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正式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金融系建立于1978年,设有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和保险学五个专业,此外设有四个研究中心(金融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理财研究中心、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一个金融实验室(数字化金融实验室),拥有金融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北京市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被认定为北京市金融人才培养支持基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正式成立于2006年。
金融学院设有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和保险学四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此外设有四个研究中心(金融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理财研究中心、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一个金融实验室(数字化金融实验室)。拥有金融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金融学院被认定为北京市金融人才培养支持基地。
此外,还与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合办成立了金融风险研究院。 金融学院致力将研究院打造成服务性平台、创新性平台和开放性平台的发展模式,从金融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国家金融决策、研究方法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风险控制的作用和意义,发展成为为全社会做贡献的研究院。金融学院王曼怡教授为研究院院长,我国金融学泰斗、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康霖教授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其前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1978年建立,如今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初就建立了北京高校第一个金融股票模拟市场。 2006年1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它标志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建设从此迈上更高的台阶。2006年6月18日,经学校批准,在原金融系基础上正式组建金融学院。首任院长为蒋三庚教授。
金融学院成立当天即与校外专家学者一起举办了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研讨会。
经几十年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为北京和全国各地培养了六千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很多优秀毕业生成为金融领域的骨干人才。该专业已经成为该校办学特色鲜明、具有良好学风的品牌专业,两大学科之一的金融学科更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博士、硕士授予权,在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由于金融学院培养学生定位合理,教学质量优良以及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金融学院各专业招生分数和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在学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都一直保持着95%以上的就业签约率。
为适应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金融学院实施过程精益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院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协议,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发展平台。多年来,金融学院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进行合作办学 ,通过2 2等多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国外大学的交流学习中,增加了国际化知识背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至今,金融学院已向北京市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输送研究生、本科生600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业务骨干,不少人还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50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谢太峰(现任院长)、王曼怡、吴世亮、蒋三庚、李树生、龙菊、巩云华、方兴、祁敬宇、李新、朱超
王苹、王德河、梁万泉、冯瑞河、高杰英、施慧洪、刘妍芳、周晔、唐伟霞、张小红、张欲晓、王雅婷、雒庆举、李文中
黄璐、刘民俐、崔燕敏、殷德、刘剑蕾、王婉婷、赵然、余颖丰、张萍、杨阳、徐昕、谢飞、陈奉先、赵大苹、刘威仪
主席:谢太峰
成员:李树生、王曼怡、巩云华、朱超、高杰英、张小红
主席:谢太峰
成员:玉红玲、方兴、李新、朱超、高杰英、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