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梁衡研究会在京成立创作基地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作家梁衡先生1946年出生在霍州市下马洼村,少年离霍求学,1968年自人民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和新闻管理工作38年,1993年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2000年任《人民日报》副总编。多年来,他一直以“忧心为政,真情为文”为座右铭,游刃于政治与文学之间,倾力尽责,将散文创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梁衡著作版本至今已达百余种,在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阅读群体,他的作品有31篇,67次选入大学、中专和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学阅读用书,是当代作家中,作品入选课本最多的一位;他也是现代作品普及率最高、阅读群最大的作家。
2015年9月28日,乙未年,农历八月十六,中秋节之际,霍州梁衡研究会在霍州市挂牌成立。梁衡先生出席,并将自己500多册著作和部分作品清样、荣誉实物捐赠给了霍州梁衡研究会。
研究会运营半年推动霍州文化走向昌盛
“梁老师当记者时曾回乡采访过,后来工作繁忙,回家渐少,即使探亲访友,也轻车便行,不通知政府,不聚会联谊,只恐扰民之嫌。他说霍州的面酱人间奇香,霍州的馍世界唯一。”梁衡研究会会长郭思红说,“这些年来,梁老师一直心系家乡,2000年,先生应邀为州署题书‘古衙犹在明镜高悬,盛世难逢更求廉吏’。
2002年,霍州市档案局建立了梁衡个人档案,先生曾捐赠《梁衡文集》和部分手稿。2012年,先生将亲自挑选、亲自点评的《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21000册捐赠家乡学生。同年,先生又应邀为霍山七里峪景区题书‘蔚秀七里峪’……”
“现在全国有很多民间机构专门研究梁衡先生的文化成就,但霍州一直没有。先生为家乡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不想让霍州的孩子认为先生仅仅是当地的一个名人,只存在于书本中,所以就有了成立‘梁衡研究会’的想法。去年5月18日,我们专门前往北京拜访梁衡先生。在先生家中,我们长谈4个多小时,最终,先生愉快地满足了我们在家乡设立研究机构的意愿。”梁衡研究会副会长梁红旗说。
后来,梁衡研究会选址在霍州一中,校长韩学东接受媒体受访时曾高兴地说:“这是霍州教育界的特色项目,是激励学生努力奋进的平台。”
运营半年多来,霍州梁衡研究会在霍州电视台设立《梁衡文苑》播放梁衡影集、散文几十部;在霍州一中成立梁衡文学社,并每天播放梁衡散文,还倡导学生们成立读书会,诵读梁衡经典,并组织诵读大赛;设立梁衡研究微信公众号……让梁衡文化在当地高效、积极地蔓延开来。
霍州梁衡研究会是霍州市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文化研究机构;是团结、联络专家学者学经典、讲理论、修“官德”的平台;是霍州与高端文化接轨的桥梁,对推动霍州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延伸
北京挂牌“文艺创作基地”促进京晋文化交流
促成山西霍州梁衡研究会在大兴霍州营开设文艺创作基地的头号功臣,是大兴电视台台长卫东海先生。
卫东海也是山西人,自学生时代起就开始精读并思考梁衡先生的文章,工作后,更是时时以先生为标杆待人做事。“我是梁衡先生的铁杆粉丝,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我在人大读硕士,感觉累了就以读精品散文减压。十几年后我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就大胆尝试用哲学思维解读关于梁衡先生的散文意境。
近年来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仍然一直关注着梁先生的创作意趣,就自然而然迷上了他在《中国绿色时报》上发表的古树系列散文。去年霍州梁衡研究会成立后,身为其中的研究员,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继续写好梁衡先生人文古树散文的评论文章。”卫东海说。
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梁衡文化的研究领域,卫东海提议利用北京大兴青云店镇霍州营村与山西霍州市的历史渊源,在霍州营村建立梁衡文化创作营地,使这里成为霍州文化研究会联络北京地区及全国各地,对梁衡研究有兴趣的文化人士的研究创作场所。
霍州营地处北京南郊,既有北京首都的信息优势,又有京郊农村的生态优势。两者的学术联姻,既可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梁衡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北京霍州营村副书记杨磊,自2015年8月去山西霍州实地考察后,对当地深厚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小吃印象深刻。“以前觉得我们霍州营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最普通的一个。自从山西晚报记者团来报道过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和山西有那么深厚的渊源。
这两年来,我一直琢磨着如何借力山西霍州老家的悠久历史,来提升我们村的文化底蕴。这次霍州梁衡研究会能选择我们村成立创作基地,我们倍感荣幸。现在我们村晋风馆藏、文化活动中心、小吃城的建设都已提上日程,相信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两地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对话
寻访100棵有故事的树
山西晚报:去年山西霍州成立梁衡研究会的时候,您亲自回家乡支持,家乡人都挺高兴的。
梁衡:其实说心里话,我觉得我不值得研究。中国比我优秀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还有很多,如果都拿出来研究的话,那太浪费别人的精力了。所以十多年前,霍州市首次提出成立梁衡研究会的时候,我没同意,觉得自己做的事还远远不够。
但是去年,太原承办书博会,霍州市政府的相关领导觉得这是个机会,他们说既然课本里选了你30多篇文章,家乡的学生们总说课本里的这个作家是我们县的,我们见见总可以吧?我们在自己的图书馆里搞一个你的作品陈列室总可以吧?我后来想想,如果的确能对家乡孩子产生一些激励作用,那也是件好事,就同意了。
山西晚报:现在国内像这样专门研究您的机构多吗?
梁衡:不算多,陕西一家,海南一家,加上山西这个一共三家。现在也有其他地方向我发出邀请,并成立相关的研究会。其实他们并不是邀请我去写文章,而是因为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证过许多变革,他们想诚心诚意地和我商论一下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策略。
陕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几年前我去陕西讲学,其间顺便在当地采风。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我在一片无人开发的、近乎原始森林的地方,看到一棵长得像中国地图的柏树,后来我给它取名“中华版图柏”。那个地方后来我又去了很多次,前前后后用3年时间查史料、走访调研,对那棵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就以《中华版图柏》为题发表在了今年2月的《人民日报》上,当地政府当即订购了5000份报纸,准备借此契机发展当地旅游业。
山西晚报:听说您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岗位退休后,就开始着手寻访中国100棵有故事的树了。
梁衡:是的,我现在提出一个主张,叫人文古树。人和树共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木材利用阶段,人们伐木来烧火建房;第二个阶段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第三个阶段就是我现在提出的,人和树的文化。这对当地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我的目标是在全国寻找100棵古树,通过发掘它背后的历史文化,来实实在在地提升当地的人文经济。但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今年我已经70岁了,目前写过十几棵树了。我会尽我所能,能写几棵写几棵,剩下的,就要后辈们来完成了。
山西晚报:您对霍州梁衡研究会有什么样的希冀?
梁衡:现在社会上自发的研究会有很多,一类是学术研究,只要有文学就会有文学评论,既然你写出东西来了,人家就会评论你,这种研究多在大学里。还有一类是和作者的文章有关的人、事和地点,有关的研究团体。霍州梁衡研究会就是属于第二类的。如果有更多的人,通过读我的文章,愿意和我一起来关注我们的生态、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发展,那么,研究会成立的目的就达到了。
山西晚报:您怎么看待这次京晋两地“霍州”联姻?
梁衡:这次霍州梁衡研究会在北京霍州营村成立创作基地,是好事。我相信在这件事中,我只是一座桥梁,而不会成为核心内容。今后两地人民的来往合作一定会越来越多。山西老家离得太远,以后要想回霍州,我就上霍州营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