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义德回忆录 人民网独家专访:追忆一代开国名将杜义德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郭伟成:<百战将星杜义德>是对杜将军在战争时期党和军队重要事件的回忆,<一代名将杜义德>可以把它放到党史和军史的地位,全书做了一个连贯的描述,它比第一本书更有意义,因为这本书收录了杜义德生前所在的部队.战友.部下.家属.包括社会上的网友写的回忆杜将军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丰满地描述.体现了杜义德将军崇高的品质和风范.有些文章看上去好像和杜义德得生平没什么直接联系,比如<江山往事>.<重走长征路>,这些文章或者写新中国的后人通过重走长征路来感悟老一代无产阶

郭伟成:《百战将星杜义德》是对杜将军在战争时期党和军队重要事件的回忆,《一代名将杜义德》可以把它放到党史和军史的地位,全书做了一个连贯的描述,它比第一本书更有意义,因为这本书收录了杜义德生前所在的部队、战友、部下、家属、包括社会上的网友写的回忆杜将军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丰满地描述、体现了杜义德将军崇高的品质和风范.

有些文章看上去好像和杜义德得生平没什么直接联系,比如《江山往事》、《重走长征路》,这些文章或者写新中国的后人通过重走长征路来感悟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中的艰辛,或者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在文革中的遭遇,它们都从另一面让读者更深入、立体、微观地了解杜义德将军.

这是新书《一代名将杜义德》的主要特点.

人民网:杜红女士,您好!今天是您的父亲杜义德将军百年诞辰,也是他老人家逝世三周年,又正值建国63周年和党的18大即将召开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出版和发行《一代名将杜义德》,您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杜红:3年前,我父亲刚逝世,我接受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采访,当时主持人问我,父亲在我心目中,是爸爸的形象多一点,还是英雄人物的形象多一点.我当时一时语塞,但我想,父亲在我心目中还是爸爸的形象多一点.

我相信我的兄弟姐妹都是这种感受.父亲对我们的爱贯穿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父亲在家里会和儿女们嬉戏,天冷的时候帮我们盖被子、加衣服,泡了一杯好茶也要让我们尝尝,还会让两个儿子陪他下棋、打扑克.文革时,父亲被下放到江山、江西等地,把儿女们也一同带去了,我们感觉到,虽然父亲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从来不会被不幸击垮,他就是我们心中的一颗大树.

父亲过世后,我们又开始重读他的文集,我和我的两个姐姐也曾携寇庆延老人等友人一同重走了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西北曾走过的长征路,我们一点点地追随着父亲的足迹.我们在路上总在回忆,1935年某月某日,父亲走到了哪儿,1939年某年某日,父亲走到了哪儿,经历过哪些战役.

在宝兴县的红军长征翻越大金山纪念馆,我们发现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政治部传单《共产党红军对番人主张》和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的宣传传单《贫民斗争纲领》,当时我们非常激动,我们找到父亲的长征足迹了!

在父亲走后的第三个年头,也值父亲百年诞辰之际,我和我的母亲、兄弟姐妹们在商量,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在这个时刻,我们收到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兰州军区、海军政治部,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十二军12集团军、张掖军分区,以及老干办、新闻媒体朋友、社会友人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我们感到离父亲的心越来越近,父亲在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越来越伟大.

我们深深希望,我们从父亲那里接受的教育能像种子一样播撒到社会各个角落,那种一心为党为公的精神、崇高的风范,那种厚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仍然需要传播和继承.在我母亲、兄弟姐妹的共同支持下,我们出版了《一代名将杜义德》,全书共分为5辑.

第一辑是父亲在战争年代的经典战例和政治工作的总结,第二辑是父亲曾工作过的部队、战友写的回忆文章,第三辑是媒体记者、专家、社会友人写的诗作和文章,第四辑是子女和亲属写的纪念和缅怀的文章,第五辑是郭伟成老师根据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汝河打过的战役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大纲.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人民网:从这本汇集着杜将军撰写的战争回忆的文章,将军所在部队、战友、社会友人写的追忆和缅怀的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70多年革命历史的生动、精彩和形象的将军形象.那么我想请问郭老师,您能否介绍一下杜将军在军事和政治工作方面的特点?

郭伟成: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杜义德创造了很多经典战例.他虽然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在党的培养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成长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和军事家,他身上融合了中华民族和我军的智慧.在他参与创造的许多经典战例中,像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上甘岭等,都表明了他是出色的军事天才.

同时,在我党历史中,很多同志从事军事工作,或者政治工作,像杜义德将军这样身兼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很少见,也是很难得的.

解放战争中,有一个大家可能淡忘的一个名字――王克勤.解放战争中有一个现象:我党不到300万军队,在人数上不敌国民党的800万军队.我党很多老军人、老前辈都回忆,很多国民党士兵头一天还在和解放军对抗,第二天就带着枪来投靠我军,和我军并肩作战.

这可谓“原枪原弹”在推翻国民党.这是因为我军有一项了不起的运动――“王克勤运动”.王克勤是来自国民党的俘虏兵,被杜义德树立成典型,这个典型得以推广,“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技术互助”这三大运动发挥了强大的威力,虽然我们的人数和武器不敌国民党,但我们的政治优势更明显,能够把几百万的国民党士兵争取过来一起推翻封建王朝,推翻国民党.

这一点是杜义德将军对中国革命的了不起的贡献.当时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像第六纵队学习,开展“王克勤运动”.这就是杜将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智慧,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人民网:谢谢!林道远大校,您好!在《一代名将杜义德》这本书,我们看到您充满情感的新作《走进杜义德司令员》.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杜义德将军身经百战,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您写作的过程中,您认为杜将军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有哪些?

林道远:我认为,一个高级将领最可贵的是高尚的政治品格,尤其在特殊时期仍然能坚持这种品格.杜将军就是这样的人.我举一个例子.在文革前夕,林彪派李作鹏和张秀川来海军夺权,一个担任副司令,一个当政治部主任.李作鹏在一次发言中发难,说现在有些人不支持我们的工作,司令和政委夺我们的权,当时大家迫于他们的背景,一时语塞.

杜将军这时开口了,他气愤地说:“你们这样就不对了.我只听说副司令员夺司令员的权,政治部主任夺政委的权,哪里有司令员夺副司令员的权,政委夺政治部主任的权的道理.难道他们放着司令员政委不当,要去当你们那个副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马?这岂不是笑话!”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正直的品格和高贵的党性.文革一爆发,他就遭受到迫害.“9.13事件”爆发后,杜将军获得解放,海军党委分工他负责海军清查林彪反党集团罪行的工作.有一天,杜义德要在海军机关干部大会上作关于清查工作的指示,那些做过坏事尤其是参与办专案的人忧心忡忡,生怕“秋后算账”.

杜义德在被办“专案”中吃过不少苦头,那些挨过整的老干部希望立即处理那些“专案人员“.不料,杜义德却大谈清算工作中必须严格掌握政策、正确对待群众.他说:”有些同志把那些‘专案人员’看成混进革命队伍的坏人,急于处理他们.不能这样看,他们大多受了蒙蔽,有的就能明辨是非.”在座的人被杜义德将军的革命党性和气节所感动.

1973年,曾经任华东海军司令、海军副参谋长的袁也烈在战斗中负伤,到上海医治时被捕,因为他在文革中被诬蔑为“叛徒”,医院不予抢救.他的夫人罗加找到海军党委,司令部机要秘书张宝仓请示党委其他领导,都没有得到答复.

他深知杜义德的为人,便贸然走进会议室,向杜义德报告.当时,杜义德还没有恢复党委职务,他可以借此推脱责任,但他还是对苏振华政委说:“救人要紧,我看这事就交给张秘书去办吧!”苏振华表示同意,袁也烈因此得救了.

杜将军的政治品格,还表现在生活细节中.有一次他在山西临潼,用餐时看到摆上的是丰富的宴席,顿时发火说:“谁让你们搞的,我不吃!”后来接待方换了简单的便饭,他才上桌吃饭.杜将军“罢宴”的事情至今是军队里的美谈.

人民网:通过林大校的追忆,我们可以看到杜将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他身上有正直坚毅的性格.相信李永戈大校对此也感同身受.李永戈大校,您好!我们看到您的回忆文章里有对杜义德将军在中顾委工作时非常详细的工作记录.在这期间也是杜将军参加军史编辑领导工作和社会考察工作最频繁的时期.您在为《一代名将杜义德》撰稿时,脑海里浮现出杜将军在中顾委工作时的精彩故事有哪些?

李永戈:杜将军在中顾委工作的经历也是他革命生涯中一段重要的时期.1982年,中共中央成立邓小平为主任的顾问委员会.杜义德深知这是邓主席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党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重大抉择.他主动要求从兰州军区司令位置退下来到中顾委工作.

中顾委云集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们列席中央全会和全国代表大会,平均每周开两次会议,调研工作也十分繁忙.杜老在80年大气曾做过胆囊切除手术,在兰州军区工作期间深入一线边防部队,由于高原反应身体也受影响.

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中顾委一切活动,经常深入部队、工厂、农村、企业以及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积极向中央进言献策.中顾委机关刊物《通讯》上,刊载了他多篇调查报告.

杜将军在军史编辑领导工作上体现了一丝不苟的精神.他不仅对战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认真负责,而且对具体细节一丝不苟,逐字逐句阅读修改.他曾说过,我们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历史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

1987年,杜将军和中顾委常委段君毅、河北省原书记刘子厚等人一起到湖北参加大别山党史会议.会后,他们深入到红安、麻城等地搞调研.当时,革命老区生活条件差,房屋破旧不堪,村民一贫如洗,缺少劳动力,缺少文化,老弱病残近亲结婚导致哑巴、傻子较多.

杜将军和两位战友认为,解决老区贫困和经济发展问题不能光靠救济,要有特殊政策,要扶持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镇经济,国家在安排建设项目时,在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要优先给老区安排一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为此,杜老写了专题调研报告,报送薄一波同志,同时以中顾委内部《通讯》的方式报送政治局等部门,引起一些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对老区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视.

杜将军对企业的发展也很关注.1986年,杜将军到青岛“琴岛――利勃海尔冰箱厂”调研.该厂建在青岛郊区的山坡处,路途颠簸遥远,厂长办公室只有一张旧桌子和几个凳子.该厂是边筹建边生产,产量不多,厂长张瑞敏在介绍冰箱厂的发展规划时强调“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理念.

杜老在海尔深入调研,从厂领导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发展思路,看到了该厂的发展前景,他预言:“海尔这个厂大有希望.”他的调查报告刊载在中顾委《通讯》第214期上.

他一直挂念海尔的发展,三年后他让我去海尔回访,海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厂长张瑞敏非常感谢杜将军,他说:“杜老对海尔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2000年,88岁高龄的杜老坐轮椅再次走进海尔集团,欣慰地看到一个现代化企业已经腾飞,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缅怀杜老将军的革命精神,也是为了让革命精神继承下去,让老一代打下的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使老一代革命家开创的业绩更加辉煌.

人民网:李大校的追忆让我们想起邓小平同志曾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杜将军――“你们是创造历史的人”.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有的人在历史洪流的裹浃中往前走,有的人却能创造历史.杜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写成书,今天新书成功出版了,是不是也可以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呢?郭老师,我们在《一代名将杜义德》里看到您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汝河的黎明(大纲)》.请问,您下一步有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的计划吗?

郭伟成:杜将军在一生中经历过很多战役,为什么我会选择写这一个战役呢?进军大别山是一次很关键的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重点进攻陕西、山东,因此我党想寻求战略上的突破口.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经济上的较量.

我党决定将战斗重心转移到中原,因此有了李先念领导的“中原突围”,以及“刘邓大军”领导的“千里跃进大别山”.重担就落到了杜义德身上,他带领第六纵队在豫北地区战斗,他对手下三个旅长尤太忠、李德生、肖永银说:“谁打不好,就杀头!先杀你的头,再杀我的头!”

这个剧本暂时没有条件拍成电影,拍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今天首发的这本书《一代名将杜义德》其实就是汇聚了很多人的努力和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

人民网:谢谢四位嘉宾.因为有你们的回忆和追缅,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走进杜将军的精神世界,杜将军崇高的风范、光辉的榜样,至今仍值得我们下一代学习和继承.(龚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