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英雄事迹读后感 江姐的英雄事迹50字 江姐简介

2017-05-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在暑假中,我读了许多有关民族英雄的优秀书籍.其中<江姐>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这本书讲述了江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讲述了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开拓,被捕后仍坚贞不屈,顽强地与敌人斗争,直至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刻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江姐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在就义前还是那么钢强.她的这种坚强不屈.为祖国和民族解放的奋斗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所学的精神.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后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不能让英雄的血白流

1.在暑假中,我读了许多有关民族英雄的优秀书籍。其中《江姐》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这本书讲述了江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讲述了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开拓,被捕后仍坚贞不屈,顽强地与敌人斗争,直至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刻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江姐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在就义前还是那么钢强。她的这种坚强不屈、为祖国和民族解放的奋斗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所学的精神。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后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不能让英雄的血白流。2.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英雄人的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了我!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江姐,因为她是党的女儿,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为了知道党的秘密,敌人对她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折磨,还用竹签扎进她的十指,但是江姐宁死不屈,没有说出半个字。

在牢中她常说:“竹签是竹子做的,GCD员的意志是铁做的。”在重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特务杀害了,年仅29岁。读到这里我控制不住了,眼泪从脸上落下来。多么伟大的江姐啊!

她为党献出了一切,而我们呢?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还好吃懒做。我以后也要向江姐一样,什么都要靠自己解决!3.今天我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

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

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

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

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队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

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

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

不仅因为他为我们中南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

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

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

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

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

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江姐简介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

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人物生平

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入党后,江竹筠同志酷爱马列主义理论,向往革命圣地延安。但这时党却要她留在重庆作通讯联络工作。这需要一个不为人注目的职业作掩护, 因此, 党组织指示她要学习会计, 学拨算盘珠子, 她毫不犹豫,听从组织安排。

1940年秋天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训练班。经过艰苦的努力, 掌握了会计专业。1941年江竹药再次考入当时由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在学校开展工作。

1941年夏末,重庆。二十一岁的江竹筠从中国公学附属高中和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毕业,被川东特委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同时兼任市委机关报《挺进报》的发行工作。

1943年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然而他一时无法与云阳的妻子谭正伦取得联系,但这事牵涉到工作,又不能久拖不决。

于是,市委在重庆的女同志中间反复物色、挑选,最后决定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他们一开始相见、共事,竟然是在一起假扮夫妻,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并和他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

他们的家庭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她的主要任务是为彭咏梧做通信联络工作。1944年夏,江竹筠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1946年毕业后她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4月,江竹筠难产,被班上的女同学送进了医院,此时彭咏梧不在她身边,她自作主张作出了剖宫产和绝育两个手术同时进行的决定。

彭咏梧事后赶到成都看望她和刚出生的儿子小彭云时,为她的勇敢、果断和牺牲精神感动不已。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

《挺进报》在几个月的时间,就进行到1600 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夏,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随丈夫一起奔赴武装斗争第一线。

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 ,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领导川东暴动的党组织和重庆中共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

个人家庭彭咏梧在与江竹筠相恋之前,已经结婚,妻子谭政烈(后改名谭正伦),两人育有一子彭炳忠。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生下与彭咏梧的独子彭云。1947年10月江竹筠去信请求谭正伦到重庆照顾年幼的彭云。

1948年2月,谭正伦来到了重庆,此后扶养彭云长大成人。江竹筠的儿子彭云后定居美国,为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江竹筠的孙子彭壮壮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