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山望城 湖南长沙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雷锋故乡 精神永续
“雷锋!”“到!”在雷锋家乡长沙市望城区,有这样一支消防部队,每天清晨以雷锋的名义集合答到,坚持了36年。
36年来,一代又一代军人走进这个公安消防大队,“接过雷锋的枪”,将雷锋精神播撒到雷锋故乡的每一寸土地。
“服务人民”,是要求更是承诺
1997年1月29日,长沙某酒店发生特大火灾,多名群众被困。作为当时消防大队的一名班长,陈国军立即赶到火场组织行动。在紧急疏散群众时,一块突然从高空坠落的窗户玻璃正好砸在他的右手上,陈国军的4根手指肌腱被切断,但他依然往火海里冲,接连救出4名群众后,晕倒在地。陈国军的右手落下了残疾,但他坚定地说:“一根手指救一个人,值!”
2006年4月18日凌晨,望城金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厂房屋顶已被烧穿,周围20米内无法靠近。突然,厂房里一个装满氟利昂的金属罐爆炸了,火势越发凶猛。“里面还有二十几个这样的罐子,还有十多个氧气瓶,再爆炸,那就不得了了!”公司管理员慌张地喊道。消防官兵们用水将自己浇得透湿,冲进高温燃烧区,与火魔短兵相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恶战,终于将大火扑灭。
这样的故事和场景无数次上演。多少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多少次感人至深的坚守,换来望城人民的平安幸福。
19岁的杨森,来自山东烟台,是大队最年轻的消防队员。虽然才来不到一年,但是他对于大队的救火救灾经历如数家珍。入队的第一堂课上,大队教导员就告诉他,在这里“服务人民”是一项要求,一种责任,更是雷锋家乡消防兵的庄严承诺。
多年来,全区消防执法工作一直保持零投诉,辖区火灾形势持续平稳。望城消防大队在当地民意调查中,一直是满意度最高的队伍。望城消防大队建队以来,灭火救援出动6700多次,营救被困群众850人,挽救财产价值10亿多元。
“雷锋精神”,是骄傲更是灵魂
望城消防大队,到底有啥不一样?面对这个被问起无数次的问题,大队政治教导员吴宏武脱口而出:“因为雷锋。”他说,36年建队史,其实也是一部续写雷锋日记的历史。
新战士进营门,上的第一堂课是雷锋的先进事迹,第一个参观地点是雷锋纪念馆,学唱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而老兵退伍,最后一次参观的依然还是雷锋纪念馆。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的“雷锋精神”早已融入官兵的血液。
在大队待了10年的王金银依然记得,2008年1月,湖南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自然灾害,3000多名旅客被困望城火车站达50个小时,大队官兵连续3天3夜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跋涉给滞留旅客送饮水和食物。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大队“牵手”多年。大队官兵在学校教室、寝室、楼梯口等部位安装卡通版、盲文版的消防疏散提示,让听障学生看得懂、视障学生摸得到、智障学生学得会。
23岁的战士覃建伟在大队呆了4年之后,写了两本日记,记的都是学雷锋的感悟。在大队,每一名官兵都有写学雷锋日记的习惯。
“‘雷锋精神’就是我们的建队之魂。”吴宏武说。建队以来,大队开展拥政爱民、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1.1万余次,官兵资助贫困学子44人,长期帮扶驻地困难家庭22户,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2013年2月,大队在第十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介绍了争当雷锋传人、传播雷锋精神的先进事迹。
“让更多人成雷锋”,是担当更是梦想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这样的歌词来形容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最贴切不过。
2008年,大队战士王金银和学生胡婷结成帮扶对子。不久,王金银奉命赴汶川地震灾区抢险,临行前他将帮扶胡婷的任务交给了田原野,田原野退伍时又将任务交给了张定轩。如今,这一场爱心接力仍在延续。
望城消防大队建队人之一的王维,离开队伍后自主创业,起初公司每年亏损,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的公司毅然向灾区奉献爱心8万元,“因为我是雷锋兵”。他还制定“献血员工享受工资补贴和一天假期”政策,鼓励员工无偿献血。
建队36年来,从望城消防大队走出去的“雷锋兵”,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大队转业、复员官兵回到地方仍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其中6人被所在单位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12年3月,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来到大队参观交流后感慨:“这里的战士个个都是活雷锋,从这里走出去的官兵,都带着雷锋精神影响了一大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