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蔓:教育 朱小蔓 朱永新:中国教育情感缺失
朱永新:小蔓教授,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 最近我国一所名校连续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那些年轻的生命之花, 在瞬间就凋谢孔你也一定为那些动辄对他人施暴, 甚至挺而走险杀人的年轻人的行为惊愕不已。你认为,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小蔓:原因当然很复杂。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 与我们的教育只关心分数、考试, 只关注学业方面的成效和成就, 较少关注人的情感培育、价值取向与心灵成长有很大的关系。
朱永新: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育有点“忘情负义” , 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关怀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了。在中国教育界, 你是较早关注教育中情感缺失的学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读过你的《情感教育论纲》等著作, 你不断地从教育学的立场、视角提出和呼吁重视人的情感品质, 建构了从情感切人关怀人的身心协调、创造兴趣以及道德、审美等精神发育的一套情感教育思想理论。
朱小蔓:二十年过去了, 以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 已经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这让我很欣慰。但直至今日, 现实情况却一点也不能减缓减轻我们的担忧。应试模式的教学和育人方式依然盛行不衰。学生的创造活力不强, 许多孩子对学校里的学习不那么感兴趣, 学习和自我教化的内在动力不足。
朱永新:你是说, 他们并没有表现为积极的情感状态, 情感品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确, 情感状态和品质对于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 无论是知识的真正掌握, 还是心灵的丰富, 离开了情感都是不可能的。清代学者戴震就曾经说过“理也者, 情之不爽, 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朱小蔓: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创造的冲动, 有与人联系、交流的欲望,有对秩序、格局的敏感, 这是人性的潜能, 它在儿童身上很容易自然产生, 而且像一个原始完整的胚胎, 具有无限分化发展的可能。如果我们注意呵护它, 在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分化、整合, 循环往复, 就会积淀为饱满的, 具有生产性的精神情感。
反之, 就会产生负面的、破坏性的情感, 如自杀、暴力、倦怠等。你这二十年不断倡导儿童和教师阅读, 我觉得, 你所推崇的通过阅读促进精神发育的理念与情感教育的主张是内在一致的。
朱永新:是啊, 起初我写我心中的教育理想, 后来我想用行动一点一点实现教育理想。我希望学生、教师的情感状态是积极的, 他们的学习、工作是内心情愿的、享受到劳动快乐的, 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幸福。
朱小蔓:人的情绪发生有原始自然性、早发性, 对个人具有很强的动力、动机性。教育要做的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条件和支持。可是我们现在强加的、一厢情愿的事太多。外部人为强加的东西反倒容易泯灭和消解人性深处的一种潜能。
朱永新:问题在于, 情感似乎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你能够从科学的层面讲下情感发育对人的作用吗
朱小蔓:我不是心理学者, 即使心理学术界, 对情绪、情感的研究都还有大量分门别类需要长期深人研究的东西。对于教育学者, 我们更多的是要不断反思、追问教育的方向、教育目的以及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端正和健康。
我们需要尽可能运用一切研究人、研究社会的各类知识丰富、改善我们的教育观。还有, 就是像你, 像教育学术界其他一些学者一样, 通过教育实验, 从教育第一线获取真实的资料研究教育, 并且用行动去推动教育的实际改变。
朱永新:你在一九八九年给情感教育下过一个定义。情感教育, 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 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 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 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后来, 又进一步明确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 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
朱小蔓:在国外, 有个欧洲十几国参加的情感教育合作共同体, 其倡导人之一皮特朗先生给出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其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以及他们的自尊, 或者正如法语中表述得更为确切的, 关注每个学生能够“ Je suis dans sa pesu",(感到身心愉悦)(一九九五)。
我把情感教育比喻为儿童教育之根这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论证, 仅从脑发育的根据看, 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时序, 比如零岁开始的安全和依恋, 日本脑科学家小泉英明称其为“心灵教育的开端” 一到两岁秩序感出现两到五岁“他心想象,' 即别的孩子是独立于自己的另一个“我”的存在出现。
据脑科学最近研究报告, “他心想象力”所在的区域— “前额叶”被激活的同时, 还激活了前额叶腹侧和扣袋回之间的一个区域, 后者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只有在“他心想象”的基础上, 关于“社会”的意识才可能发生。他心想象力, 人类独有。这很有意思啊。还有, 人类在长期演化中, 有两种记忆被保存下来, 一种是“语义记忆” , 一种是“场景记忆” , 后者给人“时间”的感受, 把人们带到“过去” , 更贴近人们的私己经验。
当我们从事社会认知和道德判断时, 我们脑的上列部分被激活, 于是就意味着我们在情感方面的卷人, 也可以说, 社会认知与道德判断几乎总是情感生活的一部分。
它们是一种基于直觉的智力活动。以往的教育学、心理学对其缺乏认识和重视, 而更多地看重“语义记忆” 、逻辑认知形态的智力活动。现在我们知道, 创造性活动和真正的“理解”离不开情感活动, 甚至激情。
今天, 脑科学告诉我们, 创造性思维所激活的, 恰恰是自我意识、他心想象和场景记忆这三种功能所在的脑区。这些, 从脑科学上证明我们的教育假设优质的情感是孕育人性真善美的种子。
朱永新:也就是说, 情感教育并不是只关心情感, 不关心认知的教育。它反对以认知发展为名, 忽略、牺牲人的情感有正面的保护和建设。所以, 我理解你主张的情感教育是对人全生命的关怀。人的生命既是感性物质的, 又是精神超验的, 不管怎样的生命形态, 都会以情绪、情感表征出来, 关注情感质量也就是关注生命质量。因此情感教育不但不是忽略认知的教育, 相反, 它是从情感呵护与建设人手, 达至全生命的全人教育。
朱小蔓:是的。现在认为, 人类有两种认知形式, 即冷认知和热认知,情感被称为“热认知” , 根据前面的解释, “热认知”对道德发展必不可少, 对认知发展也极其重要。当我们自觉使用情绪情感作用机制时, 知识学习过程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 而且伴随有情感动力机制。
情绪展开的过程有一个“动量”存在, 构成为一个“场所” , 在这种时刻, 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容易引起交融。可以设想, 如果学生的情感、心灵没有因为对学业的厌恶、拒绝而闭锁、僵硬, 那么开放的、自由活泼的心灵便是一块播种并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
新课程改革重视情感、价值观教育
朱永新:二00一年, 中国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为“新课程” 规定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列为课程目标, 即所谓三维目标, 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将它们统整起来。
这是一次重要的变革。可惜我们仍然没有真正发现这次变革的意义, 没有真正理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进教育目标的深刻含义。作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制定者之一, 你怎么看待这一进步,如何解读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
朱小蔓:尽管对课改三类目标的设定和描述, 教育学术界仍有不同认识, 但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家是认同的, 它有助于扭转、匡正过去比较单一的、过于重视知识传递的课程功能观。新课标中各门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体包括以下三类要求:第一类是期望学生产生对该学科的兴趣、爱好, 对知识的好奇、惊异乃至美感, 以及把学习看做智力劳动的愉快过程的情绪情感体验, 这些本身即是人的积极情感品质, 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数学学科一至三年级“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 化学学科“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地理学科“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生物学科“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 …”音乐学科“培养音乐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第二类是将不同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情绪情感为表征列作为目标, 如历史学科“逐渐了解中国国情,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 …”生物学科“热爱大自然, 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音乐学科“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
它们是学科中蕴涵的生命意识、生态关系, 爱国情怀, 是高尚的人性美以及客观、公允、严谨、求实等价值观。
第三类, 要求通过特定学科的内容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合作分享、乐于助人以及克服困难的坚韧意志等, 如数学四至六年级“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 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 七至九年级“感受成功的快乐, 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等科学学科“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克服困难, 善始善终, 尊重他人意见,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乐于合作与交流” 。
朱永新:是啊, 我不由得想起了英国学者沛西·能所说的一句话“如何众多的教育努力的相对无效性主要是相对忽视了作为每个人的能量的最近来源的情感, 它是教育发展的真芷动力, 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情感方面。”新课改设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并要求统整、这给德育、美育很大的施展空间。你主张的情感教育, 我大力提倡的阅读都在课改中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和路径。
德育应该关注心灵与精神成长
现在的德育效果不好, 原因当然很多, 但我一直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按照德育的内在规律, 没有把阅读和游戏, 把儿童的交往与自主学习作为德育的重要渠道, 而是过分重视了外部知识的堆积, 外在纪律的束缚以及形式主义的措施。我一直认为, 德育, 就其本质, 是影响人的价值系统, 是关注人的精神成长, 是首先做心灵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