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庄子 骆玉明教授谈老庄
《老子》、《庄子》是中国道家的经典之作,其人其文,无不华采丰高,慧见超俗,泽被后世。本书作者骆玉明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他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对老庄哲学思想做了深刻而独到的阐释,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
笔谈之间,珠玑随见,启人心智。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后人常常用来表达一种悲愤的情绪。但在老子的本意,这是对于事实的冷静的说明。天地自然,故不仁,亦未尝有意加害于万物。 中国的一句成语,叫“怨天尤人”,很常用的。
以情绪强度的次序来说,应是“尤人怨天”。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遇到不如意不公平的事情,譬如受了人恶意的捉弄,免不了要“尤人”,指责旁人破坏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倘若遇到太大的灾难,特别是那些无可理喻的灾难,我们就不止于“尤人”而要“怨天”了。
元代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中,那位孝妇无辜地被处死刑,她痛号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怨天”不分古今中外,不过洋人是把“天”称作“上帝”。
在人们的这一类怨责中,包含着一种久已习惯的意识:人世的公正和合理,在根本上应该是有保障的即使我们遭受到某些不幸,归根结蒂应该仍会受到“天”或“上帝”的关怀眷顾。总之,人类是被一种超越的伟大力量所爱着。
这一种信赖,多少类于孩童对父母的感情。在基督教中,我们确实看到上帝被描绘成父亲的模样。 相信天或上帝的仁爱,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在古老的时代,恐怕没有一位哲人像老子那样,明白地、简洁而深刻地指明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是草扎的狗,用于祭祀的场合,其意义类于现代的花圈。当刍狗被郑重其事地扎成、郑重其事地放置在鬼神的灵位前,倘刍狗有知觉,它会以为自己确乎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然而,到了仪式完毕,刍狗就被随便地扔到路旁,任由人猪狗羊去践踏。天地间的万物,莫非如此罢﹖各自以某种形式存在过,随后化为残渣废料。天地是自然的,自然的世界毫无感情,也就说不上仁爱之心。
人类本也受着这规则的支配,却偏偏自信特别为天意所爱,其实何尝有甚根据呢?你若看见大饥荒的国家的儿童们瘦骨根根浮凸于皮肤之下,一群群等着死亡到来,不觉得这正是废弃的“刍狗”吗﹖更残忍的恐怕是人类自身。一颗原子弹的残杀圈内,就躺下几十万具焦黑蜷曲不可名状的尸体。
倘若有天意的仁爱存在,又怎能容忍这样的事实﹖获得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美籍犹太人伊利?威塞尔,写过一本薄薄的、内涵却无比沉重的小书,名为《黑夜》,记述了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在波兰的小镇奥斯维辛所建的集中营,于1940至1945年间,共杀害了四百万犹太人和反法西斯人士。那里的煤气室和焚尸炉,每天能“处理”六千个生命。作者记述道当他们被迫看着一个天真可爱的犹太少年同成人一起被吊起在绞刑架时,有人低低地在他身后发问“上帝现在在哪里﹖”而威塞尔本人,也就从这一天起抛弃了他一向虔诚敬仰的“天地万物之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则是一个冷酷的断定———它令我们注视一位美丽女孩时,会忽然想到老年妇人松弛而满是皱褶的肌肤和垂荡如破口袋的乳房。
然而,这确实是一个智慧的断定。就老子的本意,虽不是激励人们有所作为,由此作引申的思考,却令我们面对现实生活,自己背负起自己的灾难与痛苦。
在这样的处境下,人并不一定会失去信心和勇气,相反可能变得更为坚毅有力。《黑夜》的作者在抛弃上帝以后,以他的劫后之身,长期而坚定不移地为世界和平、为维护人权而奋斗,获得了全世界的钦佩。
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赞扬他“是人类的使徒,他传递给人类的信息是和平与人的尊严。他坚信,世界上正在与邪恶作斗争的力量终将胜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个人的生命终将归于虚无,如祭祀后的刍狗,生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即使人类无法从上帝那里获得仁爱与公正,人类还是要为自己选择合理的目标。
"大"的道理 天地之广阔,历史之漫长,人心之幽深,万物之纷繁,哪里是一个人的智慧所能探究透彻的呢﹖所以大智之人,自然有谦虚之德,甚至是恐惧之心。凡是以喧嚣的、夸张的态度表现出来,竭力要显示其“大”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大”。
《老子》中很多地方说及事物发展至“大”所呈现的表征,诸如: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后人由此引申,又提出一些新的类似说法,如宋代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凡此种种,可以归纳成一个道理:各种事物在达到最高境界以后,看起来会像是它的反面形态。 在上述诸种“大”中,“大智若愚”是最为人们熟悉的成语。“大智若愚”,也就是老子所谓“大巧若拙”的更浅俗的说法,两者意义完全相同。
欲知“大智”,无妨先看“小智”。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略略识得几个字,就会到处炫耀,逢人便卖弄他的聪明。这既是好奇心所致,亦是因为受到周围成年人的鼓励,在反复的刺激下,晓得“聪明”是个好东西,凭聪明能够受到人们的注意。
受注意、受夸奖,那是自身存在得到肯定的信号,其意义非同小可。长大以后,这一种习性是否完全改变呢﹖也许表现形式不再那么天真幼稚,其心理本质却是完全相同的。
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并不能够完全独立地确认自身存在的价值,需要从社会中获得肯定的信号。表现聪明智慧,是获得这种信号的重要途径。所以,小有所得,便沾沾自喜,急于显示给别人看,也就成为很平常的现象。
名流宿儒,有时也难以免俗的。那么,反过来说,既称为“大智”,自然是对自身与外界,都有明澈的认识,因而超越了上述的心理状态,于是,大智之人,反而光华内敛,无所表现其智,或至少是不轻易表现其智,看不见一种灵活机敏的样子,便有“若愚”之状。
再说“大勇若怯”。这也是苏轼从《老子》所作的引申,《老子》中原有的类似说法是:“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在这方面,汉代的张良是极好的例子。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多年战争中,张良是刘邦的主要智囊人物。
刘邦屡次陷于困危,幸赖张良谋划,得以转危为安,所以刘邦得天下后,大封功臣,首封张良,说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功也”但张良给人的印象,好像是虚怯的。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载其事,最后议论:我料想张良此人,一定是魁梧奇伟,但是看了他的画,“状貌如妇人好女”,因而深知不可以貌取人的道理。
与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另一位是萧何),有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也是“大勇若怯”的例子。
韩信年轻时贫穷而放浪,乡中无赖少年当众欺辱他说:“你虽长得高大,又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很胆怯”又说:“你如不怕死,就拔剑同我相斗如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他的胯下钻过。
街市上的人哄堂大笑,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然而就是这个貌似胆怯的韩信,后来成为刘邦手下统率三军的大将,在战场大显身手,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英雄项羽,为刘邦夺得天下。功成名就之后,韩信把当年侮辱他的无赖少年召来,给他一个小官做,并向手下将吏解释说:“当时我并非不能杀他,只是杀他的理由不充足,所以忍受一时之辱,而成就今日的功业。
”在韩信看来,“勇敢”绝不表现为在街头拔剑与人相斗;大勇之人,为了使自己的勇敢有真正的发挥,也无妨在小处表现为“胆怯”。
“大方无隅”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所谓“方”指方正而言。一个方正的图形,是由四条直线的边框组成;一个行为方正的人,坚守着确定的道德规则。但是世俗的“方正”,有时只是以己度人,其准则相当狭隘。而“大方”即最高的方正,却消失了它的边际,而能够广泛地包容。
譬如在《圣经》里我们读到耶稣对世人博大的怜悯,便感觉到这同老子所说“大方无隅”有些近似。真正的伟人,也总是以俯视的同情与宽谅看待世间的一切。其他方面,大抵可以此类推。
“大器晚成”,通常用来比喻超凡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期的蓄养,看起来会显得平庸无奇“大象无形”,是指“道”这一最高最大的存在,完全没有可见的形体“大音希声”既可以理解为最伟大的音乐无法经由声音奏出,也可以理解为真正强有力的发言,乃是沉默无声的……总而言之,正因为“大”是对于日常境界的超越,所以呈现为日常境界的反面。
用上述道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我们可以获得一种简洁的判断方法:凡是以喧嚣的、夸张的态度表现出来,竭力要显示其“大”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大”。 摘自《老庄随谈》 骆玉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