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知青邢燕子董加耕 从“知青”董家庚到“楷模”董加耕

2018-03-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那时家徒四壁,烧草没一根,米没一粒,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董加耕说,"天不亮,严冬寒气逼人,我到生产队已刨完的茨菰田里,刨返青的青茨菰回家糊口.我约邻大队的人划小木船到30里外的学富公社收茨菰嘴子给生产队当秧子.我们两人都没带吃的,沿途饿了喝喝水,一路唱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给自己鼓劲--(希望)弄几斤茨菰嘴子回来长成茨菰,分给社员防荒."其实,董加耕是有出路的.因为公社领导曾为照顾他,主动安排其到公社当文书或到邮电局工作,当时铺盖行李都已被带到公社了,却被董婉言谢

"那时家徒四壁,烧草没一根,米没一粒,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董加耕说,"天不亮,严冬寒气逼人,我到生产队已刨完的茨菰田里,刨返青的青茨菰回家糊口。我约邻大队的人划小木船到30里外的学富公社收茨菰嘴子给生产队当秧子。我们两人都没带吃的,沿途饿了喝喝水,一路唱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给自己鼓劲……(希望)弄几斤茨菰嘴子回来长成茨菰,分给社员防荒。"

其实,董加耕是有出路的。因为公社领导曾为照顾他,主动安排其到公社当文书或到邮电局工作,当时铺盖行李都已被带到公社了,却被董婉言谢绝了,"我立志务农,怎能在困难面前当逃兵呢?我不能只顾个人丢下挨饿的乡亲们不管。坚持就是胜利,相信党的政策一定能在农村落实。"董加耕说。

几乎是一时间,董加耕的事迹变成了新闻、歌曲、连环画、话剧宣传的重点。坊间甚至流传这么句顺口溜:"咯噔噔、咯噔噔,骑马到盐城,盐城有个董加耕……"而他的个人志愿,也变成那一代人的选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高唱着"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的歌曲,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时代洪流中去。

1964年初,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发出了学习宣传董加耕的决定,随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文章和社论,充分肯定董加耕的举动。

5月14日,董的老伴郝红銮翻出今年3月20日由收藏家刘保全赠送的1964年3月20日的《人民日报》原件,这是在上海举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学习董加耕下乡50周年影像展览中的展品之一。

这篇题为《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的社论在文中以董加耕为例评论说,"如果说,知识青年务农就是‘可惜’,就是‘没有出息’,那么,今后教育事业越发展,读书的越多,但都不去从事农业劳动,不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到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农业就会没有人去接班,去耕耘,去经营了。吃的、穿的都没有人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吗?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学而优则仕’的剥削阶级思想、旧的传统观念的反映。"

被特许为毛主席守灵7天7夜

董加耕曾是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如果说有谁影响他的一生,那就是毛泽东主席。

1964年12月26日,董加耕和邢燕子受到毛主席邀请,参加他的生日晚会。整个宴会一共三桌,董坐在品字形的最前一桌。坐在他左边的是大庆铁人王进喜,坐在邢燕子右边的是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另外,他们这桌上还有钱学森、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公安部长罗瑞卿等。其他两桌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毛主席先问我,读了几年书?我说:‘12年,高中毕业。’主席说:‘好!’"董说,随后,毛主席和他从读书看报纸谈到盐城的"二乔","主席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说:‘江苏盐城人。’他又问:‘你知道二乔吗?’主席说的湖南话,起先我没听懂,只是看着他,心想是不是指我们家乡是水乡,桥很多?"

"主席接着说,他们都会写文章。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主席的意思,我高兴地回答说:‘他们是胡乔木、乔冠华!’主席也高兴地笑起来,原来胡乔木和乔冠华都是盐城同乡,又是清华校友,两人名字都叫乔木,为区别起见,主席亲切地让他俩改名,一个叫胡乔木,一个叫乔冠华,皆大欢喜。"

"文革"十年,董加耕几起几落,数次遭到冲击和审查。罗列的罪名有"刘少奇的黑标兵"、"走资派"、"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现行反革命"等。但他依然很乐观地说:"既没死掉,也没残,更没伤,就是共产党培养的。这好比人造卫星环绕地球一周一样,没问题!"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董加耕,问他:"整过你的人,现在和你在一起工作,心里感觉别不别扭?"董加耕平淡地回答说:"不能以错对错。"周恩来听了,禁不住夸奖说:"这样好,不愧是小董!"

后来,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董加耕成为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从此,一度从政治舞台上消失的董加耕又时来运转。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成员,被特许在毛主席遗体身边守灵7天7夜。

人物现状

老两口相濡以沫

长年资助贫困学子

董加耕的感情世界始终如一。当年董加耕找对象的标准是倾向于能吃苦、会干活的农村青年,但要有文化。他的老伴郝红銮当时是邻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民兵教导员。在董加耕多次受审查期间,郝红銮和他的感情也未丝毫动摇。

郝红銮回忆说,当年她怀孕待产时,董加耕在狱中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粮票托人带给她增加营养。而郝红銮也不时去探望董加耕。现在,他们生活在市区纯化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家中摆设有些陈旧。但两位老人生活得很安逸,郝红銮说:"他只想和老伴一起过平静的日子,因为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这辈子嫁给老董,我不后悔。"

如今,董加耕夫妇尽管上了年纪,但仍不忘服务社会。从三年前起,他们对盐都区4名孤儿、3名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予每年不少于1000元的资助。另外,定期给孩子们购置学习和生活用品,努力帮助他们从小学读到大学。郝红銮说,他们这么做不图回报,只是希望能教育孩子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来成才能对社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