的一生,尤其是最后20年,多么充实,多么有意义,但是却给活着的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心灵负担呢。

在今天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里,白芳礼老人早在74岁的那一年,不,早在74岁往前推14年的那一年,就应该开始过上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即使没有儿孙绕膝,也应该是拿着政府的养老金,在冬天北方有暖气、南方有阳光,夏天有阴凉的地方与一帮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下棋聊天。

而不应该以老迈之躯去干蹬三轮这样的重活。即使要干,也不用他去一角一分地省下来去资助300个学生啊!因为在今天的主流价值观里,免费义务教育早已经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义务。

而我们国家,政府财政收入年年以超过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已超过51000多亿元,其中中央政府的教育支出就已达1076.35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4%),(比2006年)增长76%。

如果算上社保基金8000亿元、国企利润1.62万亿元、各级政府罚没收入1.67万亿元、土地收入1.2亿元这些预算外收入,政府总收入平均到每个中国公民头上可有8000元呢,以你那老迈之躯,每一滴汗水甩成八瓣都变成硬币,能有多少钱?再说,您那么老了,坐您车的顾客也左右为难,坐吧,怕您累着,还怕您骑不快耽误时间;不坐吧,又掂记着您少了那几元钱收入。

所以,白老啊,您更多的是让人不安,而不是让人感动。说您“感动中国”,并不怎么名副其实啊。要么,可能咱们的网友如今的语文水平都比较差,不知道什么叫“感动”。您九泉之下若有知,就原谅他们吧,如今教育昂贵,很多人的受教育水平实在算不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