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辉明为何评不上院士 企业研发人员为何评不上院士?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代群.陈二厚.胡作华)从大学实验室走入企业创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说,国内外院士数字里的巨大差别,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差距.他建议应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的氛围和环境.刘庆峰说,美国工程院院士中,有859人来自学术机构(研究院所.大学等),而969人来自企业.如微软的盖茨.IBM的葛斯特纳.通用电气的韦尔奇.以及英特尔.惠普等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其中,既有杰出的工程科技专家(如盖茨),也有卓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代群、陈二厚、胡作华)从大学实验室走入企业创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说,国内外院士数字里的巨大差别,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差距。他建议应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的氛围和环境。

刘庆峰说,美国工程院院士中,有859人来自学术机构(研究院所、大学等),而969人来自企业。如微软的盖茨、IBM的葛斯特纳、通用电气的韦尔奇、以及英特尔、惠普等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其中,既有杰出的工程科技专家(如盖茨),也有卓越的职业经理人(如葛斯特纳)。

刘庆峰说,中国科学院院士688人,没有一位是来自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总数656人,来自企业界的也寥寥可数。以最近两届中国工程院的新增院士来看,2001年新增81名院士,只有4人来自企业;2003年新增58名院士,只有6人来自企业。而且这些来自企业界的也大多是诸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

刘庆峰说,在中国目前是做了院士到企业来可以,若先到企业工作,无论你有多大技术创新成果,再想评院士,恐怕比登天还难。

企业研发能力高低关键在人。对于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他们的个人成就感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经济效益驱动,还应有国家和社会的鼓励和荣誉。刘庆峰说,做出同样贡献的人,企业应享受和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同样的精神鼓励和价值认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来进行高水平研发。

这一价值观和社会导向问题不解决,势必使中国企业在建立世界一流研发中心时,首先就在人才吸引上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措施,形成配套的价值导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