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代表作 一代宗师萧友梅家族墓地藏身香山脚下 四代人守护墓地近百年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萧友梅先生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许多第一:他是音乐学研究领域,获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管弦乐团;他还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学院.从1920年到1927年,萧友梅先生在北平留下了许多佳话,最终却带着失落和遗憾离开.几年前,博学胡同萧友梅的故居被拆,唯存这块家族墓园,还面临被挤占的危险.清明时节,记者来到香山,寻找萧友梅留在北京的印记,追思大师的音乐人生.家族墓围困在农田.果园和民房中间,

萧友梅先生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许多第一:他是音乐学研究领域,获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管弦乐团;他还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学院。

从1920年到1927年,萧友梅先生在北平留下了许多佳话,最终却带着失落和遗憾离开。几年前,博学胡同萧友梅的故居被拆,唯存这块家族墓园,还面临被挤占的危险。

清明时节,记者来到香山,寻找萧友梅留在北京的印记,追思大师的音乐人生。

家族墓围困在农田、果园和民房中间,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

香山脚下的公主坟村是一个在百度地图上搜不到的地方,记者从北京民俗学者常华先生口中首次听到了这个地名,常先生曾经撰写萧友梅先生生平的文章,十多年前他亲自来香山找到了萧家墓园。

“村子不大,在碧云寺东侧,进了村子一直往西走,走到最高处的那个小院子就是,从上世纪20年代就有村民守着那片墓地,直到现在。”按照常先生的指引,记者驱车来到香山,往碧云寺一带驶去,途经香山老年公寓,询问了工作人员得知,公主坟村就在前面不远处。

很快,山路边出现一片错落的民房,有放羊的老人在路边闲坐,可是一连问了多位村民,却都不知道萧友梅是谁,也不清楚村里有位名人的墓地,正在失望的时候,村头一位逗孙女玩的大爷搭话了:“你们找的是不是一个音乐家他们全家的坟?”记者连忙点头称是,“你们算是碰对人了,给他家世代看坟的是我亲戚,我这就打电话让他出来接你们,自己找不容易找到。”

按照这位大爷指的路,记者沿着山路向村西走去,不久就看见路边树下坐着一位五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他就是萧家墓地的守护者刘利海先生。讲明来意之后,刘先生热情地招呼我们走进了他家的小院。

这是一座寻常的农家院,几间新旧错落的平房,小狗在院里欢叫,几位妇女忙着做晚饭蒸窝头,欢声笑语,热闹嘈杂。直到进入小院深处,才发现一堵水泥矮墙,墙上镶嵌着一块肃穆的黑色大理石,上面有萧友梅的遗像,刻着箫先生的生平介绍,还有一篇《萧友梅纪念碑建立记》。记者仔细阅读之后,才知道这块碑立于2007年10月24日,因此看上去很新。

推开矮墙旁边一个铁栅栏门,面前是一片小小的墓园,总面积不足百米,园内有新植的松柏,也有初绽的桃花,背景是香山的秀色和碧云寺的尖顶。如果不是有人带路,绝想不到在一片民居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块雅致的墓园。

萧友梅先生的纪念碑立在中间,这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黑色天然巨石,正面右边镌刻着“纪念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奠基者萧友梅博士(1884-1940)”,居中刻的是“跟随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获得中国音乐的出路——萧友梅 一九三七”。纪念碑的背面刻有萧友梅的座右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1923年4月6日,萧友梅(后排右三)全家在父亲墓前合影留念。

除了萧友梅先生,这里还安葬着萧家的7位家人,刘利海先生一一为记者介绍:“这是他父亲,哥哥,嫂子,弟弟,侄女,女儿……”

墓园最高处一个最大的坟莹安葬的正是萧友梅先生的父亲,也是最初买下这块墓地的人。“那是1919年,萧友梅先生的父亲萧煜增买下了香山脚下的这块荒地,当时这里没有村子,也没人居住,他们找到住在山那边挂甲塔村的一个村民,出钱盖了三间房子,请他照看墓地,那位村民就是我爷爷刘玉山,两年后,萧老先生去世后就安葬在这里。”

刘利海保存着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那是1923年4月6日,萧友梅和兄弟子侄共10人来这里为父亲扫墓,一家人在墓前合影留念,如今90多年沧桑岁月已过,照片中的小女孩也已经长眠在此。

村里人只知道这块墓地属于城里的一家望族,老爷中过清朝的进士,做过官。“我们后来才慢慢知道,这家人真了不起,都不是一般人,不但出了萧友梅先生这样的大音乐家,他的哥哥萧杞柟曾经做过詹天佑的工程师;他的侄女萧淑芳是吴作人的夫人,中央美院教授、画家;萧淑娴是音乐教授,萧淑熙是生物博士……”一块块简单的墓碑,连墓志铭都没有,让人无从想象它们的主人有过怎样精彩的人生。

守着当初许下的那个的承诺,刘家世代就在这香山脚下的墓园旁安家,随着墓园里的墓碑一块块增加,刘家人也一代又一代地把这个任务传下去。院子里至今还保留着最初盖的一间小房子,已经破旧不堪,“我爷爷在这间房子里住了一辈子,唐山大地震那年去世的,活到94岁,我爸爸就是在这个小屋里出生的。”虽然院子里已经盖了新房,但是这间老屋刘家一直保存下来。

爷爷去世之后,刘利海先生的大爷接过了父亲守护墓地的责任,他是村里的铁匠,一辈子生活在香山脚下,1989年,大爷去世后,父亲又接过了这个责任,老两口守在墓地边一住几十年。

和老一辈人的生活不同,刘利海先生早早离开了香山的这个小村子,他当过兵,在著名的东方红汽车制造厂当过工人,就是后来的北汽,一家三口住在朝阳区,也许是命运使然,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这里。

“前几年,父母亲病重,我只能辞了工作照顾他们,来回跑实在不方便,我们全家就搬到了这个院子里,二老去世后,我决定留下来,把城里的房子出租了。”

墓园虽小,被刘利海收拾得整齐干净,除了松柏和桃树,还种了绿油油的蒜苗和扁豆,在春天更显得生机盎然,他还在墓园四周安装了监控系统,坐在屋里的电脑前就可以对墓地情况一目了然。

对刘利海来说,守护墓地不仅是责任,也是因为敬仰,还有和萧家“几辈子的交情”。萧友梅先生是在客死他乡60多年之后,才回到亲人身边,刘利海由衷地感到欣慰:“总算是回家了。”

马褂乐队

刘利海告诉记者,这个家族墓地里只有2007年立的萧友梅先生纪念碑,却没有骨灰和坟茔,因为萧先生1940年在上海去世后,由于种种变故,上海的墓地找不到了。

几经波折之后,最终萧先生回归故里,应是夙愿,因为在北京,他留下了一生最华彩的岁月。民俗学者常华先生曾专门研究萧友梅先生生平,他告诉记者:“北京是萧友梅考取文科举人的地方,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开创事业的地方。西城区的博学胡同曾保存着他的故居。虽然他在北京只生活了7年,却成就斐然。”

萧友梅曾在北大留下了一段佳话。“他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1920年归国来到北平,受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赏识,很快应聘为北大哲学系讲师。在北大,萧友梅教授的和声学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每当他开讲,‘听者几近千人,极北大校园一时之盛’。”

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由萧友梅和蔡元培共同负责的“音乐传习所”,成为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小型乐队,这就是著名的“马褂乐队”,虽然只有16人,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萧友梅担任指挥。

“中国人指挥中国乐队演奏西洋交响乐,这在当时可是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儿,很多人听说这16个人要演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都摇头不信,可是当乐队完整、优美地把整个乐曲演奏下来,很多人震惊之余纷纷起立鼓掌。这个‘马褂乐队’5年间演奏40余场,在当时很受欢迎,在中国交响乐史上写下了一笔。”

萧友梅在北京最快乐的记忆留在饽饽房8号,他在北平的居所,这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据他的侄女萧淑娴回忆:“ 萧友梅定居此处后购买了钢琴,除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外,还授其妹、侄女5人学习钢琴,并不时将新作的歌曲,授她们试唱。常来此宅的还有李四光、赵元任、刘天华、林风眠、陈西滢、王世杰等,都是座上常客。他们经常在这里吟诗、唱歌、奏乐、游戏和闲谈。北大音乐传习所和女高师的学生及传习所乐队同人也经常来。逢到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季节,萧友梅还组织大家去公园或郊外游览,并让大家演唱他的新歌助兴。”这时的萧友梅应该是心情愉快的,充满了创作的灵感,不但为北洋政府的国歌《卿云歌》谱曲,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在北平首演。

常华先生几年前还曾去过萧友梅先生故居,饽饽房已经改为博学胡同11号,马褂乐队排练时在其下休息的紫藤架犹在。可是记者如今再去寻找,这个门牌号却消失了,据说前年已拆,改建成单位的大院,周围老邻居也没人知道这里曾有一位音乐家的故居。

经过萧友梅的多年努力,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音乐中心,可是,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接管北京政权后,以“有伤社会风化”、“浪费国家钱财”为由,下令停办北京国立院校的所有音乐系科,北大音乐传习所也被迫解散,萧友梅带着破碎的梦想离开了北京,南下上海。早年就患有肺结核病的萧友梅,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40年逝世于上海,享年56岁。安葬在虹桥万国公墓。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市区扩建计划实施时。由于家属没有看到报上的有关迁坟通知,未能及时办理迁坟手续,以致萧先生墓竟被填埋,下落不明,墓地不存,人们也无缘凭吊了。”说到此处,常华先生唏嘘不已。

一代音乐教育的先驱,就这样湮灭了痕迹。萧友梅先生的墓地和墓碑失去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家人和不少音乐界人士心中的遗憾。几年前,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最先提出了为先生立纪念碑的倡议。

“为了能有一永久性的既区别于塑像,又不同于墓志的象征物,以供后人瞻仰与缅怀,促进会在了解到西郊香山下公主坟村,萧家有一私家墓园,萧友梅之父亲、哥嫂、小弟、侄女等多位亲人都安息在这里。于是倡议以萧家祖坟地为依托,为萧友梅立一块自然石纪念碑。”中央音乐学院黄旭东教授多年致力于萧友梅研究,他的这个倡议得到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赞同,在经北京市委、海淀区委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准许下,萧友梅纪念碑2007年9月落成。

从1927年离开,到2007年立碑,历经沧桑80年,萧友梅先生终于魂归北京。

随着博学胡同萧友梅先生故居被拆,这块家族墓园已经成为萧先生留在北京的最后痕迹,然而,让萧家后人忧虑的是,墓园正在被逐渐挤占。

当初是4亩地,现在已经不足2亩了,虽然最早是我家买下的土地,但解放以后都划归村里了,此后开农田,建果园,建民房,墓地被挤得越来越小,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萧友梅侄女萧淑娴的儿子曾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很担心这块家族墓地的命运。

为了防止有人挤占,看护墓地的刘利海先生在周边建起了篱笆和围墙,但仍然在担心:“一旦村里土地开发,墓地很难幸免。”

日前,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偶然来到萧家墓园,发现有近百年历史的萧家坟并不是文保单位,于是向海淀区文委提交了《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目前申请还未得到答复。有文物专家表示,像萧家坟这样完整的民国家族墓,留存下来的并不多。观其坟冢,造型丰富,有明显的西洋式风格,或者说是典型的民国风格,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丧葬文化。

“以前清明只有萧家人来扫墓,现在也会有一些学生过来,北大的,清华的,学生们都很敬仰萧友梅先生。”刘利海精心整理着墓园里的花草树木,清扫着石子小径上的尘土,准备迎接扫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