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学者探访抗日名将沈鸿烈故居追忆

2017-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青岛学者净潭探访抗日名将沈鸿烈故居追记   如果不是一批青岛历史文化学者的突然造访,我断然想不到:净潭,竟然是抗日名将沈鸿烈先生的家乡.   记得去年冬月,正是寒雨霏霏.朔风萧萧的一天,一名我熟悉的市文联领导打来电话,说有几名青岛客人要来净潭探访抗日名将沈鸿烈故居.在表示欢迎的同时,我忍不住满心好奇,迅速百度了一下沈鸿烈词条:"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18岁中秀才入日本海军学校学习......是东北海军实际缔造者......"又通过关联搜索,了解到沈鸿烈不

——青岛学者净潭探访抗日名将沈鸿烈故居追记

   如果不是一批青岛历史文化学者的突然造访,我断然想不到:净潭,竟然是抗日名将沈鸿烈先生的家乡。

   记得去年冬月,正是寒雨霏霏、朔风萧萧的一天,一名我熟悉的市文联领导打来电话,说有几名青岛客人要来净潭探访抗日名将沈鸿烈故居。在表示欢迎的同时,我忍不住满心好奇,迅速百度了一下沈鸿烈词条:“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18岁中秀才入日本海军学校学习.

.....是东北海军实际缔造者......”又通过关联搜索,了解到沈鸿烈不光是抗日名将、海军上将,还曾长时间担任国民党青岛特别市市长、山东省主席等要职。

    下午两点左右,青岛的客人冒着严寒到了,他们分别是:青岛法显书画研究院院长高于倬、历史文化学者张梁、陈容平先生。简短的相互介绍后,在当地知情者的指引下,我们一道趋车前往沈鸿烈的出生地——净潭乡程门村。

站在沈鸿烈故居门前,客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并合影留念。程门村支部书记也是沈家后代,他早早召集了村里一批耆老之人在办公室迎候与客人座谈。提起沈鸿烈及其家族往事,老人们虽然都未曾与之谋面,但一开口都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流露出一种天然纯粹的亲近感与自豪感,谈笑中不知不觉拉近了主客间的距离,让彼此加深了对沈鸿烈先生的了解和认知。

   众所周知,沈鸿烈首先是一名军人,并且是抗日有功的百战名将。“九.一八”事变中,他是坚决主张抵抗的主战派。后来东北海军退守青岛,在当地军民的一致拥戴下,他兼任青岛特别市市长。

抗战全面爆发之际,他率部与敌巧妙周旋,派兵将日本人的纱厂“保护”起来,使日军投鼠忌器,让青岛免遭敌机轰炸之苦,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青岛市政建设成果。但在撤退之际,他果断下令炸毁了纱厂所有设备,以免资敌之用,其智勇深沉之处可圈可点,令人叹服。

   但是,更让青岛市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沈鸿烈兼任青岛特别市市长期间的靓丽政绩。据说,当年他不惜大幅缩减军费以大力开展民生建设。在他主政青岛的六年时间内,高标准规划修建了军民两用的深水码头,一举奠定今日青岛现代化港口城市雏形;力主开发崂山,扩建上山通道,在两旁筑凉亭、供茶水以方便上下山的行人;筹资兴办教育,有些校舍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统一建设平民院,为那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人提供居住之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青岛推行“养老乞言”制度,每年年底都将一批来自全市各地的老人请到市府,一起吃饭、沐浴,让他们有机会当面实陈民间疾苦与为政得失,为下一步的施政方向打下民意基础。

这,大概类似于今天的问计于民与问需于民吧。谈到这里,青岛的客人们特别动容,说为感谢沈市长对青岛的突出贡献,青岛市民后来自发将一条主干道命名为“天门路”,还在崂山修建了“斐然亭”,因沈鸿烈字成章,故取“斐然成章”之意。他们还恳切希望今后能够切实加强天门和青岛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缅怀纪念沈鸿烈先生方面继续扩大影响,推动务实合作。

    临别之际,青岛客人难掩依依之情,公推高于倬先生留下墨迹以志纪念:“鸿烈遗风”、“崂山魂”、“怀念沈公”,三幅大字一气呵成、大气磅礴。透过字里行间,沈公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心头愈加清晰而高大。

人生是一场旅行,更是一场修行。纵观沈鸿烈的一生,少小离家,以身许国,投笔从戎,铁血抗日,他做到了;体恤民情,潜心建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也做到了。“民意闲谈时,政声人去后”。如今斯人远去,但他所留下的一切,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让家乡人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也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