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书记 十七大代表、北京崇文区委书记李晓光访谈

2017-08-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晓光 男,汉族,生于1955年7月,黑龙江巴彦人,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2年6月起任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书记.昨日,十七大正式开幕.十七大代表.崇文区委书记李晓光接受了本报采访.其表示,今后崇文区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北京的"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将重点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5年来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1%新京报:作为老城区,崇文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基础上,崇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李晓光:崇文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现存文物古迹105

李晓光 男,汉族,生于1955年7月,黑龙江巴彦人,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2年6月起任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书记。

昨日,十七大正式开幕。十七大代表、崇文区委书记李晓光接受了本报采访。其表示,今后崇文区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北京的“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将重点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

5年来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1%

新京报:作为老城区,崇文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基础上,崇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李晓光:崇文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现存文物古迹105处,保护院落80处。如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等。基于这样的历史和人文特征,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有独特之处。

我们根据北京市的总体规划和崇文区的区位、资源、产业特点,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并提出了切合崇文实际的“一二三”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王”字型经济磁场;构筑东南体育产业和西南商贸服务两个板块;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商贸服务三大产业。

新京报:十六大以来,崇文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李晓光:十六大以来,崇文区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和“加快南城发展”的战略机遇定位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5年来,崇文区的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1%,2006年实现120亿元,是2001年的1.93倍。

十六大以来,崇文区把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如危房改造,崇文区先后实施了龙潭西里等一批危改工程。全区人均住房面积已经由2000年的10.1平方米增至2006年的22.58平方米。

保障就业方面,5年来累计开发就业岗位51508个,安置失业人员480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4%以下。2007年上半年,在城八区中第一个实现了“零就业家庭”的“双清零”。党建方面,执政能力和反腐败能力进一步增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率达到99.84%。

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效益

新京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是否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崇文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李晓光: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崇文潜在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市管理和综合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现各项社会事业的均衡优质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破解难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必须在今后认真加以解决。

未来5年重点发展“天坛文化圈”

新京报:未来5年内崇文区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将重点发展哪些方面?

李晓光:未来5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实施“天坛文化圈”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展的方向是实现“特色经济繁荣、古都风貌彰显、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安康的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

“天坛文化圈”是指围绕天坛公园这个地理中心形成的“一核、一场、一园、一道”。“一核”是指天坛;“一场”是指北部的“王”字型经济磁场,由前门大街、祈年大街、崇外大街及大都市街构成其基本框架;“一园”是指东部的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一道”是指南部的“新南城中轴大道”。围绕“天坛文化圈”空间布局,崇文区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体育休闲、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促进全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还将重点解决与民生有关的问题。如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和群众住房问题,在基本完成全区危旧房改造任务之后,将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努力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同时,还要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问题,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尽快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不便”的问题。

在党风建设上,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同时,将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重点行业系统、重点企业改革转制等领域,加大审计监察和查办案件力度,推进“廉洁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