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丁塔伦迪诺 痴迷于非线性叙事的三个人 克里斯托弗·诺兰、昆汀·塔伦提诺以及
痴迷于非线性叙事的三个人个人,克里斯托弗·诺兰、昆丁·塔伦提诺、脑残的何拽文。 前二人痴迷于创作,后一人痴迷于观赏。当然也不排除某一天他也许也能加入前者之中,有人说从这篇影评中能看到作者强烈的自恋,容我们先将他鄙视一番。
由于我对电影开窍的比较晚,基本上到进入大学才对电影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以不知道在此之前有没有人把二人想提并论过,但我个人认为二人身上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同样是编剧出身,同样是一炮打响,年少成名,同样是才华出众,风格奇谲的鬼才,同样是好莱坞最具票房同时也备受评论家肯定和推崇的耀眼明星,当然同样痴迷于非线性叙述。 不同的是两人年龄相差七岁,一个英国学院派,一个美国独立派,诺兰的非线性叙述偏向于碎片式,单一的,单纯的是同一时间的打乱,注重非线性叙事带来的悬疑效果。
昆汀的非线性叙事则属于环形,多线,更注重的是风格的塑造。
诺兰的影片是智力和逻辑的考验,昆汀的影片则是视觉震撼和听觉享受。 当然相对于中国内地影迷,对诺兰的了解也许比较多一点,其一,因为昆汀已经沉寂多年,最新的影片是2009年的《无耻混蛋》。
其二,因为他的作品大多为B级片,充斥粗口和暴力美学,因此内地引进上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诺兰曾在2010年凭借《盗梦空间》狂扫全球票房,超越阿凡达。而追溯到2008年的《蝙蝠侠2:暗夜骑士》更是让众多影迷如雷贯耳。
今夏的《蝙蝠侠终结篇:决战时刻》更是万众期待。 相信对于大多数80末90初的影迷们,卡神,斯大叔,眉毛爷爷,伊斯特伍德,库布里克,伍迪艾伦陪我们度过的时光并不是很多,除非你不厌其烦的去库存几万的电影库中去挖掘。
希区柯克,爱森斯坦,格里菲斯的名号更是只在传说中听闻过,因为时代的更换和历史不断前行的趋势,当我们懂事以来接触的现代电影几乎把他们的精华都模仿引用殆尽了,因此我们会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当你第一次看那些神人的电影,而不是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那个时代,以同时代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作品,你大多会嗤之以鼻,除非你酷爱装腔作势和无病呻吟。
而诺兰和昆汀,在百余年的电影光景里,在前人已将电影艺术发挥到极致,几乎殆尽的时候,他们发掘了电影的新出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这是一个属于个性的时代,不然他们也不会广为世人所推崇。 电影是一门新艺术,这无可置疑。
但常常有人探讨电影究竟是属于什么的艺术,声音 ?画面?动作?剧本? 教科书上有标准答案,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好吧,其实我的意思是电影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也许是我的表述不够清楚。
很多人说是剧本,我也这么认为。剧本的主要元素这是故事。 故事。生活逃不开故事,所以与生活有关的一切,任何艺术形式都逃不开故事。
然而电影剧本的故事又该以什么为主呢?主题?情节?叙事手法? 如果你是最小主意者,是小情节粉,你出身上流社会,高端知识分子,你会反对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你认为故事情节不应该变动太大,你认为变动会带来灾难,你觉得电影应该表现人物内心的对抗,你会为《野草莓》这类影片赞许不止。
然而这些在一般人眼中毫无剧情,枯燥乏味的催眠影片,却屡获大奖。
因为那些评委们都是高端知识分子,他们之所以叫好是因为他们能产生共鸣。而某些人呢,一群看了几部老片,在装逼论坛上看到一些装逼分子从国外的网站和书籍上抄了一些影评就据为己用摇头摆脑高谈阔论的大学生愣说自己找到了灵魂的共鸣,你丫一特色社会主义土生土长的土鳖跟资产阶级家族沦亡悲剧产生共鸣? 有一句话叫作:曲高和寡。
高雅的东西和的人就必须得少,别认识几个外国字儿,就鹦鹉学舌在那叽叽喳喳叫好,又叫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就喜欢看故事,我就认为故事打动人的影片就是好片子,我喜欢看一部电影绞尽脑汁,我喜欢看一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我不觉得一部电影带来视觉听觉震撼,令人回味无穷的影片是部烂片。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爱看这样的片子,因为这种片子容易流俗。 低俗的就是受欢迎的,这句话是外国人反着上面那句中国成语说的。
俗就俗呗,流行的都是俗的,王菲俗的,陈奕迅俗的,周杰伦的。 可俗的东西过气了,就是经典。 但你非得在高雅和低俗的地方找个分野,我推荐诺兰和昆汀。
如果你是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我确信你会为他们着迷。 诺兰:《记忆碎片》最耗费脑力的片子,你可以选择看两遍,一遍顺着看,另一遍从后面往前面看。
《致命魔术》秒杀《大魔术师》,克里斯蒂安·贝尔和休·杰克曼 主演 《盗梦空间》 还用说吗? 《蝙蝠侠之暗夜骑士》更不用说了吧,冠希哥也只能沦为龙套。 昆汀: 《落水狗》成名之作,《海上钢琴师》中1900主演。
《低俗小水》经典之作,经典环形多线叙事,杜琪峰《夺命金》跟它比起来就是小儿科。 《杀死比尔1,2》史上最耀眼B级片,经典暴力美学,我不想为此贬低吴宇森,这玩意靠的是天赋。 《无耻混蛋》IBDM曾经排名44. 剩下的等你迷上他们了再自己去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