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林相声 姜宝林谈相声大会今与昔(图)
【长城曲艺网讯】天津作为相声的发祥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相声演员和资深的相声听众。春节假期,天津的相声园子更是人满为患,天津观众对小剧场相声的喜爱可见一斑。但是过去相声大会的表演是什么样的?为此,记者采访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先生,听他针对过去的相声大会和当下的相声茶馆进行了一番比较。
想当年相声大会风靡全国
提到天津的相声大会,喜欢曲艺的朋友都知道谦祥益、名流、相声广播的西岸相声会馆等著名相声大会,但是上世纪解放初期天津的相声茶楼,以及全国的相声园子,恐怕年轻人就无从得知了。姜宝林介绍称上世纪50年代天津的相声茶社主要有三个,"东兴市场的连兴茶社生意不错,还有河北鸟市的声远茶社,另外在河西谦德庄,还有一家元合茶社。
"姜先生告诉记者,在全国范围内,相声演员都有一方市场,而各地的相声茶社也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平台。
他说:"那时候全国相声大会蔚然成风:北京的相声大会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像天桥和东安市场的相声大会都非常有历史;在东北沈阳,北市场的汇文茶社很有名,而较之城外的汇文,城里也有一个公裕茶社。当然,吉林也有相声大会,人数不比沈阳少;河北省的相声大会有很多,著名的像唐山民声相声社,我在那里使活时间很长;山东也是相声窝子,济南府有大观园、晨光、民声等相声大会,都是很有名的;现在有人说南方观众不喜欢相声,其实不然,当年南京的夫子庙相声大会就很火爆,很多北方名家都在那里表演过。
"
曾经一块钱能听十段
现在,全国相声大会的场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变化更大的却是表演形式。现在观众习惯了一张门票几十元,入场观看演出,酒水消费自便的模式。但姜宝林回忆说:"当年的一块钱能听十段活,攒底演员的收费高一些。
账房会给观众将一元钱兑换成木牌,这种木牌也可以兑钱。演员不是现在相声大会一样轮流上场表演,他们必须一段活使完后现场打钱,观众等于是一个节目一给钱。"姜先生告诉记者,在连声茶社的时候,他每天9点半之后上场,表演时间将近一个小时。
作为攒底的演员,他的"出场费"就要提前打了,"我那时候都是提前收费,一般是5毛钱5段。可惜有这段记忆的老相声演员基本都不在了,尹笑声先生可以给我作证。"姜先生还介绍称当年一个相声团9个人左右,每场表演的节目包括相声、快板和双簧等,这些和现在的相声大会非常接近了。
演员报酬按"份"算
姜宝林介绍说:"现在相声演员基本都有个归属,比如你是众友的演员,我是九河的演员。但是以前,很多演员都是单干,自己赚自己的钱。到1956年时,天津的相声演员基本都被并入院团了,我加入了南开区相声队,结束了单干的日子。
"姜宝林回忆称演出服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都是穿大褂演出,我那时候喜欢皮底的便口鞋配大褂。后来,相声演员有了自己的组织和工会,演出服装也变成了中山装。直到后来有老先生提议相声回归茶楼,我们才又看到穿大褂的相声演员。
"在演员的收入上,姜先生透露,是用"份"来计算演员的报酬。"一个份等于十分,我那时赶上过十分6块钱,一个月下来,工资应该是40元左右。比如尹先生,他一场拿6个份。而一些学徒和年轻演员基本都拿不上一个份,他们拿的是 破份 。
"姜老还特别指出:"现在演员都是并排站立,面向观众表演。而以前是两位演员相对站立,观众则围绕他们周围——这样的表演好处是演员非常亲切,而且便于现场抓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