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王守东 王守东:莱芜齐鲁时代楷模 30年不变钢铁情结
莱芜,古称嬴、牟,自春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莱芜位于山东中部,如同齐鲁大地的一颗心脏,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有长勺之战,金戈铁马,折戟沉沙;近代有莱芜战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莱芜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镇国将军刘瑀、征朔将军李果、垦荒知县吴来朝、名医朱包蒙、诗人何兰华、画家李半残、历史学家王毓铨、散文家吴伯箫、导演吴天明……人杰地灵,大家频出。
莱芜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南部为徂徕山脉,寄母山、葫芦山、黄羊山、笔架山、三平山、莲花山……峰峦叠秀,各有典故。除了山,莱芜更有水,境内404条河流滋润大地,浪花淘尽,是非成败,古今多少蹊跷事,都随汶河水流中。
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写得了诗句,读得下文章,更有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涵养,培育出朴实、厚道、聪明、灵透的莱芜人民,在每个时代的每个季节里,冬季温暖,春季晴朗,夏季凉爽,秋季金黄。
莱芜,这座走过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蕴藏着诸多热情迸发或者默默无语的故事素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对话、去整理,去提升,担起媒体责任,以飨可爱网友。
即日起,大众网莱芜频道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莱芜背影》,旨在记录历史,传播文化,服务当地,弘扬精神。同时,谨以此表达:有一幅白描叫做莱芜印象,有一泓眷恋叫做莱芜记忆,有一种胸怀叫做俺莱芜有,有一个情结叫做大爱莱芜。
1984年2月25日,莱芜市第二水泥厂党总支书记王守东经多方考察,向莱芜市委、市政府提出《恢复上马炼铁刻不容缓,决心为振兴莱芜经济做出贡献》的请示报告,得到市委书记朱应铭、副书记何心振等领导的支持。
创业初期,王守东带领机关干部到生产一线,以厂为家,进行全厂大奋战
建厂初期的王守东
同职工劳动
王守东用了20多年,外壁已经破损的茶杯(记者 亓秀宝 摄)
王守东离开了,泰钢人坚守泰钢精神,一季度各项生产全新突破(记者 亓秀宝 摄)
因错过治疗时机致使双目失明的王永玲(记者 亓秀宝 摄)
莱芜雅鹿山下,巍然矗立着莱芜乃至全国钢铁行业的传奇缔造者——泰山钢铁;这座从废墟上发展起来的钢铁明星企业,同样拥有着一位行业传奇人物——王守东。30年,王守东将其灼华岁月全部倾献在了这个由其一手建立的泰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承受着病躯剧痛的王守东也没有离开他深爱着的企业,将其毕生精力永远的倾注在泰钢,尽管王守东已经永远离开,但是他留下的泰钢精神却却永远地传承着。
难舍炉温炽热 带着马扎南下借钱复建
1969年,在莱芜雅鹿山下,一座钢铁厂开始筹建,1981年建厂,然而经过十年的生产亏损达到了4600万元,最终因无力经营而下马。曾亲眼目睹了相伴十年的高炉最后一趟炉火熄灭的王守东心中酸楚可想而知,全厂1800多名职工各奔东西,只剩下100多名“无处安置”的留守人员。王守东被分到一个水泥厂当了书记,然而他对于高炉的感情却一直没有泯灭。
1984年,王守东向莱芜市委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恢复上马炼铁”的自荐书。虽获批准却因资金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昼夜的苦思冥想之后唯有借钱复建一条路可走。200万!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找谁去借呢?南下!
南下找谁?如何开口?如何尽快借到钱?从山村走出的王守东凭着朴实刻苦的精神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数十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王守东带着马扎坐火车找到了无锡化工局,然而一去便吃了很多闭门羹。“你的企业情况我们根本就不了解,对于未来发展我们也没有把握,凭什么借款给你用?”无锡化工局的负责人一口回绝了王守东。
为了争取到资金,王守东住在了无锡。局领导很难见到,王守东便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靠近乎,每天等他们一上班,王守东便给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利用工作人员临下班时的空闲时间谈莱芜钢铁厂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最终,被打动的无锡化工局工作人员把王守东再次带到了局领导办公室。
十几天后,无锡化工局的考察人员来到了莱芜,并以通过生铁补偿的方式借给了泰钢200万元。为泰钢的起步打了一针“强心剂”,亲至一线与员工同吃住、劳作,很快,泰钢实现了扭亏为盈。
泰钢展翼腾飞不止 缔造“小厂”大“传奇”
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在王守东的带领下,泰钢从上个世纪的“废墟”平稳的达到了资产过亿,创造了从落马到行业领军的神话,此时的王守东开始谋划泰钢如何长久发展,立志百年企业的构想,单靠传统炼铁、初级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王守东开始带领全厂的技术骨干开了技术研发,主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经过不怕失败、不畏艰难的创新摸索,2004年,泰钢建成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中宽带生产线,填补了华东六省一市的空白,实现了泰钢专业化、精品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次转型升级;2006年4月,950冷轧机组竣工剪裁,填补了山东省无高档冷轧板的空白;2008年7月,60万吨不锈钢工程建成投产,填补了山东五大型不锈钢高档产品的空白,太刚完成了从普碳钢企业到不锈钢、优特钢企业的成功转型,开启了民营企业进入不锈钢行业的新时代。
王守东带领泰钢“小厂创大业,平凡出奇迹”的道路不止,并创造了中国钢铁史上的众多第一。全国第一套高炉煤气余热发电机组,第一条全自动、全液压、全数字的950热轧带钢生产线,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1700冷轧薄板生产线,世界第一条集群式转炉不锈钢生产线,这些都为中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和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泰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铁厂,发展成为购机知名的钢铁企业集团。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荣誉的背后,离不开王守东的创新思维构想,离不开王守东这个钢铁汉子对于钢铁精神的坚守和钢铁情结的义胆。
为了泰钢众人事 身后荣誉“齐鲁时代楷模”
为泰钢倾注了30年的心血,王守东是称职的泰钢一家大家长,也是职工眼中的好书记、好主席,尽管王守东能够胜任6000个家庭、10000多名职工的家长,却也终生亏欠家庭太多,一子瘫痪在床、一女双目失明、妻子心脏不好常年药物维持……这位泰钢职工公认的好当家人留给自己小家的也只有永远的挂牵和往事的回忆。
王守东46岁的女儿王永玲说,在泰钢刚开始恢复生产的时候,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那时见到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爸,我看不清东西,带我去看看吧?”然而,每次得到的都是,“再等等吧,爸现在太忙了,我得让厂里的工人吃上饭。”后来,王永玲彻底失明了。王守东哭了,“孩子,对不起,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你的眼睛治好,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补偿你。”
泰钢集团政治部部长曹爱青说,现在王守东的办公室被永远保留起来,成为泰钢职工缅怀“王书记”的精神寄托。在王守东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副戴了数十年框架长满铜绿的老花镜、一个用了20余年外壁已经面目全非的茶杯,不了解情况的人绝对不会知道这是一位坐拥上百亿资产企业的当家人所用的物件。
王守东,已经成为莱芜当地众所周知的时代领军人物,也是今年山东省首位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称号的杰出人物。2016年3月25日,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生前任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的王守东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30年筚路褴褛夙兴夜寐,他用傲人的业绩书写了创业先锋的传奇;30载坚定信仰忠于职守,他凭执着的追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一生利济天下福被后人,他以感人的大爱诠释了一名党员企业家的情怀;高风亮节日月可鉴,政工仁心众口皆碑,堪称‘齐鲁时代楷模’!”王守东已逝,但泰钢精神远远留存。
(文/片 大众网记者 亓秀宝 通讯员 曹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