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林的女儿 (助人为乐)徐山林:八旬老人的清扫人生
徐山林,男,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红星垦殖场一名普通的退休员。
大家都喊他"扫帚叔",五十年来,他与扫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他手扫坏的扫帚两千多把,经他清扫掉的垃圾多达一百二十多吨;五十年里,他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坚持清扫住处附近乃至远处的卫生,当了名不计报酬、自费买清扫工具的编外清洁工。
徐山林,今年已年近八十高龄,是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红星垦殖场一名普通的退休员工,1958年因农垦从外地来到红星垦殖场工作,在红星扎下了根,也与扫帚结下了不解之缘。来到红星的第六年起,他便抡起了扫把,开始了他长达五十年的"清扫人生"。
为大家做事让他快乐
徐山林五十年前开始清扫卫生的初衷,纯粹就是看着满地的垃圾不舒服,一扫为快。1964年6月的一天早上,他起床到室外散步,看见满地的落叶随手丢弃的废纸到处都是,还有堆垃圾在马路当中,挡住了他的去路,担任总厂通讯员的他二话没说,找到了一把扫帚,就自顾自地扫了起来,并将以前的垃圾铲除,忙碌了一个早上,厂部到处干净整洁,令前来上班的人员心情舒畅,那天,他就觉得的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被人需要,能为大家做一点事让他非常快乐。
而这一扫,就不可收拾,持续了50年,从总厂扫到食品厂,从食品厂扫到制药厂,风雨无阻,从未停止,只要他在哪里,哪里的卫生环境就干净整洁。
锻炼出健康体格
1981年,徐山林搬入了红西区的一套职工宿舍,年近五旬的他选择了靠近路边一楼的一套房子居住。他的选择是有目的的,这样能使他的扫帚有存放之地,清扫行动便捷轻易。年轻时徐山林身体不是很好,时不时有点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自从开始扫地后,就没感到过哪里不适。
红西区住着红星垦殖场几百号员工,一条长长的街道将这些宿舍楼贯穿始终,路边的落叶,居民的生活垃圾,还有些厂部的建筑垃圾散落在这条街道,徐山林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就充当了街道义务清扫工,一大早就抡起扫把,从那头扫到家的这头,边扫还边嘱咐沿路的大人小孩不要乱抛垃圾,自觉爱惜环境卫生,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扫地,成了他生活中重要内容,年逾八十的他,什么毛病也没有,身手敏捷得象个小伙子。
面对质疑继续坚持
刚开始进行义务清洁大扫除时总有人挖苦徐山林"你这样扫地有多少钱一个月呀","你没毛病吧?""你真傻,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没人聘请你当清洁工呀"等等,徐山林理直气壮地说"一万元一个月!我自己给自己开工资",还有的职工干脆就为难他,故意将没装袋的包大小便散发恶臭的卫生纸垃圾散落在红西区街道上,徐山林一边打扫,一边严词呵责这样的行为,挨家挨户上门追责,并继续坚持天天清扫,令始作俑者在大家的舆论谴责下无地自容,终止了不良行为。
别看徐山林蜗居在红星垦殖场这一套小小的居室里,他关心国家大事,还去过韩国,他影响最为深刻的是韩国人的文明习惯,志愿者满街都是,每个周末,无数的志愿者把上街捡垃圾,把为人无偿服务当做人生必须课来修行。因此,徐山林一有空会叫上红西区的小孩子,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爱惜公共卫生,红西区由此形成一股良好的文明风尚,不随手丢垃圾,爱惜身边卫生环境,不讲脏话,邻里间不争吵,和睦相处。
成为社区居民榜样
"现在的人急功近利,没有报酬的工作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不沾边,我这样做,等于是将人心头的自私自利的尘埃做个大扫除,为大家树立个榜样"徐山林经常这样对其他人说。在他的带动下,有些老人小孩主动加入到清扫队伍中来,大家出车出铲出扫帚,帮助徐山林一道将沿街的垃圾堆清掉,红西区成为整个红星垦殖场和谐文明榜样社区,清朗社区,而徐山林,大家都尊称他为"徐老",德高望重的他倍受大家尊敬,邻里间有什么纠葛和过节,都愿意找徐老来解决。
在红星垦殖场,红西区的徐山林成为厂里卫生明星,红星垦殖场的人都知道他,亲切地成他为"扫帚叔"、"扫帚爷爷"。红西区社区居民都说,徐山林扫出了一个清朗世界,是对人的精神和行为的杂质大清除,在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今天极富意义。
"我还会继续扫下去,生命不停,清扫不止"徐山林总是这样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