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可陕北民歌 直击灵魂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为电视剧《血色浪漫》增色添彩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做饭时,洗衣时,收拾房间时,我的家里十之八九循环播放着一组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中的插曲--一组陕北民歌. (男)要吃那砂糖化成水, 要吃那冰糖嘴对嘴 (女)一碗那凉水一张纸, 谁坏了那良心哟谁先死 (男)半夜里想起了干妹妹, 狼吃了哥哥不后悔 (女)天上的星星数北那斗, 妹妹那个心上只有你一人呢 (男)井里面那绞水桶桶里倒, 妹妹那个心事哥知道 (女)墙头上那跑马还嫌那低, 面对面那站着还想你 (男)阳世上那跟你交朋呀友, 阴曹那个地府咱们配夫妻 (秦)一碗碗那谷子儿两碗碗米, 面对面那睡觉

做饭时,洗衣时,收拾房间时,我的家里十之八九循环播放着一组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中的插曲——一组陕北民歌。 (男)要吃那砂糖化成水, 要吃那冰糖嘴对嘴 (女)一碗那凉水一张纸, 谁坏了那良心哟谁先死 (男)半夜里想起了干妹妹, 狼吃了哥哥不后悔 (女)天上的星星数北那斗, 妹妹那个心上只有你一人呢 (男)井里面那绞水桶桶里倒, 妹妹那个心事哥知道 (女)墙头上那跑马还嫌那低, 面对面那站着还想你 (男)阳世上那跟你交朋呀友, 阴曹那个地府咱们配夫妻 (秦)一碗碗那谷子儿两碗碗米, 面对面那睡觉还想那你呀 这是剧中钟跃民和秦岭的对唱。

#周三限时征文# <wbr>那些年我们追的小说被翻拍了 #周三限时征文# <wbr>那些年我们追的小说被翻拍了 陕北民歌里的比兴手法,民歌中那些看似不讲究、实则是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歌词,一下子就击中了你的灵魂,让你产生共鸣,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面对面那睡觉还想那你呀”,这样的歌词,学富五车的文人关在书斋里绞尽脑汁能想出来吗?它就该是从黄土地上长出来的!   于我而言,小说和影视的关系大体是这样的:如果先看了小说,那十之八九就看不下去影视了,要么味同嚼蜡,要么失望之极,人物、情节单薄粗糙得让人抓狂。

原因很简单,小说的篇幅足以支撑它讲述复杂的故事,刻画立体的人物,加上文字本身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余地,一部小说最终能提供给读者的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

反过来就比较容易接受,就是先看影视,再看小说。虽然有影视中某一个具体演员的干扰,但小说中的情节,总能给影视剧以补充,让它由干瘪渐渐变得丰满起来,这种修修补补总好过味同嚼蜡吧。

目前为止,看了小说再看影视,让我没有失望的屈指可数,比如根据《飘》拍摄的《乱世佳人》,根据《红楼梦》拍成的87版电视连续剧……这其中就有根据都梁的《血色浪漫》拍摄的32集电视连续剧。 喜欢前两部影视剧的原因比较复杂,能觉得电视剧《血色浪漫》好看、可看的一个最关键的理由就是里边的插曲。

小说中用文字书写的音乐,歌词再出色,也只剩下了单纯的句子,没法再现音乐本身。没有了曲调,怎么好意思称作歌曲?单从这点来说,小说的这种劣势,反倒成了电视剧的优势。

想想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精心挑选出的歌手,配合着养眼的演员的表演,配合着跟歌曲极搭的背景,演唱着剧中的插曲,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观众进行狂轰滥炸,当然比仅仅是白纸黑字的小说效果要好太多。

  《血色浪漫》电视连续剧问世已经整整12年了,里边的陕北民歌我不知听了多少遍。爱屋及乌,我当然查过这些民歌是谁唱的,由此知道了女歌手龚琳娜和男歌手吴新。

那时候的龚琳娜自然还没有唱过《忐忑》,也自然还没有红遍大江南北,但她却成了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我成百上千遍地听着她演唱的陕北民歌,打心底里承认了这世上还真的有百听不厌这种感受。 《血色浪漫》里的陕北民歌,我都喜欢,其中最最喜欢的是龚琳娜演唱的《走西口》。

听过很多人唱的《走西口》,也听过不同版本的《走西口》,印象最深的还是龚琳娜演唱的这个版本。 电视剧《血色浪漫》是2004年播的,看的时候就喜欢死里面的插曲了。

原以为要听陕北民歌就要听陕北人唱的,这样才正宗嘛,起码也得是陕西人唱的,比如贠恩凤、冯健雪等等。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每当我听到她们把“我”唱成“饿”就感觉亲切得不行。万万没想到的是听了龚琳娜普通话版本的陕北民歌,竟一下子觉得这才是我心里面所想的陕北民歌。

自此,我再听陕北走出来的歌手演唱的陕北民歌,只觉得高亢也算不上什么优点,方言发音也不是地域色彩的唯一体现,唱歌,打动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龚琳娜版本的《走西口》: 哥哥了你走西口 (“了”这个衬词用得真好) 小妹妹我实难留 双手我拉住了情郎哥哥的手呀 送出了就大门嗨口 (“嗨”也是韵味十足啊) 送出了就大门口 至死也不丢你的手 两眼的泪珠儿 一道一道一道一道 突突突突突突地 往下哎嗨流 以前听《走西口》,听到的多是女性的柔弱和不舍,而龚琳娜的《走西口》通过王力可饰演的秦岭之口唱出,真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缠绵中更多的是一种刚烈。

我猜那个情郎哥哥听后,就是走到天涯海角,至死也不会忘记了家乡的这个小妹妹,而且坚信这样一个小妹妹也会至死都等着他。尤其是结尾那句“一道一道一道一道”让人想到的不再是一行一行的眼泪,那分明就是决堤的河流;还有眼泪也不是扑簌簌地往下掉,而是“突突突突突突地”往下流,伤心难舍中自有一股力量在。

龚琳娜的歌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她把那种苍凉、哀怨、向往、狂放、不屈不挠、率性的韵味,抒发得淋漓尽致。

龚琳娜的《走西口》是从灵魂深处喷涌而出的,相比之下,冯健雪唱的陕北民歌好像就是轻飘飘从上下唇间飞出来的,入耳,却难入心。我一直奇怪唱的这么好的龚琳娜为什么就没有听众喜闻乐见的新作品问世呢?后来,龚琳娜就唱着《忐忑》红遍了大江南北。

看着电视里龚琳娜夸张的妆容和服饰,诡异的表情,还有不明所以的词,欣赏不了的旋律,我是如此地怀念唱《走西口》的她,唱《房前大路》的她,唱《圪梁梁》的她,唱柔情似水的《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的她……   这么说来,我觉得电视剧《血色浪漫》单从音乐的角度看,就具有小说所不及的优势。

除了陕北实地沟壑纵横的画面,除了龚琳娜发自灵魂的演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视剧中的所选的陕北民歌,相比于小说中所写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而这个变动,在我看来,无疑也是极为成功的。

两部不同形式的作品,其中涉及的陕北民歌自然有重合之处,比如文章开始引用的男女生对唱。而龚琳娜演唱的《走西口》,歌词也是有变化的,改动后的歌词更具有震撼力。

电视剧中还有一些民歌,没有选用小说中的,这种变动在我看来更具有审美效果。具体说来,一是避开了陕北“酸曲儿”里赤裸裸的偷情,比如小说中这段歌词: 二月里来龙抬头, 公公拉住媳妇的手, 拉拉扯扯吃个口, 人家娃娃的好绵手 …… 这种歌词哪有美感可言?不让人恶心就不错了。

二是没有保留小说中会引起人生理不适的歌词,比如: 脚把把碰得屎盆子响 …… 诸如此类。

任何艺术,在我看来,都应该给人以美感。这点,电视剧做到了。   《血色浪漫》里那个男声也好听得不得了,演唱者据说是吴新,可这个吴新何许人也,竟查都查不到,这在现在这个很难有隐私的网络时代不能说不奇怪啊。能唱一手这么好听的陕北民歌的吴新,难道销声匿迹了? 十多年来,这一直是我一个天大的遗憾,至今没有答案。 捎带提一句,我觉得刘烨扮演的钟跃民很不错,也能给电视剧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