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100字】多位科学家的故事100字左右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1.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用这个可以的,我们老师要我们演讲,我就选的这个,我刚刚把这个抄好了,嘿嘿 你要的四篇?那我还给你找点,

2.牛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

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

3.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

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4.爱因斯坦在四、五岁时,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

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时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爱因斯坦这种敢想敢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网友解答: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

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 2、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后来,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3、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中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

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5、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1937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

1948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弹之父”。

6、被誉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专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刚刚36岁的钱学森被聘请为美国麻省工学院的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钱学森那里,他想:“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钱学森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

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并加以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14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了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始终没有屈服。通过五年的艰苦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跃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7、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保留他半年的工资。

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8、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