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仙一线天 魂归岳麓:蔡锷成民国国葬第一人 小凤仙献挽联
秋风阵阵,万木相和,仿佛向人们讲述当年的这幕故事。
那是1916年,蔡锷拖着病体指挥护国战争。战争结束,他也病倒了。11月8日,一代伟人在日本福冈长逝,年仅34岁。同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的蒋百里当时也在日本,在蔡死后拍回国的电报对蔡锷之逝作了如此述评:“一年以来,公恶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伤其神。临终之际,犹以未能裹尸为恨。然蔡公身虽未死于疆场,实与阵亡者一例也。”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他也就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这天,虽然大雨滂沱,行止不便,但送葬队伍,仍有千人以上。北京政府正、副大总统和军政机关以及广东等10多个省,岳州、衡阳、宝庆全省各道,参议院等单位,都派出了会葬代表送葬。国民党知名人士谭人凤、刘揆一等,也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会葬。
“上午9时,在鞭炮和哀乐声中,出殡队伍组成28个队列起行,走在前边的为军乐队、军队和警队,次为150余校组成的学生队,学生队后面是花圈、命令,遗物、遗像队伍,接着是工界、农界、商界、绅报、报界、学界、政界、军界、各团体、外宾、省外各代表组成的队伍,然后是蔡锷灵柩及亲友、遗族队伍,最后为二连军队殿后护卫。
出殡队伍从藩园出发,经东长街、贡院东街、贡院西街、督军署、小东街、福胜街、西长街出大西门,至中华汽船码头,然后分别从新码头、汽船码头、金家码头、义码头乘船过江。
蔡公灵柩由南咸号轮拖运,沿江上驶,绕道水陆洲再由小河转下二里许,在岳麓书院附近码头上岸,湖南督军谭延闿及各官员、军队,冒雨徒步护灵上山。下午2时,灵柩运抵墓地,由谭延闿领首,举行了隆重的下葬礼仪,礼毕,在17声葬炮和哀乐鞭炮声中,蔡锷灵柩徐徐降下墓内,予以安葬。”
蔡锷之丧,全国唁祭,其祭辞和挽联雪片般拥来。除了孙中山等同志式、战友式的评价外,更多的人是折服于蔡的人格,如同盟会员、蔡锷的军需官丁怀瑾挽曰: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命,誓师二语,何等光明,故一旅突兴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上无争利权,遗书数言,如斯深切,问举国朝野奚慰英灵?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评价耐人回味。如保皇派首领康有为挽曰: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至于小凤仙的挽联则是在庄严肃穆的伟人事迹中的一段小插曲,小凤仙的挽联和祭文都是衡州士人王血痕所代撰。小凤仙的两副挽联,当时广为流传。
第一联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第二联是: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美人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有人评论说,古人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可是蔡锷却打破了此例,他的成败生死,不论是友是敌,是新是旧,莫不对他由衷称道。理由很简单,蔡锷以天下为己任,却不以天下为己私。
一个“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人,自然本身有着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