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诗选 诗情画意: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的诗浅说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梁启超应黄遵宪之邀到上海办《时务报》,这一年四月,黄遵宪有《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六首诗都深切痛惜国家衰弱的现状,呼吁国人以精卫填海的精神重振国运,预期有一日「黄人捧日撑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第一首),感情浓挚,气魄浩大。
其中一首尤其流传很广,是: 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那时候,中华大地正处于列强的压力之下,国土、主权被割裂侵凌,有识之士都忧心重重,都想奋起保卫寸寸河山寸寸金。
当时有无数诗篇,与黄遵宪的诗一样,敲打人们的心屝,引发了强大的共鸣。 「(人旁加瓜)」字源自《周礼》 今年五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大陆访问,十一日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一幅书法条幅,书法家用小篆书写,写的就是这首诗。 很好的诗,很好的书法。但是在赠送过程中出现了叫人尴尬的事情,顾校长读诗,读到第二句「瓜」字时卡住了。
因为小篆字幅上这个字,分明多了一个人字旁。不是「瓜」,是「(人旁加瓜)」。 其实不是懂不懂小篆的问题。即使这个字用楷书写出来,如果不是已经弄清楚了这个字,许多人也会一时愣一愣,想,怎么念,是「瓜」吗? 原来是瓜,也不全是瓜。
出处很古。 这个字可以通「瓜」,一般流传中这首诗都用「瓜」,黄遵宪《人境庐诗草》中,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都用「瓜」。这个字还可以通「华」,下面会说到。
「瓜离」这个词的出处,是「(人旁加瓜)离」。出自先秦古籍《周礼》。讲述周王室的制度、官制等等。说到掌制邦国地域的「形方氏」,「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语译意思是:正定疆界,不使有狭长与零星分离的国土)。
这里的「华离」,原来就是「(人旁加瓜)离」,(人旁加瓜)的意思是狭长,离是分离。《周礼》的注文中说:「华读为(人旁加瓜)哨之(人旁加瓜)。正之,使不(人旁加瓜)邪离绝」。
黄遵宪在另外的诗篇《新嘉坡杂诗十二首》中,用了「华离」。十二首中的第三首,起句「华离不成国,黔首尚遗黎」。在《书愤》中写:「无边画瓯脱,有地尽华离」。 冷字僻典考倒读者 在知识分子们都必须认真读古代经典的时代,这都不成问题,大家都熟知瓜离、华离、(人旁加瓜)离。
梁启超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为了冲激旧思想,以《新学伪经考》动摇旧思想的基础,更是熟读经书,包括《周礼》等,拿来大做文章。黄遵宪写诗,「华离」也好,「瓜离」也好,都一下子流到了笔底。
在那时来说,不算是故作艰深的。但是,在今天来说,一下子「(人旁加瓜)」字来到了眼前,可真是难倒人了。校长先生也许对于读通小篆有信心,不必先作准备,拿起来就读,谁知书法家用了一个冷僻而有根有据的「(人旁加瓜)」字,又是冷僻,又是篆书。
如果在书斋中,一面展轴,一面与友好同观同欣赏,这时停顿一下,端相一下,说一句「到底是什么字」?这都是平常事。但不同的场合,引来的议论就多了。
话说回来,选这首诗,请书法家书赠宋楚瑜,应该说是选得很好。「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祖国的河山,寸寸都是金,如今还有分离、不完整的状况,正在等待大家出一分力,担起「使不(人旁加瓜)邪离绝」的重任。
这一代的中国人,好好的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吧。 历史角度 纵横古今 黄遵宪的诗,用梁启超的话,是「性情之作,纪事之作,说理之作」,都有。还有一句:「公度之诗,诗史也」(《饮冰室诗话》)。
黄遵宪的诗,往往从历史的角度,纵横上下古今,不只写中国,也写各国。写朝鲜,为当时的朝鲜危,「嗟嗟乎朝鲜,奈何不自主!」写越南,盼「安得整乾坤,二三救时杰」。他又写《幼儿园上学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都不忘唤醒人民的精神。
《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首,每首都以「来来汝小生」或「听听汝小生」「勉勉汝小生」起首,「来来汝小生,汝看汝面何种族。」「听听汝小生,欲求国强先自强」,「勉勉汝小生,汝当发愿造世界」。
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 甲午之战后,割台湾,台民不服,起兵反抗。黄遵宪作《台湾行》,就是一首诗史。「城头蓬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这是强音的开头。又描写古昔中国百姓在台湾的开发,「我高我曾我祖父,艾(刈)杀蓬蒿来此土」,描述民众的决心:「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
这些诗,就是「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的最好注脚,说明了诗句背后的广深内涵,说明诗人的感情为什么那么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