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和陈先瑞 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语: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属下,王近山是秦基伟的长官.王司令秦基伟军长.王近山将军的超常的战争毅力,指挥才华和度量成就了秦麻子及15军的威名.王近山握住了秦基伟的手,又拍拍秦基伟的肩,说:"老伙计,你瘦多了."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王近山,55年中将秦基伟,55年中将,88年上将李德生,55年少将,88年上将王近山是中将军衔,秦基伟,李德生军衔是上将.人物介绍:1.王近山(1915.10.29---1978.5.10),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

导语: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属下,王近山是秦基伟的长官。王司令秦基伟军长。王近山将军的超常的战争毅力,指挥才华和度量成就了秦麻子及15军的威名。王近山握住了秦基伟的手,又拍拍秦基伟的肩,说:"老伙计,你瘦多了。"

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

王近山,55年中将

秦基伟,55年中将,88年上将

李德生,55年少将,88年上将

王近山是中将军衔,秦基伟,李德生军衔是上将。人物介绍:

1、王近山(1915.10.29---1978.5.10),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常胜将军、二野第一功臣。

2、秦基伟(1914.11.16—1997.2.2),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

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李德生(1916—2011),河南新县陈店乡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李德生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岁。

秦基伟(1914 11.? - 1997 02.02),湖北省红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授衔中将职务是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授衔上将职务是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长。

我国1955年授衔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刘伯承 贺 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粟 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 赓 谭 政 肖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 王新亭 韦国清 乌兰夫 邓 华 叶 飞 甘泅琪 吕正操 朱良才 刘 震 刘亚楼 许世友 苏振华 李 达 李 涛 李天佑 李志民 李克农 李聚奎 杨 勇 杨至诚 杨成武 杨得志 肖 华 肖 克 宋任穷 宋时轮 张宗逊 张爱萍 陈士榘 陈再道 陈伯钧 陈明仁 陈奇涵 陈锡联 周 桓 周士第 周纯全 赵尔陆 洪学智 钟期光 贺炳炎 郭天民 唐 亮 陶峙岳 阎红彦 黄永胜 董其武 彭绍辉 韩先楚 傅 钟 傅秋涛 谢富治 赖传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钧 程世才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 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 聂凤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 文年生 詹才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余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韦 杰 滕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余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 胡奇才 周 彪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三 李成芳 陈 康 张才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 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 李雪三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庭 吴先恩 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饶错杰

秦基伟在整个授衔名单排第199,在中将授衔名单排第124。

王近山和秦基伟关系

战争年代,谢富治将军是一个党性原则很强的人,但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无论是和陈赓还是和陈锡联搭档,都被称为"陈谢兵团,陈谢大军",在战争年代立下卓越功勋;他还和王近山搭档过,一起解放重庆,任川东军区政委,应该说老谢在二野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秦基伟将军曾任中野9纵司令,隶属于陈谢兵团;共事期间,由于都是红四方面军出来的人,又是红安老乡,加上老谢参加革命时间早,政治水平高,(连陈大将也要敬他三分)故秦对谢是非常的敬重;9纵是太行地方部队整编过来的,比起4纵等老部队来在陈大将心里根本就上不了眼,所以秦麻子就指望老谢给关照关照,而老谢对麻子印象也不错;后来,也就是49年2月,中野改编为第二野战军,谢富治改和陈锡联搭档,任3兵团政委,从湖南南下解放四川及重庆;而秦麻子的9纵整编

为15军随陈赓四兵团南下两广直捣云南去了,再后来麻子率15军有到川南剿匪才有和老谢的部队连成一片。

全国解放,部队也要整编裁员,15军及秦麻子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都是战绩平平,在资力和战功上无论如何都不敢和13,14军去比(那可是刘邓和陈大将的心头肉呀);这时,秦麻子已经得到消息:自己将出任西南***军司令员,15军及所辖3个师(还有其它军的两个师)也改为***军,司令部就在重庆,部队也开始集结待命了。

本来,这职务算是升级了,由指挥3个师变为5个满员师,司令部还驻重庆,美差呀;可老秦于心不甘,战争生涯就结束了吗?他知道***军是不会去打仗的,他不服气呀?随着朝鲜局势的紧张,西南局在重庆召开军级干部以上会议,商讨抽调部队上朝鲜事宜,秦麻子也参加了并提出15军参战的理由和决心,可你15军,一个二,三流的部队也想去朝鲜打美军?在第一论讨论中就被坚决否定了。

这下把麻子急坏了,他手下三个师长也不愿意改***当"二皮子兵",就鼓动他再争取;这时,秦大麻子想到了他那个老乡,老上级谢富治,开始老谢也觉得不可能呀,二野战将如云,王牌军12,13,11,14,16,,怎么也排不上你15呀?秦基伟上层没太多关系,只好软磨硬缠,终于打动了谢富治。

在第二天计论入朝问题时,谢富治表了态:"我看老秦的意见有道理,15军没有地方任务,可以考虑他们去朝鲜......"他这么一说,果然奏效了。尽管意见并不十分统一,但最后西南局老大***拍了板:"好,就这么定了,15军去!"。

(二):王近山将军的超常的战争毅力,指挥才华和度量成就了秦麻子及15军的威名。

志愿军第3兵团,是个混编兵团,由:二野3兵团12军(一流),第18兵团60军(准一流,虽然180师嫩点,但它有皮旅和临汾旅),第4兵团15军(二,三流)按战斗力梯次组成。由于司令兼政委陈赓有抗法援越任务,在朝时间很少,对3兵团负实际指挥责任的是代司令员王近山将军;(另两位助手为:副政委杜义德,副司令曾绍山)。

当年,谁也没有想到美军会把一个不起眼的上甘岭作为主攻方向,驻守上甘岭的正是15军,看来美军不从西边山谷发起进攻,而选择了上甘岭也是专找软柿子捏;让我们来回忆下当时的情形:

在中部战线的15军指挥所里,38岁的军长秦基伟好不容易得以战争的喘息,这几天正在考虑与38军配合,将其两军的主力放在西方山,共同迎接一场恶战。哪知军情突变,敌人把主攻方向选在了五圣山以南的上甘岭。在志愿军总部的掩蔽棚里,志愿军代司令邓华和新任副司令杨得志正在一起吃饭,机要处送来了一份电报。电报是15军军长秦基伟和政治委员谷景生联合签发的。

......是日,敌人对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一个排至一个营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波方式冲击,共发射炮弹30余万发,飞机投弹5000余次......

总部首长一扫电文,他们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597.9,537.7,那不是上甘岭吗?对这两个小小的山头,敌人竟如此的花本钱,他们到底要干什么?15军的仗下一步怎么打?几个人丢下饭碗,匆匆来到了作战室。

王近山将军,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时他是志愿军3兵团的代司令。这天,他在西霞洞3兵团的指挥部驻地,不停地踱步,忧心忡忡,他在等待15军军长秦基伟的到来,他也在等待上甘岭阵地上的15军到底能不能顶得住的回答。

15军已经进行了7个昼夜的鏖战,那是怎样的七天七夜啊!15军的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拉锯战,我一出一进,敌一攻一守,战斗是残酷和惨烈的,15军每天至少要打掉几个连,连军预备队都用上了。这个秦基伟还吃得消吗?傍晚时刻,秦基伟赶到了3兵团驻地。

王近山一见秦基伟,他不觉愣了一下,啊,好个秦基伟,几天不见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仿佛老了十年,胡子拉碴的,憔悴得让人心疼。哎,也难怪,他的一个师快打光了,作为军长的他,能不这样吗?

王近山握住了秦基伟的手,又拍拍秦基伟的肩,说:"老伙计,你瘦多了。"

"你不也一样吗?"

"你给我一个实话,能不能顶住?"

听到询问,秦基伟百感交集。他像是汇报、又像是自语:"我一个师--45师搞得差不多喽,29师也拿上去一个团......"

"我问你能不能顶住?"王近山期待的目光凝视着秦基伟说:"要是不行,你就下来,我叫12军顶上去!"

一听到12军,秦基伟好像被什么尖利的东西刺了一下,他满身的血都膨胀了,禁不住吼起来:"我不下,不下!我要死在上甘岭!我死也不下!"

秦基伟的冲动是有原因的。他的个性决定了他从来不服输。再则,他很清楚,12军是王近山带出来的部队。解放战争时,王近山就是12军军长,在这之前还担任过6纵(12军前身)的司令员。谁不知道你司令员是一个"王疯子",你的6纵是中野的"拳头",够风光的了。秦基伟和他的部队视荣誉为生命,所以他一下子在王近山面前"炸"了。此时,他倔强地说:"别看12军是你的老部队,他们打仗呱呱叫,但我15军也不是吃素的!"

"好,就等你这句话!"王近山猛地一拍桌子,又欣慰道:"一言为定,15军不下来。不过,12军也要上,我把12军交给你指挥,怎么样?我再给你配些重武器,还有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

"王司令......"秦基伟受到极大的感动和信任,回到自己的部队后就对内部作了调整。他动员所有的力量参战,连军直医院、文工团的人员也派上了前沿。甚至他的警卫员也上去了,其实,这时的15军快被打残了,撑不了几天,是秦麻子的汇报和决心打动了"王疯子":王考虑到战斗规模已演变成战役,已经超过了15军的承受能力,必须加强兵力和调整指挥系统,为方便麻子指挥,12军军首长只副军长李德生上,以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为首组成五圣山指挥所,统一指挥十五军的二十九师、十二军的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由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为首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炮兵;上述两个指挥所统归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指挥。

很难想象,一个兵团司令这个时候会拿自己的嫡系部队去给一个即将裁编的二流部队当陪衬,这需要多大的度量和勇气,(至今,12军的弟兄们还在埋怨他们的老首长)。

当上甘岭演变成绞肉机,每天都吞噬双方数百人时,有的团三天就打没了,在上去一个团!这时候,志愿军司令部征求上甘岭战役指挥官兵团司令王近山的意见,还打不打下去?还是王近山最后下了战役决心,跟彭总报告:我决心跟美国佬在上甘岭打到底。不在这里把龟儿子打服气了,他还会从"下甘岭"来找麻烦! 于是上甘岭战役得以延续。

上甘岭使秦基伟将军一举成名!但实质上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他的乡人,也就是第三兵团总司令王近山将军!总指挥也是王近山,便近半世纪,好像尘封了这位功臣!!把功全归为秦麻子,委实不公!! 同样,对在这场战役付出巨大牺牲和建立卓越功勋的12军不公!

(要不是12军的武修贤想出了新战法,上甘岭这台绞肉机还不知要吞噬多少人!)所以,秦麻子和15军能在上甘岭一战成名,是真的要感谢谢富治,尤其要感谢王近山及12军参战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