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女主播王宁带来新闻评论新风尚
腾讯娱乐讯 伴随着女性在各行各业中的快速成长,女性关注的视点也逐渐从时尚、娱乐,扩大到时政、经济、民生、法治等领域。女性受众群体的崛起,需要新闻栏目,特别新闻评论类栏目,多一些女性的声音。
新闻评论员作为媒体的核心力量,代表媒体发出声音,直接影响舆论导向,被誉为“活台标”。因其重要性,通常由生活阅历丰富、思想深刻、观点独到的主持人担当,这其中男性新闻评论员又占据多数。然而在中国电视媒体金字塔的最顶端,却有一位女性主持人,以有温度的声音采访、点评,用独立思考和合乎情理的冷静做着新闻,带来一股新闻评论的新风尚。她就是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型主持人王宁。
作为央视为数不多的女性新闻评论员,王宁点评中很少出现犀利的批评和尖锐的质疑,却总能代表受众问出“心中之疑”,在慢慢渗透中发出令人心悦诚服的观点。
从王宁近期主持的节目里,这种主持风格可见一斑。在《面对面》节目《“双面”城管》中,王宁以微笑对话因为摆摊“体验持法”而受到质疑的两位城管,询问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当事人的心路历程。节目里,我们会看到王宁关切地询问,“你有没有觉得很无奈?”、“你说的社会认同感是什么?”、“你最不喜欢听到人家说什么?”平和的态度,让两位城管在镜头前展示了自己的真性情,文静甚至当场落泪。王宁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展示了两位城管身处负面评价中,没有社会认同感的无奈和委屈,让观众多了些换位思考和体谅,继而延伸到对城管职能重新定位的思考。节目最后,当采访武汉城管局长时,王宁为两位城管向上级询问,“我真得再替他们问一句,不会对他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流动性的地区进行强制性的管理吧?”又体现出了王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饶平如:爱情秘方》的节目里,王宁以精彩的排比句收尾,“都说爱情可以排除万难,但万难之后是不是还有万难?都说爱情可以度过风雨,那么婚姻之中度过了风雨,是不是更难度过的是平淡呢?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幸福的,当婚姻和爱情都定格在那份初见的坚定和信心的时候,我们对与永远是不是也就更多了一份信心呢?”通过平和的反问,在不露声色中,实现了对观众内心的激荡。
延安城管打人的新闻播报中,王宁巧用亚里士多德名言“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发出“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得展开合作不是吗?”建议商户和城管以“城市业主”的身份展开对话。当社会舆论还聚焦在孰是孰非时,王宁另辟蹊径,从树立“业主意识”、“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从根源上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的城市关系。没有指责孰是孰非的愤怒,却用适度的情感,将这一化解矛盾的方法娓娓道来。巧妙的方式既让人眼前一亮,又容易采纳接受。
又例如,在点评某镇政府在不告知、不补偿的情况下强征土地时,王宁用“一些地方强立名目,克扣征地补偿款的事情我们听说过,可是像这样一分钱都不给农民的,还真是少见呀;一些地方,想方设法欺上瞒下的事情,我们也听说过,可是像这样,政府伪造凭证来欺骗上一级政府,我们同样闻所未闻。这笔征地补偿款,到底是谁领走的?我们很想知道。这么一大片儿土地到底干什么用了?我们也想知道。”我们很容易从王宁自然表露的情感中,体会到王宁的率直性格。从王宁细微的语气和用词变化中,达成质疑当权者和同情弱者的共鸣。女性评论员对强者的质疑并不输男性。
当白岩松、柴静以睿智、犀利的质疑,树立了自己的高度后,王宁以有温度的声音在“做硬新闻”的方式上留下了自己的便签。渊博的知识储备、得体的言语组织和自然的情感流露,王宁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丰富新闻,笔触、视点也更为新颖。在她的节目里,没有酣畅淋漓批评的畅快,却多了一点儿包容,多一点儿信心和对社会越来越好的期待。伴随着王宁等中国女性传媒人的崛起,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风格也许正迎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