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家族的百年沧桑

2017-07-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见习记者 刘敏婕长沙县黄兴镇凉塘,黄兴故居,久未如此热闹过了.9月26日,黄与群带着哥哥黄绍强创作的140余幅辛亥革命人物油画,在祖父黄兴曾经生活了22年的故居,举办了一场画展.在这些以中华民国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为元素创作的画像中,有孙中山.宋教仁.蔡锷等与黄兴志同道合的辛亥元勋.庄重而略带神秘的画作与古朴的故居相得益彰.黄兴故居是一处典型的湖湘民居,白墙黑瓦,前院辟有水塘,后院绿树成林.大门处镌刻有"惠风和畅,化日舒长"的楹联.院里近水塘处立着一棵桂花树,树荫直径达10余米,

◆见习记者 刘敏婕长沙县黄兴镇凉塘,黄兴故居,久未如此热闹过了。9月26日,黄与群带着哥哥黄绍强创作的140余幅辛亥革命人物油画,在祖父黄兴曾经生活了22年的故居,举办了一场画展。在这些以中华民国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为元素创作的画像中,有孙中山、宋教仁、蔡锷等与黄兴志同道合的辛亥元勋。庄重而略带神秘的画作与古朴的故居相得益彰。
黄兴故居是一处典型的湖湘民居,白墙黑瓦,前院辟有水塘,后院绿树成林。大门处镌刻有“惠风和畅,化日舒长”的楹联。院里近水塘处立着一棵桂花树,树荫直径达10余米,使整个院落飘荡着淡淡的清香。
1874年10月25日,黄兴诞生于这个距离长沙城约15公里的殷实农庄。1903年为筹集革命活动经费,黄兴先后将老宅连同田产卖掉,随后几易其主。在其长孙黄伟民多方奔走呼吁之下,1980年黄兴故居修复,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黄兴后人寻根溯源、追怀先祖之所。
子女人才辈出

黄伟民家中客厅并列挂着祖父黄兴与祖母廖淡如的两幅画像,这是民国才女孙多慈于上世纪60年代从台湾寄来的礼物。画像中的黄兴坚毅温和,廖淡如则温婉沉静。黄兴有两位夫人,原配廖淡如生有一欧、一中、一寰三子和振华、德华两女,而与黄兴在革命中产生感情的徐宗汉则生有一美、一球两子。黄兴另外还有一女,名文华。
长子黄一欧,12岁就跟随黄兴参加革命。14岁时,经孙中山、章太炎介绍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他在黄花岗起义中死里逃生,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
武昌起义后,黄兴在汉阳鏖战,黄一欧在上海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在南京前线,黄一欧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只有8个字:“努力杀贼!

一欧爱儿。”多年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看到这封信,发出感慨:“当年曾见将军之家书,字迹娟逸似大苏。书中之言竟何如?‘努力杀贼,一欧爱儿’八个大字,读之使人慷慨奋为而爱国。呜呼将军。何可多得!”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许多人支持黄一欧从政,但黄兴认为年轻人应该多念书,于是让黄一欧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外交与经济。在黄兴的期望下,他的儿女均有海外留学经历。
次子黄一中,曾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回国后在国民政府担任铁道部参事、内务部统计司司长等职。
三子黄一美曾留学法国,与国民党元老张继之女结婚,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去世。
四子黄一球曾留学德、美,是程潜之婿。1949年他去台湾,后担任中华航空公司机械总工程师。


幼子黄一寰,后改名黄乃,是黄兴的遗腹子。1934年,正在读高中的黄一寰因踢足球时受伤,导致视网膜脱落而右眼失明。两年后黄一寰进入东京日本大学学习,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乃回国前往延安,先后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新华社国际部从事对敌斗争的研究工作,是著名的日本问题专家。1949年双目失明后,黄乃潜心研究盲文,在1952年创建拼音盲文体系,第二年获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推广,被称为“中国盲文之父”。
黄兴的长女黄振华,毕业于中西女校,先后两次赴美留学,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后去台湾担任立法委员。
次女黄文华曾就读于南开大学,与周恩来是同学。

她和丈夫长期在马来西亚从事共产主义活动,是马来西亚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黄兴的小女儿黄德华曾就学于金陵大学,抗战后肄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黄德华的先生薛君度是著名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曾任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教授。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薛君度的成名著作《黄兴与辛亥革命》出版,他在书中运用了丰富资料,针对史学界对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有分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而且富有说服力的看法,扭转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辛亥革命史以孙划线的倾向,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
恪守笃实、无我的家训
1936年出生于上海的黄伟民,其温和神态与祖父颇为相似。黄伟民退休前是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早年是一名体育教师。

说起祖父对家族最大的影响,他说就是悬挂在故居正堂的“笃实”、“无我”两条家训,无论是身在家乡、外地还是海外的黄氏子孙都恪守家训,他们之间还曾开玩笑说:“为什么我们家的人都跳不出这两个框框。”
黄兴去世后,黄伟民的父亲黄一欧继续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孙先生去世后,又从事了一系列反蒋活动。黄伟民说父亲淡泊名利、忠于革命,与祖父如出一辙。上世纪30年代初,蒋介石给了黄一欧一个位置不高但很赚钱的职位,在天津当特别一区区长。那个地方有歌厅、舞厅、妓院,税收很多,非常赚钱。“但父亲过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它们全给封了。他的思想太‘左’,认为这些都是乌七八糟的场所。


1941年,黄一欧以生病为由回到湖南老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派人劝黄一欧出山,他坚决予以拒绝,并对来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蒋政权民怨沸腾,败势已定。”黄伟民回忆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三次派人找父亲,想把他带到台湾去。父亲带着我妈妈躲起来,让我一个人在家,国民党的人进来时,我就说‘找不到父母’。”
1948年3月,黄一欧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程潜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黄一欧被聘为湖南省政府顾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尽管革命辗转奔波,但黄一欧一直随身带着几口箱子,保存了大量革命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孙中山与黄兴二人在二次革命后的争论信件。

当年在重庆时,孙科曾出5万元收购这些信件,黄一欧与其相交甚密,不好拒绝,只得以“颠沛流离,遍寻不获”为由搪塞孙科。上世纪60年代,黄一欧将这些信件捐赠给刚创办不久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如今是国家一级文物。可惜其他文物资料在文革中被毁。
上世纪80年代黄一欧病重期间,反复跟黄伟民提到祖宅,黄伟民按照父亲说的位置和特征找到老宅子,却发现已经破旧不堪,但父亲坚决不让他去找政府,怕给国家添麻烦。父亲去世后,黄伟民深知修复祖宅是父亲遗愿,便上书国家领导人,终于使黄兴故居得以保留并修复。故居建立之初,黄伟民从自己家和亲戚家收集了28件老家具布置故居,使其历史风貌得以恢复。有朋友骂他傻:“你知道那些家具值多少钱吗?光是黄兴卧室的那件紫檀衣柜就至少值几百万!”但黄伟民一笑置之:“我要这些东西干嘛?放在那儿不是很好吗?”
由于文革中家里的文献及旧物悉数被毁,黄伟民拥有的祖父纪念物已寥寥无几。武汉成立辛亥革命博物馆向他征集文物,他将珍藏多年的祖父睡袍割爱捐赠。如今家里只剩下祖父的两枚印章。
与政治渐行渐远

黄与群1956年在北京出生,是黄兴最小的孙子。他少年时期分别在四川、湖北呆过几年,没在老家湖南生活过,但他说家里很多亲人、朋友都讲湖南话,因此“长沙话差不多听得懂”。他1982年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目前在电子工程设计院从事通信研究。黄与群说,小时候父亲黄乃从未跟自己提过祖父,他小学时跟随堂哥去博物馆,堂哥指着黄兴照片告诉他,这是他们的爷爷,他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值得骄傲的家族史。黄与群因此十分喜欢历史,尤其对与黄兴有关的历史事件颇有研究。电影《辛亥革命》筹拍的消息传出,黄与群主动联系编剧,为他提供许多资料和建议,两人因此成为好友。问他对成龙出演黄兴有何评价?他说自己还没看过电影,但从片花来看,成龙虽然形不似黄兴,但做到了神似。


黄与群再三强调黄家是一个开明的家族,黄伟民和黄与群提到廖淡如或徐宗汉时一律称为“我的祖母”,为以示区别时则说“廖祖母”或“徐祖母”。黄兴两位夫人所出子女间十分亲密,到第三代仍然来往密切。
黄与群的父亲黄乃感情波折,一生结婚四次,黄与群是第三任夫人之子,黄绍强则是黄乃与第一任夫人所生。黄与群与黄绍强感情甚笃,他鼓励侨居加拿大的大哥为辛亥作画,建议他跳出传统历史人物画像的窠臼,并共同策划了辛亥革命人物画像展。这些画作已在多伦多、纽约、长沙等地展览,日前受邀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与孙中山孙女孙穗华举办联合画展。“孙黄”后人共庆辛亥百年,一时成为台北媒体关注焦点。
黄氏家族如今枝繁叶茂、人才济济,有3个家庭在加拿大、5个家庭在美国、1个在日本。

2004年黄兴130周年诞辰之际,黄氏后人从世界各地团聚长沙,黄家在艺术、文化、技术方面都有杰出人才,却唯独没有从政之人。黄与群认为这和祖父留下的“笃实”、“无我”两条家训有关,他说黄家人有很多机会可以争取到更高的地位和利益,但是他们从不主动要求,因为“觉得这么做没意思”。
黄伟民的独子黄柏禹是黄家第四代中的长孙,今年35岁,目前是现代女性频道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儿媳则在九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还未抱上孙子的黄伟民说顺其自然。而黄家第四代中的幼孙是黄与群的儿子,还在北京念高一。“他现在对历史不太感兴趣,但以后应该会喜欢的。”黄与群说。
千秋功罪留与后人评说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题张岳军藏黄克强先烈遗墨》中有感而发:“开国之功未可忘,国人犹自说孙黄。黄花满眼天如醉,猛忆元戎旧战场。”孙文与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领袖人物,所谓“孙氏理想,黄氏实行”,不论是当时的革命党人,还是后来的历史学者,往往将孙、黄并称,承认他们为领导辛亥革命的领袖。然而,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与孙文、陈其美之间爆发了关于“中华革命党”的激烈争论,黄兴此后远赴美国,让孙文放手实行其方针。这次矛盾以孙黄和好、戮力反袁结束,但此后不久黄兴英年早逝。蒋介石执政后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了“孙文—陈其美—蒋介石”的国民党正统史观,“孙黄并称”被“孙陈(其美)并称”所取代。此后,黄兴的地位一落千丈,被降为一般的“革命先进”,国民党执政期间没有建立任何纪念黄兴的设施。

“黄兴的祭日10月31日正是蒋介石的生日,这使得蒋更加不愿意提黄兴。”黄与群说。
在黄伟民看来,即便是在今天,黄兴的历史地位依旧没有得到还原,“只是向还原的方向发展”。他平淡地叙述着祖父曾受到的不公正评价,言语中未见愤慨与不甘,他说祖父“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的广阔胸襟深深影响着黄家后人,所以他们并不执着于历史得失。
黄伟民一直记得,父亲病重期间再三嘱咐他:“不要写黄家的事,也不要写我,不要写你的祖父,更不要谈这些恩怨。我们的千秋功罪,留予后人评说,不要干扰人家对你祖宗的研究,对我们黄家这些人的判断。

你的声音会影响人家,影响历史。’”
黄兴故居内悬挂着章太炎为黄兴题写的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这应是对黄兴最公允的评价。
(本文参考《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黄兴传》等书籍)
黄兴简介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字克强,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