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好?
自然灾害与防治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2)自然灾害具有频发性和不确定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可重复性。(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2.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热带气旋)、干热风、沙尘暴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深林大火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
(1)环太平洋灾害带;(2)北纬20°一50°之间的环球灾害带。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烈度表示破坏强度)
(2)构造地震示意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最名不副实的等值线)
(3)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d.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三十倍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源浅则烈度大)、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越不牢固烈度越大)等有密切关系。
(4)造成的影响:房屋损毁倒塌,电线断损,人员伤亡,路面变形裂缝等
(5)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土体结构松软,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徒弟、森林、植被等。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山高谷深、地形陡峻、利于水流汇集。(地形)
具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物源)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水源)
人为原因:人类对山地地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
③危害:泥石流主要危害冲毁城镇,乡村、矿山、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设施,损坏农作物,耕地及林木。此外堵塞江河,阻断航运,毁坏性冲淤,还引起洪涝灾害。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①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
广阔的暖洋面,南北纬5°-20°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热力条件)
b.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水汽条件)c.地转偏向力和信风激荡(动力条件)
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东南沿海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印度和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
时间:夏秋季节
我国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
危害:台风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组成。狂风可以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暴雨导致巨大洪涝灾害;风暴潮冲毁海底,引起海水倒灌。
但台风能带来降水,缓解旱情。
洪涝:
洪灾: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涝灾: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的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1)分布特点:分布广,损失重。
我国: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少。
(2)成因: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自然原因:①气象因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季节、年际变化较大
②水文因素:江河泛滥、堤坝溃决、凌汛、风暴潮。
③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河流因素:河道曲折,地上河。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围湖造田④占用河道
寒潮灾害:大范围的强冷空气的运动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秋、冬、春。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a.从西北进入,向东南经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
b.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c.从北方直接南下。
(4)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影响,北方影响较大,西藏、云贵、琼、台影响较小。
原因: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
②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
(5)寒潮影响:不利: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 温、冻害、雨雪等。寒潮会使农作物果木遭受严重冻害,寒潮形成的大雪,霜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信中断,风暴潮引起海上翻船事故等。有利:冻死害虫和病菌,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环节冬春北方地区的旱情。
旱灾:旱灾之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1)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2)分布: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华北:春旱 江淮:伏旱 西南:冬春连旱 华南:以冬春为主。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因为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家具,另一方面是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
时间:近40年来,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加剧,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空间:从世界范围看,受自然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亚洲和非洲。
发达国家或者经济较发达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但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较强,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较小。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气象灾害)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地质和地震灾害)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生物灾害)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多种的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主要原因自然: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
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热条件不稳定;冬季风通道;临近沙地;蒸发强烈植被盖度低
人为原因: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过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原因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海洋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2.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3.
东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4.中部灾害带 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5.西北灾害带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6.
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三、防灾与减灾--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1.应对地震、泥石流、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的主要防治措施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研究-公众减灾-政策-承灾-应急-救援-重建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二)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防御: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三) 洪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修建水库,拦蓄洪水③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④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
⑥加固堤坝⑦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河)
(四)干旱: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②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③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④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⑤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⑥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针对旱作农业区)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三北防护林--防止荒漠化(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
(3)沿海防护林--防止海浪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