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耀党内监督 黄先耀: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推进党内监督工作中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内监督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党内监督提出的新要求,确保党内监督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围绕服务发展推进党内监督工作创新。解决好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这个主题和方向,实现监督观念、内容、方式和手段的与时俱进。
一是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党内监督的工作思路。在强化法纪监督的同时,自觉做到更加注重对决策科学性的监督,防止和纠正乱作决定、乱上项目、乱铺摊子等行为;更加注重对发展协调性的监督,防止和纠正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等问题;更加注重对工作务实性的监督,防止和纠正做表面文章和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等做法,以监督思路的拓展,更好地保证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二是围绕推进各项改革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对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住房保障体制、价格监管体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来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三是围绕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考评机制强化党内监督的制约力。把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机制作为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干部的实绩,督促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践行科学发展的要求,以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提高党内监督的有效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党内监督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内监督工作,就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到党内监督工作之中。
一是扩大党内民主。增强民主意识,健全各项民主制度,以党内民主的发展推动党内监督的深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促进党内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严格党的选举制度、任期制度,完善和落实差额选举制,增强监督工作透明度,坚决纠正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健全民主集中制,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二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依法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凡不涉及党内秘密的事项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向全党乃至全社会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为各类监督主体参与党内监督创造条件。
三是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好、支持好、保护好。
严格区分一般错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出现的失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及时为受到误解、诬告的同志澄清是非,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按照系统科学的要求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一是完善党内监督组织体系。按照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的组织构架,明晰各监督主体的权责,使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监督主体职责不明、独立性不强等问题。
二是完善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围绕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各项制度,大力推进党内监督工作法制化进程。
结合党的建设实践,制定完善有关监督制度的配套规定,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针对腐败现象滋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内监督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是完善党内监督的工作体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把党内监督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形成完善的党内监督工作体系。在政治领域,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把监督融入到行政管理、人事、司法等体制改革之中;在经济领域,必须抓住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把监督融入到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等过程之中;在文化领域,必须抓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把监督融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在社会领域,必须抓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把监督融入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
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党内监督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党内监督实践中灵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统揽党内监督全局,整体推进党内监督创新工作。一是正确处理好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的关系。既重视对主要领导的监督又重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既重视重大问题的监督又重视日常行为的监督,既重视八小时以内的监督又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既重视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又重视开展积极的思想互助和相互提醒。
同时,针对当前的重点工作、重点问题,实行重点攻坚和重点突破,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处理好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的关系。积极探索全程化监督机制,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动态跟踪监督。要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追究,实现由“亡羊补牢”向超前防范转变。
三是处理好柔性监督和刚性监督的关系。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增强自觉接受监督和主动监督的意识,切实解决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等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形成用制度管钱、管人的有效机制,解决因制度不健全而出现的监督不到位问题。
四是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首先要靠自身努力抓好党内监督,在此基础上,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构建立体监督网络。 努力在推进党内监督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纪检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职责。要把握工作规律,全面履行监督职责。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特点和规律,按照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的要求,延伸监督点线,扩展监督内容,拓宽监督领域。
要健全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围绕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建落实“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要求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思路、工作规程、工作举措上实现惩治和预防的有机统一。
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构建保证党员干部廉洁高效从政的督查机制。围绕强化监督职能,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管理体制。围绕落实监督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纪检机关的监督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监督合力。纪检机关要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点和职能优势,提出工作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责任落实。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要求,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以纪委监督为主导,其他各种监督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