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华大基因 花开“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创新班党支部

2017-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创新班党支部■本报记者 刘慧婵通讯员 孙宏志 马燕婷"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组创新班首届学生.华南理工大学研一学生金鑫,近日作为署名作者之一在<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类泛基因组的论文,成为大学生中的"科研明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创新班党支部副书记.对于金鑫同学们都十分信赖,2008级学生小何刚进入创新班时有些不适应,"我们知

——记"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创新班党支部

■本报记者 刘慧婵

通讯员 孙宏志 马燕婷

"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组创新班首届学生、华南理工大学研一学生金鑫,近日作为署名作者之一在《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类泛基因组的论文,成为大学生中的"科研明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创新班党支部副书记。

对于金鑫同学们都十分信赖,2008级学生小何刚进入创新班时有些不适应,"我们知道后,立刻组织学生党员找他谈心,帮他分析现状、排解压力,终于让他重拾信心。"金鑫说。

2009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把握基因组的科学前沿性、学科交叉性特点,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成立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校从生物、计算机、软件、数理等专业中选拔了一些有科研潜力的大二、大三学生,送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学生们边学习边从事科研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告诉记者,广深两地、校院双方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既给基因组创新班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和科研天地,也给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0多岁就开始从事科学研究,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到底能走多远,如何让他们在做好科研的同时跟上党的步伐,成为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为保证党员教育管理不断线、不落空,2010年6月,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党支部正式成立,创新班所有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也转入新成立的党支部。目前创新班党支部共有党员9名、预备党员3名,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3。

创新班党支部有一个党建"五个一"工程,即每两周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度一次党课学习、每年一次理论考试、每人一本"党员手记"和一本"谈话记录本"。为了便于日常沟通,同学们还建立起"流动党员之家QQ群",学校的工作动态、活动亮点,学校也会不定期地通过邮件发给他们。学生党员李启业说:"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网络谈心,也可以用邮件进行思想汇报。"

每两周一次的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生活和学习体会,并经常针对生物科学、教育改革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我们离学校比较远,又分布在不同的科研小组,平时学习及科研任务比较重,因此每次组织生活都是大家相互交流的好机会。"金鑫告诉记者,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地点并不固定,学生党员的思想碰撞经常发生在食堂、宿舍,甚至实验室里。

创新班学生吴汉杰今年4月才转为正式党员,来华大基因研究院做科研这一年半里,也是他逐步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吴汉杰把自己成长中的每一个疑惑都记在党员手记里,在组织生活会上提出来,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吴汉杰感慨地说:"翻开党员手记,回顾自己在华大研究院工作学习以来的思想变迁,曾经遇到了什么难题、得到了哪些同学的帮助、最后是如何解决的,自己感悟和进步的每一刻仿佛都历历在目。"

创新班党支部书记高惠君告诉记者:"我们探索构建两地‘共建齐抓’的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跨学院组建党支部的突破,还开创了学院和企业共建党支部的新模式,提高了党支部的管理和建设水平。"据介绍,创新班党支部成立一年来,为多名同学召开过入党及转正的支部会,为帮助同学成长展开了多次讨论。

根植党建土壤,花开创新之峰。自创新班组建以来,全班共有18人次以署名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等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2010年发表了8篇,"华工模式"、"华工现象"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年轻的创新班学子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从思想建设到科研行动,他们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