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护士吴旭君 吴旭君:能和毛泽东平等对话的护士长
吴旭君:能和毛泽东平等对话的护士长
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是个有些传奇的人物。1953年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74年底因病倒后离开,她在毛泽东身边整整工作了长达21年。
在这长达21年中,她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日夜坚守在护理毛泽东的第一线,同时,她也留下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动人故事。现在的人们很难把这位个子不高却透着精干利索,满头银发却精神焕发的吴老,和当年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中毛泽东接见外宾时,伟人身边的那个精干灵巧的解放军女医生联系在一起。
吴旭君,福建德化人,1932年7月26日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国防医学院护理科,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任护士长。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74年任毛泽东保健护士长,1954年至1964年兼任中央警卫局中南海保健处护士长。
1969年,吴旭君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科主任、副院长、副主任护师。1980起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单位护理专业组副组长,1987年离休。1985年获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为表彰“在多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状。
1988年获中共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93年获国家级特殊津贴。
1953年起,吴旭君任毛泽东主席的保健护士长。但她不是毛泽东临终的送别人,因为在对毛泽东最终放弃抢救的医疗记录单上,没有她的签名。
1963年年底里因为罗荣桓元帅的去世,毛泽东与吴旭君有关生与死的那次对话,足可见出吴旭君在毛泽东心中,是可以平等地,甚至街坊一样地讨论问题的。罗荣桓元帅去世后,一连几天,毛泽东都沉浸在一种痛苦中,一夜无眠后,写下一首七律。
当吴旭君念到“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时,吴旭君问毛泽东:“是谁能使阁下这般敬佩?”毛泽东听了,连忙接过诗稿,署上了个副题《吊罗荣桓同志》——在毛泽东非常痛苦地怀念战友的时候,吴旭君用的是“阁下”一类的词,可见她与毛泽东之间的对话,是完全平等的,也是可以带调侃性的。
有关这一场对话,我们看看吴旭君女士的其它用语,就可以知道其说话的真诚了。
当毛泽东一直在讨论着“死亡”这样的概念时,吴旭君说:“咱们能不能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呀?”、“讲什么呀?”、“不能,万万不能。平时我一切听你的,这件事不能听,我也不干!”。当毛泽东说到,今后死了一定要帮助实现火葬,“不这样不行啊,因为是签了合同的。”吴旭君说:“你还订了什么协议?你跟谁订的呀?!”从这些片言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种对话才是真实的,是没有“人”“神”距离的。
此后,吴旭君一直在毛泽东的身边,精心地护理着老人家。吴旭君有时候与毛泽东开开玩笑,调侃一下,毛泽东总能听出这个护士长的幽默,并报之以幽默。
70年代初,毛泽东住在湖南九所3号楼。那一天,毛泽东散步,陪着的有张玉凤、吴旭君、汪东兴、高文礼等人。大家一路上是有说有笑的,不觉来到了后山上的桔园,桔子林里有麻雀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吴旭君也想借毛泽东1958年提出过消灭“四害”,来给毛泽东开开玩笑。
吴旭君便对毛泽东曾说:“主席,你看,麻雀在欢迎你哩!”毛泽东一听,知道又是护士长在逗乐了,便回道:“我看是欢迎你哩!我最初提出除‘四害’,就包括了它,它怎么会欢迎我呢?”吴旭君只有猛笑,大伙儿也为这一对话而哄笑。
1966年6月,毛泽东住在滴水洞的那次游泳,吴旭君作为保健医生,陪在岸边。本来毛泽东是一脸严肃的,但因为有了游泳的机会,毛泽东一扫往日的庄严肃穆,兴致勃勃。话题就多了起来。也不知道谁提到了工资问题,毛泽东也接着话题往下说。说着说着,毛泽东问吴旭君:“你每月工资多少啊?”吴旭君回话:“90元。”“你爱人呢?”吴旭君的爱人徐涛也是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吴旭君说:“120元。”
毛泽东算了下正好210元嘛,便开玩笑地说:“你工资不低哟!给你减工资好不好?”
吴旭君答道:“嘿,比我工资高的多了去了,要减,一块儿减。”
毛泽东当时的工资是480多元。便笑着说:“好厉害,将军将到我的头上了。好,一块儿减。”
毛泽东大笑,吴旭君亦大笑。能以这种大气的幽默与毛泽东说话的人,在毛泽东时代,在毛的周围,除了吴旭君,没有第二人。
吴旭君像教导学生似的告诉毛泽东:“主席,要记住,不能写您收,要写我收。”伟大领袖在年轻的护士长面前,乖乖地点着头。
1957年,毛泽东要求吴旭君不要只限于搞医疗护理工作,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看参考消息,并要她学着搞些国际问题,兼做部分国际问题秘书的工作。从那时候起,吴旭君便有意识地多注意参考消息中的一些事,和毛泽东见面时有时也谈谈。
后来一直延续到了六十年代初,自从毛泽东让他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同志深入到基层去搞社会调查之时起,毛泽东就要求吴旭君学着搞些国际问题,兼做部分国际问题秘书的工作。同时毛泽东还专门给吴旭君订了一份中文版的《参考资料》,而后又增订了一份英文版的《News》供吴旭君阅读,要求吴旭君每天必须去向他汇报。
在毛泽东接见外宾时,毛泽东有时认为需要,专门批准吴旭君可以留在现场聆听他和外宾的会谈内容;有时毛泽东还给吴旭君看一些外交部和中联部的有关文件;让吴旭君看的《参考》是专供中央首长看的《参考资料》,内容比《参考消息》多,有上午版,下午版各一本,还有一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吴旭君便开始每天把《参考资料》当成教科书一样认真阅读,然后,每天找到适当的时间去向毛泽东汇报。
在交谈中,吴旭君发现毛泽东对国际上每个国家以及每个地区的问题了如指掌,非常熟悉,来胧去脉讲得头头是道。吴旭君有些不解地问毛泽东:“主席,外交方面的事已经分工有人管了,你还这么操心干吗?”
毛泽东说:“我一直没有放松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当个主席那能只顾国内不顾国外,要兼顾。以后,我要多抓抓国际外交上的大事,否则,时间就来不及了。你以后在这些方面也要多看些东西和我多交谈,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
正因为如此,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吴旭君在毛泽东的言传身教之下,已经多少学会了一点从《参考资料》中看出点国际上的重要问题、微妙问题、苗头问题,并且知道在哪一个时期、毛泽东关注哪些问题。
“尼克松访华,也受到国内反对派,特别是反共派的强大压力。同时,有的外电评论,说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到北京来的。”毛泽东听了吴旭君对他说的这条消息笑了笑说:“我来给尼克松解解围。”
吴旭君当时也还没弄清他会用什么妙法解围。她在静静地等待观察。
毛泽东对尼克松作了两点出人意料的决定。第一,在毛泽东见尼克松的时间上,外交部一直没作具体安排,看来有可能不好肯定毛泽东何时接见。就在总统座机将在北京机场着陆时,毛泽东对吴旭君说:“你给周总理打个电话,告诉他,请总统从机场直接到游泳池,我立刻见他。
”外国首脑一到达北京机场时就立即受到接见,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外交礼遇上还是较少见的。毛泽东想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对尼克松的诚意和对他的重视。
第二,在会谈的时间上,原来只订15分钟,可毛泽东和尼克松却聊了65分钟。毛泽东是想给美国的反对派看看,中国人办事是有理有情的。这两个时间问题,不仅仅是“时间”,而是体现外交上的微妙与策略。
接见尼克松的事过去以后,毛泽东曾高兴地对吴旭君说:“中美建交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的确,那一阵子,中国一下子就成为世界注视的中心。中国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等。这一时期发生的事都是在他的长久以来的预想计划中逐步实现的。
遗憾的是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未了却完成他毕生的宿愿,便已乘风归去!他没能亲眼见到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