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勇为何辞职 “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为何却不辞职
2014年度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130万,除了大专、本科生,报考者中不乏研究生、博士生。河南媒体通过调查收集民众看法,60.6%的受访者羡慕公务员,57.1%的受访者觉得仅就学历而言,公务员可谓“人中龙凤”,但受访中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最终却无一人辞职(2月13日《河南商报》)。
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最终却无一人辞职,这是针对河南省的一个调查结果。其他地方是否也有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而不辞职,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央一系列禁令下,全国不少地方的公务员自认为自己的处境大不如以前,“公务员”这一职业身份的“含金量”相比以前大打折扣了。
十八大之后,中央至今大概已经出台了15道禁令来约束公务员,显然,地方党政部门出台的类似禁令更多,这些禁令与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公务员既不能像过去一样以懒散的态度对待群众工作,也不能继续享受各种特殊奖金、津贴和福利了,所以,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一点也不奇怪。
但为何又无一人辞职呢?这要与当前的全国就业形势、公务员报考热不见降温等联系起来。众所周知,2013年既是“禁令年”也是“最难就业年”,造成就业难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去年经济增长放缓多少影响到就业,有数据证实计划招聘岗位数在下降;二是去年毕业生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当“最难就业年”与“公务员报考热”同时出现时,想辞职的公务员自然要权衡辞职的利弊了。“最难就业年”意味着辞职之后再就业会有一定难度,而“公务员报考热”又让想辞职的公务员看到公务员这一职业诱惑力依然很大,难以下定决心辞职,所以,才出现部分公务员想过“辞职”而又不辞职的结果。
另外,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最终却无一人辞职,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2013年出台很多禁令,但一些人认为会是“一阵风”,还在幻想过去的“好日子”有一天还会失而复得,于是选择观望而不选择真正辞职。还有,不排除部分公务员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故意声称自己想过“辞职”,目的是为了引起有关方面注意,来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
最近,就频频出现公务员公开“哭穷”的现象。不可否认,部分基层普通公务员工资偏低,但是,“哭穷”也是为了获得同情,争取改善自己工资待遇。说自己想过“辞职”的公务员或许也有这种目的。
在笔者看来,公务员这一职业,无论是“城里的人想出去”还是“城外的人想进去”,都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见进不见出”只会让公权力部门“死水一潭”。只有当公权力部门像企业一样,人才自由进出,才能焕发活力。所以,公务员想“辞职”或直接辞职不是坏事,抱着“铁饭碗”幻想过去那样的“好日子”降临才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