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蔡廷锴将军故里

2017-10-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总觉得蔡廷锴将军的性格同湖南人相近,极有血性.我常常想起在1932年那种全国上下一片惊慌惶悚的情境下,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仅以三万余众,打败了十多万日本军队的类似神话的传说,让中国近代的历史在他手下拐了个弯,心里便认定了这是一位有血性的英雄.因此,蔡将军家乡的罗定县政府约我作罗定游,我撇下冗务,跟车就去了.    蔡将军1892年出生,属龙,他的家乡亦名叫龙岩村,这真是颇具寓意的一种暗合.蔡将军的旧居立在村头,背后有山连绵,巍峨高峻,林木葱笼,大气磅礴.门前稍远处有一口半月形

    我总觉得蔡廷锴将军的性格同湖南人相近,极有血性。我常常想起在1932年那种全国上下一片惊慌惶悚的情境下,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在上海仅以三万余众,打败了十多万日本军队的类似神话的传说,让中国近代的历史在他手下拐了个弯,心里便认定了这是一位有血性的英雄。因此,蔡将军家乡的罗定县政府约我作罗定游,我撇下冗务,跟车就去了。

    蔡将军1892年出生,属龙,他的家乡亦名叫龙岩村,这真是颇具寓意的一种暗合。蔡将军的旧居立在村头,背后有山连绵,巍峨高峻,林木葱笼,大气磅礴。门前稍远处有一口半月形池塘,池水潋滟。

再下去是一大片田畴,要放眼望才望得到边。远处一条流水、灰白闪烁,汤汤而前。水的尽头是一脉山峦,蜿蜒有致,云带飘缈。罗定属于山区,能够见到这么一块类似平原地带的田畴,真是十分奇特。这样的地势很好,这样的风水也是极佳的。这样的地方应该出人物。当年在蔡将军指挥的“1·28”淞沪抗战中,就有70多位龙岩村子弟。这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值得钦敬。

    据说蔡廷锴将军18岁出去当兵,做到营长时回来过一趟。一位风水先生来看过地势,留下一段歌诀,说是:“门前级级低,后代贱过泥。全家频受苦,钱财主破敝。”不几年,蔡将军当了师长回来了,那位风水先生又来留下一段歌诀,曰:“前有高埠后有岗,东来流水西道长。站得高来看得远,紫袍金带拜君王。“前后两段歌诀,一凶一吉,判若云泥,真是有点岂有此理。

    现在的蔡廷锴将军故居是重修过的了,年头已经不少。也就是在蔡将军当上师长那一年,回来和弟弟共同出资重新修建的。蔡将军除了有血性,会打仗,还会房屋设计。他的房子就是自己设计的。

他一辈子作战无数,建筑设计却是仅此一次。他的建筑设计是自己琢磨摸索出来的,无师自通。旧居的外观同村里的房屋并无大异,进门一楼也是通常布局,有前廊,有屏门,有天井,有厅屋,左右两边各是睡房、杂屋、灶屋、农具房。

据说设计的绝窍在二楼。二楼有大大小小十数个房间,却都是互相连通的。主屋之外,左右各有一栋房屋,也都相互勾连通接,不熟的人如入迷魂阵,熟悉的人尽可畅行无阻。如今故居只留下主屋,两边的房屋只剩下地基了。我们踩着木楼梯上二楼绕了绕,感受了一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和欣悦,也领略到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在战时的房屋设计理念。

    故居后面是一块园地,两亩有余,种了很多杂树,皆不高大,但倔犟而有生意,枝干横斜,亭亭如盖。地下布满青苔,一条“人”字形石块小径通往前屋。蔡将军小时家里贫穷,11岁就上大华山割草挑到罗境墟卖,换钱买米回家。小小年纪就开始劳作,不知道这座园地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过欢乐没有?

    出围墙豁口,再转到故居门前,水泥地坪上的蔡廷锴将军塑像高耸醒目。那是一座陶塑的将军骑马戎装像,高可丈余。战马扬鬃奋蹄,将军一身戎装,凝眉怒目,威风凛凛。我悄悄拿照片上的蔡将军跟眼前的陶塑作个比照,很像,尤其神气极其相似。陶制品的线条一般比较粗放,用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雕像上,再饰以古铜颜色,那种气度和威凛自然就出来了。

    然后,我们去看了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都与蔡廷锴将军有关。

    一所是廷锴小学。1928年,蔡将军捐资创办了这所小学,就以他的名字命了名。廷锴小学建起来,龙岩村的孩子们就有福了,再不用走十几里山路到罗镜镇去求学。蔡将军给这所学校立了规矩,不收学费,并且,免费提供课本、文具、纸张。对家境贫穷的学生,学校还发给衣服。老师们的薪俸,都由蔡将军支付。他提供一切便利,让村里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

    抗战胜利前夕,蔡廷锴将军回到家乡住过一段日子。他常常到学校里去,走走,看看,听一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学校每逢周一,召开纪念周会,他是一定要过去参加的。不光参加,还要演讲。

他的浓重的乡音点燃了多少孩子的激情。学校有门课程,童子军课,内容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军事操练。这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是蔡将军的创意。要论军事操练,蔡将军自然是行家。一遇有童子军课,他必然走过去,在操场中间站定,亲自教授。

他威严地喊着号令:向前看齐——— 一、二、一,一、二、一……面对将军的号令,学生们都异常兴奋,挺胸甩臂,无不踊跃。蔡将军的两条腿都受过伤,久站不得,便坐在石头上督导,看到有学生动作走样,立即过去纠正。得到将军纠正过动作的学生,心里好高兴。

    另一所是泷水中学。学校原名叫罗镜三区第一高级小学。1929年,蔡廷锴将军给学校捐资建了一座教学大楼,并捐赠了一大批图书,学校亦随之改名。

    还有一所学校叫民众教育馆,在罗镜镇,也是蔡廷锴将军捐资办起来的。这是给成年人扫盲受教育的,当年曾经红火热闹了一阵。解放后,不再办学,转作它用。现在,屋舍依旧,苔痕上墙,只给当地人留下一段遥远的记忆。

    三所学校如今还存有两所,都是在旧有基础上进行过大的改建装修的了。地盘扩大了,围墙修起来了,门楼高大,十分显眼。我们顺路走过廷锴小学,校园很开阔、很规整,几栋教学楼并排而立,校舍井然,绿荫点点,静谧而恬和。

我在操场边的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放平了双腿。心想这块岩石应该是蔡廷锴将军坐过的?我想象,将军坐在岩石上,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来回操练,心里一定是充满了喜悦和期望的。

这位极有血性的将军,率领部队用步枪、手榴弹抗击着拥有飞机大炮的日本侵略者,同时却把眼光投向了未来。这说明了两点:一、将军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二、将军明白,要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惟有办学兴教,把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所以,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几乎都用在捐资办学上了。

    返回县城,我们又去看了廷锴纪念中学。这是后人集资办起来的一所崭新的很现代化的学校。到达学校门口的时候,适逢放学,大群大群穿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学生轰地涌出校门,霎时让大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勃勃生气。我们都很振奋。我们看到,罗定人是把蔡廷锴将军热心教育事业的精神延续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