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焕章之死 “百药之王”与曲焕章
一百年前的1916年,一种治外伤的名药“云南白药”诞生了。在抗日战争中,滇军全体将士曾随身携带这种疗效神奇的药北上,对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由于它医治外伤疗效神速,此药至今已誉满神州大地,蜚声海内外。
“云南白药”的创制人是民国时期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曲焕章先生。
曲焕章(1880~1938)原名曲占恩,字星阶,汉族,祖籍江宁(南京),其祖明初随黔国公沐英来滇。曲焕章出生于江川县后卫赵官村,曾迁居通海,后定居昆明。苦命的曲焕章7岁丧父,9岁丧母,和12岁的三姐相依为命,靠祖母和姐夫家抚养成人。
聪明好学的曲焕章12岁时即跟随姐夫袁恩龄学伤科,逐渐掌握了加工配制伤科用药的医药学知识。凡有上门求医者,耐心医治,疗效显著。又博采众家之长,逐渐成为当时江川一带颇有名声的伤科医生。
1902年,勇于探索的曲焕章,遍游滇南名山,学神农尝百草,不耻下问,求教当地民族医生和草药医生,获得伤科名药甚多,遂苦心钻研试验,研制伤科药物百宝丹(常称“云南白药”,后来百宝丹与云南白药这两种品名又作为配方大同小异的两种成药品牌生产),经十载苦心临床验证,反复改进配方,百宝丹乃告成功。
关于曲焕章创制百宝丹的成功之路还有多种说法。其中有种说法见于1956年《云南日报》所载曲焕章妻子缪兰瑛的叙述。其妻说,曲焕章年少时,突患重病,倒在个旧街头。那时他发誓,要是谁救活了他的性命,他将立志学医,济世救人。
后来,他被一位精通外科药理的游医姚连钧所救。随后,曲焕章拜姚连钧为师,并跟随他在云南北部、四川、贵州一带游历。师徒俩一边采集草药,一边四处行医。在姚连钧的教授下,几年后曲焕章得到了师傅的全部真传。
1902年(此时曲焕章仅22岁),一种取名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伤药被曲焕章研制出来,此药具有很强的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曲焕章也成为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由于药材粉末色白胜雪,曲焕章就把此药更名为“云南白药”。
百宝丹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为最,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虽人事不省,先服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消毒散、洗创止血药,敷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凡疮、疡、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兼能治疗。以此丹为主,妇科以干血劳药酒、保身药酒、红崩白带散为辅,儿科以洗肠散为辅,皆有明显效验。
1916年,曲焕章将白药、虎力散、撑骨散药方,呈送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发给证书,允许公开出售。1917年曲焕章在通海挂牌行医期间,将白药由纸包改为瓷瓶包装,销量聚增,销往全国。
创制白药的另一种说法是,曲焕章曾遇道人传授秘方,由一头牛起家而出名的。追根朔源,据江川多位80岁以上老人回忆说:曲焕章出生于江川县赵官村一户农民的家里,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由奶奶抚养。他9岁时奶奶去世,从此开始流浪生涯。
开初,他为马帮做饭。一天,遇见一道人,病倒路边,曲焕章将道人背回家,经急救护理后,留道人住在家里养病。道人见他人品好,又能吃苦耐劳,便收他为徒。师徒两人相依为命,道人教他采药行医并把祖传秘方传授于他。
曲焕章跟着道人7年多,学到了很多医药知识。后来道人去世,他一人一边为民治病,一边采药炮制,不畏艰难,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钻研道人师传秘方,效果确实不错,他终于用几十味药料药材制成了一种白色的药粉。
这种药既可内服,又可以外用,具有很好的特殊疗效。这种药被患者称为“白药”。白药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后来曲焕章买了一头牛,在南教场表演,且雇帮工为他打牛。每次表演,由帮工打牛,将牛腿打断,再接好牛脚用白药敷治,宣传一直搞到下午。
直到牛又可以站起来行走,众人鼓掌叫好,最后观众请曲焕章上饭馆吃饭。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曲焕章的“白药”名声大振,生意更加红火。后来,又换成砍断鸡脚作医治表演。1925年曲焕章被云南地方政府委任为陆军医院副院长。
曲焕章治疗伤科最具传奇色彩的事迹是,一个被医院诊为只有截肢才能保命的军人,经他医治,既保住了命,也保住了腿。此人名吴学显,曾是大名鼎鼎的匪首,枪伤严重,强请曲焕章治愈。接着吴学显受云南督军唐继尧招安后,委以军长之职。
吴感谢曲焕章治伤之情,函请曲焕章赴昆明开业,在南强街开设伤科诊所。1918年,吴学显右腿骨被枪打断,经当时昆明的法国医院,惠滇、陆军等医院诊治,皆认为只有截肢才能保命。后转请曲焕章医治,吴学显痊愈后行走如故。
此事令法国医院等不得不对我国的传统医学深为佩服。从此曲氏及其白药声誉大振,闻名遐迩。一时间曲焕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妙手”“神医”,前往求医者,门庭若市。为此云南督军唐继尧,委任他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兼教导团一等军医,赐他“药冠南滇”,吴学显赠以“效验如神”等匾额。
1923年以后,云南政局混乱,曲焕章抓紧时机,苦钻药理、试验配方,集中精力总结验证经验,使白药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成为“一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之所以被称为“保险子”,是因其药力很强,专门用于危重病人,有“保险、防护”之意,又被誉为“白药中的白药”“丹中之丹”。
此外“保险子”还有另一作用,因百宝丹的信誉高,销路好,不少人为牟取不义之财,便制作假白药出售。为维护白药的声誉,对顾客负责,曲焕章用1粒特制的药片附加在瓶口的药粉中,就成了该药的特殊标志。
百宝丹试制成功后声誉与日俱增,销路由国内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达、仰光、曼谷、日本等地。近百年来,这奇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而蜚声海内外。
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生意十分红火,又请人代笔编著《曲焕章草木篇》《曲焕章求生录》二书行世。1933年曲焕章当选云南医师公会主席,他团结广大中草药工作者,积极组织医学研究,为全省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1933年至1935年,随着白药声誉的不断扩大,继唐继尧题赠匾额之后,送匾的名人又增:有龙云题“针膏起废”,胡汉民题“白药如神”,杨杰题“百宝丹系百药之王”,蒋介石题“功效十全”等匾额。
“七·七事变”后,1938年云南六十军、五十八军北上抗日。曲焕章出于爱国之心,愿为抗战尽一份力量,捐献三万瓶百宝丹给两军全体官兵,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了贡献。同年,国民党中央政府派专人将曲焕章接往重庆,住在中华制药厂内。
该厂系“四大家族”创办,厂主焦易堂认为可利用这种“神药”,牟取暴利。便以抗日为借口,软硬兼施,威胁利诱,百般要挟,要曲焕章交出白药秘方。曲焕章识破其用心,便严词拒绝,被软禁在重庆,因而抑郁成疾而死,终年58岁。还有说法是,焦易堂等人遭拒绝后恼羞成怒,趁曲焕章患病之机,毒死了曲焕章。
曲焕章逝世后,其妻缪兰瑛继续主持大药房,生产百宝丹,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缪兰瑛将云南白药献给人民政府。从此“云南白药”为人民的健康发挥出更大贡献。1951年,“百宝丹”在西南工业展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71年,云南白药厂正式建成,1978年,白药产量已达到1956年的156.8倍。云南白药每年为国家换回数百万美元的外汇。
曲焕章虽然逝世了半个多世纪,然而他的名字与云南白药联系在一起,他的传奇事迹一直在民间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