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媛图片 杨媛媛——青春在琴弦上绽放(图)
杨媛媛在2008威海日报新春音乐会上演奏 □首席记者 宋传波 实习生 谢冬梅 日前,在市区一家咖啡厅里,记者约见了举止优雅、落落大方的杨媛媛,听她娓娓道来自己与小提琴的不解情缘。 偶然与小提琴结缘 杨媛媛,1980年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是一名石油工人。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杨媛媛从小就集宠爱于一身,同时也承受着“望女成凤”的巨大压力。 儿时的杨媛媛常常去距离市中心很远的外婆家玩耍。
一天,她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顺着琴声她发现,就在外婆家附近有一处小提琴学习班。 自此,在众多同龄孩子还陶醉于玩耍中时,杨媛媛就经常跑到这家小提琴学习班的教室门外看别人拉琴,且流露出极为羡慕的表情。
回到市区的家中后,她就跟妈妈喊着要去外婆家。 久而久之,杨媛媛学琴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每次听琴回家后就向父母吵着要琴。其实,杨媛媛的母亲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知道女儿一直吵着去外婆家的真实原因是想去看别人练琴,并且她还发现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特别爱好音乐。
于是,母亲下定决心要在音乐方面好好培养杨媛媛。 “在1985年,月工资只有百八十元的父母竟然花3百多元钱给我买了第一把小提琴,感觉真的难能可贵。
”回忆起拥有第一把琴时的情形,杨媛媛至今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她说:“‘既然你喜欢学小提琴,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母亲说的这句话,我至今铭记在心。” 随后,杨媛媛终于参加了外婆家附近的小提琴班,年仅5周岁的她正式踏上了学琴路。
“5岁的孩子是一张白纸,那时我什么乐理知识都不懂,正因为喜欢,所以不怕任何困难。”杨媛媛语气坚定地说,当时她学习的那一个班里有20多个孩子,自己虽然年纪最小,但却是练琴最好的一个。
“媛媛,你已经学得很优秀了,你不需要在这里继续学习了。”学了一年半后,老师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适合再教她了,就建议她去找一对一的专业老师继续学习。 就这样,母亲带着杨媛媛找到一位专业老师进行学习。
为了女儿将来的发展,一星期1个课时50元的学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也默默承受了。 成功离不开母亲的鼓励 “我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母亲的大力培养和支持,没有她的鼓励和坚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杨媛媛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当初因自己只是出于一个孩童的爱好而学琴,不知道练琴生涯是异常枯燥无味的,于是久而久之她就难以接受,并逐渐感到厌烦了,甚至一度还曾有过放弃练习的念头,是母亲的一次次鼓励,让她坚持了下来。
“小时候,我对母亲相当不理解,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多么伟大的母爱。”杨媛媛说,当时母亲把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全部给了她,不仅上课时陪着她,就连回家后也坐在她身旁陪着练琴。
童年,对杨媛媛来说过得可谓异常紧张,每天都是马不停蹄地学习和练琴,过年过节也不耽误,她从没真正过过寒暑假和休息日,也从未去过一次公园。家中的电视更是从不对她开放,许多小朋友津津乐道的动画片她都不知道,甚至为了不影响她,父母也很少看电视。
小学4年级时,在别人的引荐下,杨媛媛有幸成为沈阳音乐学院老教授、小提琴演奏家邢贵民的门徒。凭借优秀的自身条件以及良好的乐感,邢教授在同意收她为学生的同时提出的条件也极为残酷——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这就意味着杨媛媛此前多年的学习都是在做无用功,一切都要归于原点。 “以前的学习我走了许多弯路,握琴握弓的姿势,左右手上的演奏技巧都存在着很多毛病和痼癖,要想改掉很难,也很痛苦。
”杨媛媛向记者讲述她当时矛盾的心情说:“以前吃了那么多苦都属于白练,我一度想放弃,是母亲给予我极大的鼓励,让我坚定了克服这些困难的信心。” 从那以后每周末的清晨4时,杨媛媛的母亲就会准时叫她起床出发,母女俩先坐公共汽车,然后换乘火车,再转公共汽车,于7时许来到邢教授家中,是第一个上课的学生。
为了每周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母女俩不惜一切代价坚持着。“你是很有能力走专业道路的,也有能力考上附中的。
”邢教授的一席话给了杨媛媛目标和方向。1993年,杨媛媛成功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以骄人成绩回报父母 然而,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杨媛媛考上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那年,正赶上教育改革第一年,所有的学生都要自费学习,所以,3万元的学费给她全家出了一道难题。
为此,杨媛媛的父母整日愁容满面。就在杨媛媛几乎要放弃时,杨媛媛的母亲一夜之间做出了个重大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坚持培养女儿学习音乐!
随后,全家人从刚搬进去不久的6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里搬了出来,和一位老人合租了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平房,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每月600多元的房租差价,并且这一租就是五六年。
父母又从亲朋好友处东拼西挪凑凑够了学费,然后再用每月600元的房租收入慢慢偿还。 “父母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只能倍加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杨媛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
她说,上学期间,自己一直生活得非常节俭。住校期间从不吃食堂,每周末回家自带咸菜回学校吃,如果有哪次忘带了,母亲也会主动送到学校,家里也不买肉,常年都是白菜豆腐。 在杨媛媛就读于辽宁省抚顺市铁路小学时,她母亲就鼓励她积极参加各项比赛。
9岁时,她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虽然高手如云,但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抚顺市少儿器乐大赛二等奖”。母亲虽然也替她高兴,但杨媛媛感觉到严厉的母亲希望自己获得的应是冠军。
初二时,杨媛媛就开始带学生了。她教一位小妹妹练琴半年多后,赚了一千多元钱。“那是我靠劳动赚的第一笔钱,心里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母亲,因为她把所有的钱和精力都花在了我身上,而她自己没有首饰,也没有化妆品。
”杨媛媛动情地告诉记者,她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块手表,母亲收到这个礼物后很是欣慰,至今仍珍藏着这块手表,在重要场合还要拿出来戴一戴。 高三时,杨媛媛正式开始勤工俭学,她曾被沈阳周边城市多家艺校聘为教师。
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杨媛媛不仅不用花家里的一分钱,而且还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主要的是,她不愿看到其他孩子像自己小时候一样,走许多弯路,她心里就希望能够把规范的、正规的技法带给孩子们。 刚进附中时,杨媛媛由于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训练,拉琴的底子显得非常薄,是以最后一名考进去的。
而在随后的学习当中,由于努力刻苦,在上高一时,她的专业成绩就在班上赶到了前5名,考大学时进了系里的前3名。 难舍滨城这片热土 2003年杨媛媛毕业那年正值非典肆虐,找工作非常困难。
她偶然在学校宣传栏里看到了一则招聘启示:威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招聘小提琴老师。于是当年2月杨媛媛只身来到威海。 在第一次踏上威海的土地时,她一下子就被滨城如画般的风景所吸引住了,心中暗作决定,要留在这座城市工作。
然而,摆在杨媛媛眼前的难题是,因为更换老师,部分学生也跟着之前的老师离开,原来二三十名学生只剩下了3名。但是杨媛媛没有灰心,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对上课时间、课程以及教法作了系统改革。
慢慢地,学生多了起来,逐渐发展到30多名,不仅来学琴的孩子喜欢她,家长也对她赞不绝口。杨媛媛用自己的技艺和爱心赢得了学生、家长、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004年的一天,杨媛媛偶然听朋友提到有自费去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的机会,这个消息一下子触动了她。“俄罗斯音乐派系是世界三大音乐派系之一,并且柴可夫斯基是有名的音乐大师,那里的小提琴教学应该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杨媛媛说,来威海一年后,一切刚刚稳定下来的她思量再三,决心要离开威海,出去深造。 到了乌克兰,零语言基础的杨媛媛必须先度过语言关。为了在3个月内通过语言关,为了尽早与音乐指导老师见面学习,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乌克兰民航学院学习俄语期间,杨媛媛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读,每天总是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
之后,杨媛媛顺利进入该音乐学院国际大师班跟随学院弦乐系主任进修深造。
在一年的学习中,主任非常喜欢她,常常特地为她延长上课时间,而杨媛媛也虚心求教,刻苦练习,收获颇丰。回忆她的老师时,她赞叹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独特魅力,他每个月都要举办音乐会,我被他对音乐的执着精神所打动。
同时他对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精湛演奏也深深感染了我,更加深了我对小提琴演奏的热爱。” 对威海的眷恋让学成归来的杨媛媛又回到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继续工作。单位领导此前不仅大力支持她出国,还为她保留了事业编制,这让她感动不已。
多年来,杨媛媛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举办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但大学毕业时赶上了非典,没能实现。从乌克兰回国后,她觉得时机成熟了,就于2005年9月,在山大威海分校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小提琴专场演奏会,赢得了好评如潮,圆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然而,杨媛媛并没有就此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她仍想不断提高自己。2006年9月,她作为小提琴高级教师,被高薪聘请到上海音乐学院宁波小提琴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并深造。
14个月后,杨媛媛毅然决然再次选择回到了威海。因为她热爱这座城市,她也知道自己的学生需要她,而她也离不开自己的学生。 2007年11月底,在众多家长孩子们的期盼中,杨媛媛又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威海。
“这次回来,我准备筹划创办一所学校,名字就叫‘杨媛媛小提琴学校’。”杨媛媛告诉记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发现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都存在盲目追求音乐考级这样的误区,而自己很希望通过创办一所学校,将小提琴教学作为终身的事业来追求,教孩子们更多的本领和技术,让他们以后能够在舞台上独立完成音乐作品,而不是为了“一纸证书”。
采访即将结束时,杨媛媛无限憧憬地说,她热爱这座城市,所以愿意把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贡献给滨城,希望能为提升滨城的文化底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威海这个“音乐之乡”也成为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