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詹顺舟 访酒泉市副市长詹顺舟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酒泉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记者:作为一个内陆地区,酒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哪里?詹顺舟:酒泉市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方面有六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酒泉是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资源大市,石棉.钨.铬.菱镁.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仅现已探明矿藏和储量的潜在价值就达8840亿元.酒泉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风能资源总储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光热资源蕴藏量20亿千瓦,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而且具有地势平坦.不占耕地.不用拆迁.不破坏生态.开发利用成本低等特点.得天独厚的资源

酒泉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记者:作为一个内陆地区,酒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哪里?

詹顺舟:酒泉市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方面有六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酒泉是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资源大市,石棉、钨、铬、菱镁、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仅现已探明矿藏和储量的潜在价值就达8840亿元。

酒泉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风能资源总储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光热资源蕴藏量20亿千瓦,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而且具有地势平坦、不占耕地、不用拆迁、不破坏生态、开发利用成本低等特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是我们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

二是能源优势。按照酒泉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全市各类发电装机将达2800万千瓦,达产达标后可形成一个年发电1000亿度的电力富集区,在直购电、差别电价、电力局域网等政策逐步落实的情况下,在酒泉投资发展不仅不会出现缺电、错峰供电、拉闸限电等问题,还会得到电力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等实惠。

三是环境优势。酒泉国土面积占甘肃省的42%,地广人稀,大气污染小、环境容量大,工业园区空间足、工业用地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仍在源源不断地置换出新的能耗空间和环境容量,在承接高载能、重化工、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对大项目、产业群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酒泉是汇流八方的“洼地”。

四是区位优势。酒泉地处甘、青、蒙、新“四省通衢”之地,境内国道、省道、高铁、机场、电网、能源管道等国家级大通道规模聚集,是资源东出、产业西移的桥头堡,具有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独特优势。另外,酒泉还拥有甘肃惟一的边境口岸,河西地区惟一的海关,是全省乃至中西部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地区之一。

五是政策优势。在国办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47条意见中,明确支持酒泉建设国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风电装备生产基地、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也给予了酒泉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

另外,酒泉还享有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等重大政策,这些政策相互叠加,就形成了酒泉在西部地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方面人无我有的政策优势。

六是产业优势。过去三年,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牵引下,酒泉风电装备业加速崛起,华锐、金风、东气、正泰、中材科技、中复联众、中航惠腾等业界龙头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向酒泉转移,这对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上下游产业向酒泉转移和聚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记者:酒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詹顺舟: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积极争取建设国家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最近,甘肃省刘伟平省长明确表态,支持酒泉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并指示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请示意见。在《酒泉市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上,我们的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酒泉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优势明显、基础较好、前景广阔。

二是规划建设了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园区。

除了酒泉工业园区在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转移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外,今年我们正在规划建设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面积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而且道路、供水、供电、物流等基础条件具备,各园区均推行了全程代理制、限时审批制、服务承诺制和“一站式”服务。

另外,酒泉还有一批非金属、有色金属等特色工业集中区,对大规模、整链条的产业转移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三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长远规划已经完成。

近一段时间,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加紧修编重点承接产业的发展规划,经过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特色园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六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筛选储备了200多个“十二五”期间重点承接和建设项目,均已开展了前期工作。

记者:酒泉承接产业转移采取了怎样的运作机制?

詹顺舟:为做大做好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这篇文章,我们将采取以下三项主要措施:一是重点园区封闭运行。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等三个市级都将封闭运行,对园区土地收益、税收实行先征后返,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并且推进土地、工商、税务、公安等服务保障机构进驻园区,赋予这几个园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最大程度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减轻企业社会成本。

二是鼓励发展飞地经济。

就是要借鉴“保税区”模式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我们既欢迎单个企业落户这些园区,更欢迎整链条地在这些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板块。同时还愿意在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前提下,欢迎和支持东中部的工业园区在酒泉的相关园区规划建设封闭运行、联合管理或自行管理的“飞地园区”,并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最优、最特、最宽松的兴业环境。

三是拓展招商引资途径。将过去单一的政府招商拓展为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多种途径。21日,我们在上海举行了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通过前期对接、洽谈和推介,同上海市闸北区、闵行区等长三角地方政府签署了政府间合作协议,整体推介了重点园区。

记者:此次酒泉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詹顺舟:酒泉经贸代表团的此次上海之行,主要有三大收获:第一是拜访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参加这次承接东中部转移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的嘉宾和客商超过了120名,其中工商企业界的朋友来自18个省市区,其中有的地区和企业正在同酒泉进行着良好的合作,还有部分也都是我们潜在的合作伙伴。

第二是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共识。当前,东中部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展地区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加快推进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

大家一致认为,酒泉的资源、环境、政策优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为长三角及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转型提供广阔空间。第三是促进了合作,结出了硕果。我们同上海市闸北区和闵行区政府签订了政府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18个东中部省市的客商签订了66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800多亿元,这为酒泉争取和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十二五”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陈思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