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中国哲学史 冯契创新性诠释中国哲学史
冯契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冯契先生奉献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两部著作,凭一人之力,对从原始的阴阳说、五行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作了提纲挈领式的勾勒,成一家之言。在这两部著作中,冯先生对中国哲学史作了多方面的创新性诠释,令人耳目一新。
基本原则:“马魂”、“中体”、“西用”
有学者认为,以往的中国哲学史家在诠释中国哲学史时体现了四种不同的原则:“以西释中”、“以中释中”、“以马释中”、“中西综合”。笔者认为冯契诠释中国哲学史的原则是“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马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中体”主要是承接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西用”主要是采纳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
冯契将中国哲学史界定为:根源于社会实践、主要围绕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
强调社会实践是哲学理论产生、发展的源泉,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无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冯契在诠释中国哲学史时,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讨论的基本问题。
在他看来,就中国哲学理论的展开过程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具体展开为“天人之辨”、“名实之辨”、“理气(道器)之辨”、“心物(知行)之辨”。这无疑是“中体”即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冯契在诠释中国哲学史时还十分重视吸纳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他在考察儒墨两家哲学理论时,将二者哲学立场的分野概括为理性与感性的差别,道义与功利的冲突,差等之爱与兼以易别的对立,厚葬与节葬的矛盾等,这显然是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基本范式:螺旋式圆圈结构
改革开放后,冯契自觉突破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羁绊,以黑格尔、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和哲学史观为参照系统,注重挖掘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经过长期研究和审慎思考,他将中国哲学展开的内在逻辑结构概括为螺旋式圆圈结构。
冯契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圆圈,它们分别以荀子哲学、王夫之哲学和毛泽东哲学的形成为标志。中国传统哲学开始于原始的阴阳说,先秦哲学争论的“天人”、“名实”关系问题,由荀子做出了比较正确而又全面的总结,实现了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似乎回到出发点,形成了一个圆圈。
汉魏唐宋元明哲学争论的“有无”、“理气”、“形神”、“心物”等关系问题,由王夫之作了更为正确和全面的总结,在更高的阶段上实现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构成了另一个圆圈。
以上两个圆圈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而第三个圆圈则刻画了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经过近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当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对历史观和认识论中的“心物之辨”进行总结概括时,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传统的复归。
这一复归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三个圆圈。冯契指出,每个大的圆圈都包含了许多小的圆圈,并对每个大圆圈中的小圆圈作了详细的勾画。冯契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结构的探索,为哲学工作者选择诠释范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价值取向:“转识成智”
以往的哲学家在诠释中国哲学史时主要体现为两种价值偏好:一是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知识”系统,二是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智慧”体系。
作为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人物,胡适崇尚实证主义和科学理性,强调只有体现这两个特征的中国传统哲学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体现了将中国哲学史理解为知识的特征。作为新实在论的认同者和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冯友兰虽然运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实证科学方法作为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工具,但其哲学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发掘、弘扬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回应西方近代哲学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峙,体现出将中国哲学史诠释为人生智慧的特点。
冯契认为,胡适、冯友兰诠释中国哲学史价值立场的差异折射了西方近代哲学中“科学”与“人生”的紧张。在他看来,“科学”与“人生”可以一致起来,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探寻沟通“知识”与“智慧”的桥梁,实现“转识成智”。
冯契主要是通过建构“智慧”说即广义认识论来论证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识”与“智慧”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一致的、沟通的。通过考察、概括、比较,冯契认为中、西哲学史聚焦的认识论问题主要有四个: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理想人格如何培养?持实证论立场、强调科学主义精神的西方哲学家主张认识论的范围限于研究实证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只探讨前两个问题,而后两个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领域,不是认识论所关注的对象。
基于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重点关注的是后两个问题,因而认识论不发达。在冯契看来,这是狭义的认识论观点,是不成立的。哲学是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追求智慧是其显著特征:认识论不但要认识天道即世界的统一原理和发展法则,也要认识人性即人的本性、本质;既要改造世界,也要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人们首先在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中掌握了对象世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接着以这种认识谋划未来,设计理想和蓝图。
主体在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中,自身不断由自发至自觉、由自在至自为,渐渐形成真、善、美,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培养自由的德性。换言之,认识论不但要考察知识维度的前两个问题,更要探求智慧维度的后两个问题,把握性与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