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勇小提琴 刘志勇:“小道消息”控制与政务信息传输
日本福岛核泄漏后,中国一度出现的“购盐狂潮”,起因就在于小道消息的迅速传播所造成的民众恐慌。类似小道消息的传播不仅误导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使得受众对权威信息内容产生质疑甚至拒斥,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潜在杀手”。
任何信息传输体制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都可能出现信息不畅的情况。信息的传输者和接受者之间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矛盾,很容易为非正规传输渠道打开方便之门;了解信息无门,就会寻找体制外的信息渠道。
于是某些知情或者号称知情者,就会“各投所好”,传播或者制造小道消息。小道消息作为社会信息需求的一种自我补救,它是在组织交流不充分、不通畅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变信息。尽管其可能存在一定的真实性,但其扩散的结果很难控制,容易引发社会盲动。
在小道消息充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看不清前进的道路而盲目行事。西方社会学家曾把危机情境中的小道消息形象地比喻为公众手里的“方向盘”。日本福岛核泄漏后,中国一度出现的“购盐狂潮”,起因就在于小道消息的迅速传播所造成的民众恐慌。
类似小道消息的传播不仅误导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使得受众对权威信息内容产生质疑甚至拒斥,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潜在杀手”。尽管小道消息不可能在根本上被消灭,但政府在减少小道消息的传播、控制小道消息造成的消极影响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非制度控制:公共领域的培育
习俗、惯例、规则、观念等非制度约束本身及其对政务传输体制的作用,都可能出现小道消息。要对此加强引导,就需要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让所有人都有可能参与决策,并能够使大众接近媒体并参与政治辩论。这一过程即是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开放的过程。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两者进行调停的领域”,“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通过公开、理性的辩论,不仅促成了共识的达成,而且也消灭了小道消息赖以生存与传播的土壤。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及大众传媒的普及,我国的公共领域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方面,公共领域尚不成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理性化、泛道德化和极端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公权力又不时干扰着公共领域的成长。
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创造文化条件和物质条件促成公共领域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以促使公共领域的主体能够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达成共识,进而避免小道消息的出现与传播。
小道消息的制度控制
不同的制度规则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有效的制度建设对控制小道消息的出现及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一,立法规范保密与解密制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机密,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对于国家秘密,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和解密制度,明确公开与不公开的严格界限。严禁国家秘密以小道消息的形式泄露,在国家秘密领域不应该也不允许存在保密人员的小道消息传播。同时,对于达到解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也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解除密级,不给小道消息留下传播时机。
其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应然公开和实然公开,前者强调其依法行政,公开法定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应该达到的执法结果;后者强调其透明行政,要求政府应当将其行使职权过程中实际涉及的相关信息公开。政府发布政务信息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一是内部运作,二是外部宣传。政务信息从政府到达社会是经过层层“运作”后的“改造”信息,信息流动结构呈宝塔型,每往下一层,接触面就更大。而社会信息上达政府的反馈通路则为逆宝塔型,每向上一层,接触面就逐层缩小,最终到达政府决策层。只有行政机关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和透明行政,同时注意从制度上疏通信息发布渠道,才可能“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小道消息就少了”。
其三,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小道消息多出现于突发事件。由于环境异常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同的人们都以自己特定的动机去揣测事件突发的原因并观察事件的进展,很容易受到小道消息的误导,造成紧张的社会气氛。
为避免个人局限与复杂环境导致的各种不确定性相结合,政府必须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机制,避免在重大时刻发生因小道消息而造成的“集体行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时,各级政府除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及时将信息向上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及上级政府报告外;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还应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定权限向社会统一发布信息,并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真实、准确、全面。
此外,政府还应善于与媒体沟通、合作,确保公众获取正确的信息,避免因小道消息的泛滥,造成突发事件的连带“突发事件”。
其四,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及新闻评估核实制度。新闻媒介在政务信息传输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沟通社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但由于体制转型的压力,加之巨大利益的诱惑及制度缺失,给记者的职业操守带来巨大冲击,各种虚假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成为小道消息的渊薮。
一些虚假报道波及全国,影响极大。2010年10月,“千年极寒”的虚假报道不但导致棉花价格飙升和羽绒服在一些地区脱销,而且沪深股市中一大批纳入“千年极寒”概念的旗下股票也被炒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