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陈咏开 怎样看待高晓松在《奇葩说》第三季第十集中对黄执中的批评?
一直以来,高晓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其实并不愿意去真正地理解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而这个问题的副作用,在两集之前的第八集就已经暴露了出来,以至于大紧队在第八集落败。 在这一集中,当他迫不及待地一再用「邪恶」来描述黄执中的观点时,我只会更加担心,黄执中脑洞中的场景,可能比我之前认为的还更有社会根基。
「伟大」,是不容讨论的存在吗? 对伟大的任何讨论,难道就是在消解伟大,就是邪恶,就会变成高晓松口中的「突破底线」,以至于「让任何人都不要为任何理想去献身」? 高晓松在伟大周围划了一圈底线,高喊着谁都不要靠过来的行为,恰恰支撑了黄执中观点的质疑内核,黄执中也正是对这种伟大之绝对正确感到担忧。
黄执中所阐述的,是天上的太阳再温暖明亮,也应该允许有人在树荫底下乘凉,暂时躲避它的光芒。
同时,也不应存在一个「太阳之子」,用太阳的烈焰在大地上肆意烧灼。 烈士留下的遗孀和后代,应该拥有属于自己,也由自己负责的人生。
用一生去凭吊和感念,是一种选择;小心地收起过去,继续前行自己的人生,是一种选择;甚至于坚定地斩断过去,开辟全新的人生道路,也是一种选择。 同时,贩售先辈之名,四处欺负别人,却不该成为一种选择。 毕竟所有的救世者之所以慷慨赴死,选择牺牲,不正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吗?万一伟大本身,不小心成为了他人幸福的约束和桎梏,或者成为不肖后代手中用来掠夺他人幸福的套索,岂不是和伟人牺牲之义背道而驰? 黄执中所做的,就是尝试将牺牲者本人的伟大,与牺牲者的家人之间划出一点界限,从而尽可能保护所有的人。
高晓松却说黄执中这么一说就没有人再愿意伟大了。 恰恰相反,只有当黄执中所说的观点被提出,被社会所正视,才能更好地避免让伟大成为一种社会压力压在伟人遗孀的身上,才能让救世者的后代拥有更好的舆论空间,探索自己的人生。
也只有当社会不再把伟大当成不容置疑的正确,才不会发生伟人的后辈可以无可辩驳地坐享救世者留下的名誉金山,成为一个飞扬跋扈的可悲的人。
如此,才能让人们更愿意做伟大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伟大沦为一种器物,成为后人的重担,或利剑。 黄执中所阐述的,远远谈不上「邪恶」,仅仅是「真实」。 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伟大变成利剑的,有这个二代、那个二代,父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塑造了自己的名声,却惨被后人滥用。
伟大变成重担的,远的不说,就说议长马东。背负马季之子名号的他,小时候就被拖到巷子里去按着头逼着说相声,看似逗趣的经历,背后又是多少童年的阴云和无奈?马东又是扛住了多少压力,才甩脱体制内的「伟光正」,自己创业,活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然而,马东是何其优秀,其他伟人的后代中,又能有多少个马东呢?高晓松提到杰奎琳改嫁,确实不错。
但另一个被刺的伟大总统林肯的遗孀玛丽,却度过了悲惨的后半生,晚年甚至一度入了疯人院。而且相比于林肯的伟大,她只落到个不好的名声,只因她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软弱、哀怨和愤怒。
============================我是大喘气=========================== 以上种种,高晓松不理解吗? 我想以他的智慧,他是能够理解的,只是他不愿意去理解,因为这与他固有的观点相悖。
高晓松有着成形自洽的世界观,他的世界观里,「我」才是核心,没有太多别人的位置。 于是他的论证方法,往往是「因为这样,所以这样」的循环论证。先搬出一个自己颇为认可的观点,然后引经据典以中国历史上的事情或西方文明社会中的现象为证,然后就直接又得出了,或者说加强了自己的观点。
没错,他的「论证」,往往只有「证」,没有「论」。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的观点,从根本上就不容讨论。
这样的思想体系,除了这场比赛中马东所说的与奇葩说的多元价值观这一节目内核相悖,更重要的是,也局限了高晓松本人的视野。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的「副作用」。 让我们回到第三季第八场。 这一场中,面对「伴侣说不啪就分,我啪不啪」的选择,黄执中以「一切原则都不容侵犯」为内核搭建了一个防御能力极强的体系,舌战群儒,一套降龙十八掌打得虎虎生风,让人望而生畏。
很多人也是在这一场比赛中被大叔成功圈粉,甚至有很多人因此认为,这个辩题正方简直没法打,反方天然优势。
我相信连高晓松都在这一点上犹疑了,所以他也认为正方立场难打。于是在导师发言阶段,他又搬出了自己的套路,以美国社会为例,说「不啪你干嘛来了」。试图以「恋爱就是要啪」来论证「我啪」,即尝试以「正确之观点」来论证「观点之正确」。
但观众并没有买账,这就是高晓松的局限,他只能以经历来论证,而非思辨。 这场比赛正方应该怎么打?恰恰应该离开美国社会,立足在当下的中国,以「错误之环境」来论证「立场之正确」,这才能抓住黄执中那套体系中为数不多的漏洞。
正方应该强调,黄所谓的「原则不容侵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原则都是本人自己确立的」。而仔细想想,在当下中国,这一点成立吗? 「青少年不应该早恋」、「遇到坏人要挺身而出」、「对老年人要尽可能尊重」,多少类似这样的教条,从很多人懂事起就压在了身上,成为了很多人的「行事原则」。
在这样的社会里,集体的意志,长辈的观念,经常被加在个人的身上,形成了很多人不暇思索的「原则」。
我就有过这样莫名的原则,是「绝不进网吧」,成为了我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很多未经过思考和斟酌,由他人灌输给你的「原则」,是外强中干,内核脆弱,甚至迂腐可笑的。
把不进网吧当成原则,现在看起来,也是挺幼稚吧。 不进网吧至少害处不大,但多少信奉不早恋的少男少女进入大学后被感情骗子伤透了心,多少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己任的人在看到路人的冷漠之后转而怨念社会再不出手。
原则之前,必须经过权衡,否则就不能作为真正的原则,也就没有完全不容侵犯的基础。而这就是正方质疑反方黄执中体系的根本。 同时一个根深蒂固的原则(比如婚前不啪),只有以最激烈的方式提出抗议(比如不啪就分手),才能有被重新正视和思考的可能。
正方也不是说逼你,而是说「该啪」来劝你。 也只有说通了这一点,正方所有论证婚前要啪的好处,才有了分量,否则都被黄执中一句「尊重」消解于无形。
但高晓松止步于循环论证的思维方式,最终导致这一点只是一笔带过,更是完全无视了中国国情而非美国国情才是有利于正方的讨论环境。 ==========================第二口大喘气=========================== 说了这么多高晓松的不好,其实只是聊表遗憾。
高晓松最爱说的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他的出身却注定了他哪怕只是「苟且」,都能比绝大多数人更接近于「诗和远方」,他哪怕只是随便活一活,都能看起来比大多数人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洒脱。
而这样天生就自带的「诗和远方」,难道不就是高晓松他本人的「苟且」么? 高晓松自己的诗和远方,究竟是什么? 我不知道,但我想起大师罗素的追索。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 对于知识的追求, 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以上,好像写太长了,就这样吧。 ==========================补充的大喘气=========================== 评论区有很多知友回复,高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知识青年,在坚守社会的底线。
我将我的评论也搬来这里,供更多的人讨论吧。
对于一个高喊捍卫社会底线的人,我总是会有所警惕。特别是当他捍卫行为的伊始,是以邪恶来形容异见者的时候。 没错,社会的底线绝对需要坚守。但是坚守的方式,绝对不应该是不容讨论。 黄执中何时说过,烈士的牺牲并不伟大?何时鼓吹过,要让人们拒绝献身? 他只是说,在当下的社会,有家属的烈士的牺牲,会给家属带来压力。
这不一定是家属的错,更不是烈士的错,而是社会风气的错。这种把伟大同时强压于伟大者亲属的社会风气如果不变,则选择有家属的人去当烈士,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潜台词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无后顾之忧地献身,社会风气必须转变,伟大应属于伟大者本人,他的亲属既不需要背负太多的责任,也不应该享有太高的权利。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省自身。 这种讨论,究竟哪里邪恶?又究竟哪里触及了社会的什么底线? 相反不让这种讨论的声音发出,一开始就扣上邪恶的大帽子。 等到烈士的后代真的背负了阴影,一辈子活不出自己的人生,却又扭头不顾,弃之如敝履,认为只是后代的不努力、不坚强。
这恐怕才真正值得警惕吧? 直面丑陋,而不是用光辉去遮掩丑陋,才能真正达到对底线的坚守。 ==========================感激的大喘气=========================== 4.
5.更新 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个回答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兴趣,感谢所有关注的知友们!以下全是私货中的私货,看累了的朋友可以不必再往下看我的啰嗦了。
黄执中微博已经更新了文章:其實,這無關什麼道德綁架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观看,从亲历者的角度,更多地了解现场实感吧。 黄执中也提到了评论里很多知友提到的一点,就是为了现场的观感,和奇葩说的受众,高晓松的做法是必要且合理的。
我非常尊重这种观点,但这个观点的背后,其实有太多值得讨论和商榷的余地,不过这篇回答现在已经走题太远,还是留做以后讨论吧。 曾经亲眼看过黄执中的比赛,有一场比赛中他和马薇薇站在同一方,一起打出了一套几乎无懈可击的体系,乃至于直到今天,也没想出什么成本比较低的反击思路。
这样的立论高度和现场操作水平,这么多年的辩论赛看下来,也不过看到一两次而已。
相比于当年的少爷,奇葩说中的黄执中立论层面更深,立意更加不走寻常路了。但他对立论的操作,却比以往要来的跳跃一些了,离观众的距离,也就远了那么一些。 这一场比赛中,诚如他本人所说,如果在修辞上能够更精进,可能也可以省去很多纷争和误会吧。
但这也正是奇葩说最大的魅力之一,在多元观点的交锋中,让所有的人——不论是辩手、现场观众、还是电脑前的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精进空间,以期下一次质量更高的思维碰撞。 致敬所有勇敢进军娱乐圈的辩手先锋们。 希望奇葩说越来越好。 谢谢所有愿意看到这里的知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