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华孔丹 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孔原简历 孔丹:我在光大集团遇到的大事
孔丹:本来朱小华因为他过去的职务,有很好的条件,与部委办的联络,与各省的关系也比较熟,影响力也在。镕基同志让他做光大董事长,他也是雄心勃勃的。而且朱小华活动能力很强,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光大拿了1.5%的股份,中信当时也只拿到0.5%,说明大家都很给他机会吧。
他比较激进,比较急于扩张。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有一段时间他曾经被香港的报纸称为金手指——goldenfinger。因为光大有很大的资金量,可以搞各种投资。而且光大买哪个资产,那个资产就涨价;买哪个股票,那只股票就升值。所以都说朱小华是金手指,点石成金。
但我对这些并不很乐观,我一直在讲我的看法。有一次开会,他讲了很多光大发展中各方面投资的好消息,感到很振奋。可我吹了个冷风。我说:我觉得要尽快把已经升值的东西套现,要尽快地实现利润。不要停留在账面上,要让现金回到光大集团。
我提了"三个一点":战线要收缩一点,不要拉得太长,不要什么都投;兵力要集中一点,做事情不能太分散,要集中在几个地方;多少要储备一点,因为对经济形势走势看不清楚。这跟他的调子不太一样。
我们当时在香港有三个上市公司:光大国际、光大科技、光大金融。我的具体建议是把其中一个趁行情好注入到另一个,现金就会回到集团,就能实现我们的盈利。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大动作,把一部分光大银行的股权注入到了光大金融里去,使其股价高涨,一天之内,股价从五六块钱涨到十五六块。
我说这是一个机会,你把它适当减持,我叫"一菜两吃",既能实现光大银行的股份化,又能把光大银行的股权在一定情况下变现了,原来股价只有五六块钱,现在涨到十五六块钱了,那能套现就赚了。
但是亚洲金融风暴一来,股价在金融危机以后急剧下跌。我把这叫过山车效应。有那么几天非常好,你如果抓住了利用好的话,就是套现,就能获利。结果呢,朱小华都没有做,失去了这个机会。朱小华也非常懊悔。我说:你要做了,你那手指就真的成金手指了。这个机会失去以后,朱小华时期光大的投资也都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集团公司,单从一个实业的角度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
由于朱小华过于自信,过于乐观,我觉得光大从经营的角度错失了良机。相反的一个例子是,1996年荣智健和其他高管卖了中信泰富约20%的股份,中信套现大约100亿。那是金融危机前,套现100亿,是不得了的事儿,盈利可能是五六十个亿。光大就丢失了这么一个机会。
光大在香港的财务签字运作机制,是分A、B组。A组是朱小华加上几个人,B组是我加几个人。朱小华很聪明,但不是很有控制自我和节制权力运用的能力。后来抬轿子的人太多了,他就有点乱了方寸了。各种朋友簇拥,有些资金的动用,他就回避我,绕过我,虽然我是总经理,也不跟我打招呼。
这件事上,我觉得朱小华也是多心了,你绕过我干什么啊?我最多也就是过问一下借钱的人有没有偿还能力而已。看来,我这个人比较方正,一般邪的歪的不找我。
后来光大的纪检组长臧秋涛,对朱小华和商场上的一些人来往有意见,就上书反映。臧总这个人很正直,他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对江总书记上书具名实告。此事交办下来之后,中纪委也找我核对了一些情况。核查人员说:奇怪啊,光大账上差不多有两亿美元的资金调动,你作为总经理怎么能不知道?我说: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核对的情况,我也没听说过。
后来检察院又来找我核对,说:你这个总经理,怎么能没有参与呢?我就给他解释了香港公司运作中的A、B组模式。
此事之前,中组部也找我谈过话,我向他们谈了我对小华的意见和看法。我说:这些意见都可以放到桌面上的,我也都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本人表达过。我希望你们用干部,也要教育干部。我不过是他的一个总经理,你们是代表组织的,你们该谈话就谈话,该教育就教育,也可以告诉他孔丹同志对他的意见。1999年夏秋之际,朱小华被"双规",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明康接任光大董事长,我继续作为总经理配合他工作。
光大出这些问题,里面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它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面,缺少很明确的行业战略,也没有国家资本金的有力支持,让它自发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展,是相当艰难的。如果是充分竞争的一个市场经济,自生自灭也是正常现象。
可光大又不是,也可算是"大而不能倒"吧。它也受到了垄断性的企业的压力,受到竞争的压力。光大发展中的曲曲折折,我至今没有看到一本完整的书来加以总结。描述中信的历史现在有本书,叫做《艰难的辉煌》;在香港还出了另一个版本,叫《中信三十年》。但系统写光大历史的,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也是在此后不久,我就离开光大而到了中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