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萧红萧军
1934年11月30日。在上海,鲁迅带萧红、萧军走进一家他经常光顾的咖啡馆。许广平和周海婴也来了。
这次会晤双方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许广平《忆萧红》中写道:“不相衬的过早的白发衬着年轻的面庞,不用说就想到其中一定还有许多曲折的生的旅程。”萧红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红颜白发的鲜明对照,她的白发仿佛是一个过早地尝受了太多苦难的标志。
萧军讲述哈尔滨和青岛的一些情况,鲁迅谈了一些上海左翼的情况,听到愤怒处,萧军又发挥了他“拼命三郎”的哲学。鲁迅笑着说:“上海的作家们,只能拿笔写,不会用枪。”鲁迅先生的笔比枪有威力,所以他只消笑吟吟地坐着,但二萧就不能镇定自若了,他们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
临别,鲁迅把一个信封放在桌上,是先前信中二萧向先生告借的20元钱。这件事一直让他们耿耿于怀,两个年轻力壮的人还要向已经54岁的苍老而病弱的老辈借钱,愧疚又心酸。
鲁迅开始为他们做长久打算。为了把这两个文学新人介绍给圈内朋友,他还特地借为胡风初生子做满月为名摆宴。在一个“介绍制”的投稿圈子里,没有名气的作家是很难投稿给大型文学杂志的,有了鲁迅帮忙介绍,二萧的小说相继在稿酬丰厚的《文学》月刊上发表,二萧初到上海靠卖文为生的梦想才得以保全。据萧军后来推测,鲁迅大概在介绍他们的文章时“陪”上了一篇他自己的“人情稿”。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们多重视个人,却时常忽略了师傅的作用。二萧却不必站在门外傻等。叶紫、萧军等人在鲁迅的支持下创办“奴隶丛书”,叶紫的《丰收》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作为其中两部自费出版。小说刚一出版就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响,难免是因为鲁迅作序的缘故,鲁迅还先后数次写信向萧军索要样书分寄给许多外国朋友和身边友人,希望译成其他语言。
而萧红在青岛时就寄给鲁迅的《麦场》一直没有消息(《麦场》由生活书店送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半年之后,终未获得出版许可。书稿退回,鲁迅又介绍到《文学》杂志社希望连载,不久还是被退回来了,他又转交给胡风,让他拿到《妇女生活》试试,仍旧是退稿),萧红很受打击,最后也决定仿效叶紫、萧军以“奴隶社”的名义自费出版。《麦场》即后来被人们所真正认识了萧红的《生死场》,这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字还是胡风给取的,这本书仍旧请鲁迅作序,他给予这篇小说相当高的评价,在序言中写道:“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胡风也为这篇小说写了后记,他在后记中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纤细的感觉,也看到了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他也指出小说的缺点:“全篇现得的是一些散漫的素描……在人物的描写里面,一个人物的性格都不大凸出……语句法太特别了,有的是由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新鲜的意境,有的是由于被采用的方言,但多数却只是因为对于修辞的锤炼不够。”
《生死场》是萧红第一个较为成熟的中篇小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为红色革命服务的“左翼”文学,有与之相对的为国民政府服务的伪文学;有沈雁冰、周作人等人提出的“为人生而文学”的主张,有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提出的为消遣而文学的主张。萧红后来在武汉、重庆期间的作品多是“左翼”文学,没有突出的特色,而她最成功的却是“为人生而文学”的作品,包括这篇《生死场》,还有后期的《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
《生死场》奠定了萧红以散文笔法写小说的风格,从一个场景换到另一个场景,电影蒙太奇般的手法充满新奇,其“越轨的笔致”显得从容不迫。正如许广平所说,《生死场》的出版,“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与惊动,因为是那么雄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而手法的生动,《生死场》似乎比《八月的乡村》更觉得成熟些,每逢和朋友谈起,总听到鲁迅先生的推荐,认为在写作前途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
对于二萧的创作,不单是鲁迅与许广平认为萧红胜过萧军,胡风也认为萧军可能比萧红写得深刻,但没有萧红写得动人,其根源在于萧军是靠刻苦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萧红则凭着个人感受和天分在创作。
鲁迅还介绍萧红认识了史沫特莱等一些外国朋友,萧红的作品经史沫特莱介绍被翻译成外文。例如《马房之夜》被翻译成日文,1937年发表在《文艺》杂志上,1941年又被斯诺前妻海伦·福斯特翻译成英语,发表在《亚细亚》月刊上。这也是较早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一。
萧红步入上海文坛,且造成震撼的效果,这一切都离不开鲁迅的帮助。当时向鲁迅“问计”的青年学生不少,轻易不捧人的鲁迅为何单对萧红青睐有加?
一是因为萧红特有的写作天赋。写作充满童趣,活泼、俏皮、率性、纯粹,这是萧红所特有的禀赋。再是萧红的创作与鲁迅在某种意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包括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人物和文化风俗的描述。三是鲁迅与萧红是心灵上的朋友,他特别懂得她的作品和其人,他是她的知音。萧红对鲁迅作品的把握和人格精神的理解也比其他人来得更深刻,例如临汾一席谈话中,聂绀弩认为萧红对鲁迅作品的评价最为恰当、中肯,超过了一切评论家,她的《回忆鲁迅先生》更是所有回忆文章中最好的一篇。他们之间是有知己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