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周志高简介 2015当代书法家排名和古代书法家排名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沈鹏.周慧珺.张飙.田英章.王孟友.王学仲.欧阳中石.张海.段成桂.李铎.当代书法家排名之中国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书法家:吴震启.王孟友.张飙.徐可大.田英章.赵长青.周慧珺.邹德忠.郭永琰.冯家春.当代书法家排名前100位(此处不分先后):赵长青.王孟友.张飙.田英章.吴震启.徐可大.张旭光.王冬龄.刘一闻.徐本一.曹宝麟.刘云泉.颜家龙.张良勋.熊伯齐.沃兴华.张业法.金伯兴.陈奋武.刘文华.刘洪彪.刘新德.李刚田.刘正成.管峻.徐利明.吴东民.聂成文.胡抗美.黄惇.祝遂之.陈洪武.朱关田.韩

沈鹏、周慧珺、张飙、田英章、王孟友、王学仲、欧阳中石、张海、段成桂、李铎。

当代书法家排名之中国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书法家:

吴震启、王孟友、张飙、徐可大、田英章、赵长青、周慧珺、邹德忠、郭永琰、冯家春。

当代书法家排名前100位(此处不分先后):

赵长青、王孟友、张飙、田英章、吴震启、徐可大、张旭光、王冬龄、刘一闻、徐本一、曹宝麟、刘云泉、颜家龙、张良勋、熊伯齐、沃兴华、张业法、金伯兴、陈奋武、刘文华、刘洪彪、刘新德、李刚田、刘正成、管峻、徐利明、吴东民、聂成文、胡抗美、黄惇、祝遂之、陈洪武、朱关田、韩天衡、曾来德、林岫、段成桂、卢中南、田英章、丛文俊、周志高、张改琴、邱振中、吴善璋、陈洪武、张建会、顾亚龙、王丹、龙开胜、包俊宜、王澄、徐海、曾翔、刘彦湖、于明诠、燕守谷、张景岳、宋华平、陈新亚、华人德、张明明、唐云来、何奇耶徒、何满宗、苏士澍、王家新、申万胜、陈永正、钟明善、旭宇、佟韦、权希军、赵雁君、白砥、刘子善、王友谊、毛国典、钟鸣天、戴明贤、章祖安、郭子绪、刘恒、康庄、林剑丹、童衍方、金鉴才、张森、章炳文、董文、王宝贵、张继、王学岭、伦杰贤、梅墨生、胡秋萍、陈海良、陈忠康、陈大中、尹海龙、肖文飞。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包括:

董其昌、何绍基、柳公权、米芾、欧阳询、王铎、王羲之、文徵明、颜真卿、赵孟頫这些最为知名的书法家,他们对书法影响深远。

NO1. 董其昌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

NO2. 何绍基

何绍基,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凌汉子。(1799—1973)清,子贞、东洲居士、蝯叟、猨叟。印林跋语谓其执笔用悬肘若开强弓劲弩,取李广猨臂弯弓之义。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进士,官编修。工经术词章,尤精说文考订之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

书法具体颜真卿,上溯周、秦、两汉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草书尤为一代之冠,先后为人书楹帖以数千计,句无雷同。晚年以篆、隶法写兰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偶作山水,不屑摹仿形似,随意挥毫,取境荒寒,得石涛晚年神髓。画必长题,题多佳句,惟不轻作、兴至为之,辄自毁去,故流传者少。同治初寓上海,后卒于吴县,年七十五。有说文段注驳正、诗文集。

NO3.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

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NO4. 米芾

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后徙居湖北襄阳,晚居江苏镇江,建海岳庵。宣和时擢为书画学博士。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NO5.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书法家,字信本,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相貌虽很丑陋,但聪悟绝伦,读书能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时之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NO6. 王铎

王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明清大书法家。王铎明天启2年中进士,官至明礼部尚书.1592年生,1652年逝世,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明天启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入清,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安。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梁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近世对日本国书风有极大影响。

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绫本,楷书、草书。凡32行,其中楷书13行,草书19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1厘米,横165.

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王铎于明崇祯元年在赙嵘山北麓,建林苑别墅拟山园。拟山园集林苑建筑之巧,亭台楼榭,曲径回廊,奇花异草,布置精巧,匠心独具。园内种植有王铎喜爱的竹子、梧桐、梅花、藤萝等。他还亲自为各处景观命名。拟山园名冠当时,驰誉中州,盛名盛久不衰。

据史料记载,大书法家、画家、诗人王铎,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痴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15 92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双槐里(现在的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王铎14岁开始读书,16岁入庠,30岁中举,天启二年31岁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推荐,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崇祯十一年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官等职。

弘光朝廷建立,入阁为次辅,次年(1645年)入清。清顺治三年,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

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同年晋少保。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王铎故居自修建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神笔王铎故居个性独特。整个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园两大部分组成,故居体现一个“神”字,再芝园突出一个“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笔王铎”、“独尊羲献”等为主线,以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诗画分展数室。王铎诗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

其书法诸体皆能,而草书成就最高。其草书风格集二王、掺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时还吸收黄庭坚、米芾之优点,自树一帜,将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中国书坛400余年。王铎草书大气磅礴,多姿多彩。

笔法极其丰富,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结构紧密,连绵飞动,姿态欹侧,奇险生姿。王铎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王铎章法之奇,奇在对作品空间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王铎的书法,对行笔的轻重,书写的疾徐,线条的曲直,点画的断连,排列的参差,字组的错落,行间的疏蜜,无一不细心着意。完美地体现了高古与雄强的审美特征,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王铎的书法被古今中外称为“神笔”。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

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NO8.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生,1559年逝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初名璧,以学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多才艺,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名声日益显赫,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人称“吴中四才子”。

书法初师李应桢,后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大成者。楷、行、草、隶诸体皆佳,尤精小楷,人称有“二王”风骨。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涪翁尤佳,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洞”。

擅画山水、花卉、人物。学生甚多,形成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全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绝壑鸣琴图》轴,现藏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院。

《真赏图》卷,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二湘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其子彭、嘉,侄名伯仁,皆能世其家学,有名于时。《赤壁赋》,文徵明书于嘉请三十五年(1556),纸本墨迹,行书。纵34厘米,横530.7厘米。

此卷书法,作者驾驭自如,气势流贯。此行书卷大概是文徵明用软毫书就,行笔过程中的提按导送准确。一些横画汲取了黄庭坚的笔法,略有变化,可见,这幅行书的用笔遒劲,摹写黄山谷而又自出机杼,笔意纵逸,在温润中含有苍劲,在整饬中时出老辣,显示出练达的艺术技巧和情趣,使人感到文徵明此时已进入人书俱老的辉煌的艺术境界之中。

NO9.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他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NO10.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元代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其曾祖、祖父、父皆仁宋,位居高官。赵孟頫年幼聪敏,14岁时,因其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

宋灭亡后,在家中致力学问。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巨夫奉诏到江南访贤,赵孟頫被引见元世祖忽必烈,受到重用。翌年即授兵部郎中,后迁集贤直学士,元世祖曾多次向共问政。延祐时(1314-1320年),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托病返故里。赵孟頫出仁元朝,为当时一些赵宋遗民所轻,内心常感内疚和迷茫。死后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頫博学多才,擅诗文,精音乐,书画绝伦。其行书和小楷圆转遒丽,有“赵体”之称。所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十分精致。著有《松雪斋文集》10卷,《尚书注》、《琴原》及《乐原》各1篇。

赵孟頫曾于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1292-1294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官事清简,重视兴办学校,器重有识之士。但因不承顺上司韦喇哈孙之意而屡遭刁难。赵孟頫喜爱济南山川风物之秀美,写诗寄怀,泼墨演染,以表达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以华山为背景创作的山水画《鹊华秋色图》成为国家珍宝。其诗作《趵突泉》:“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汇,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影响颇大,后人唱和者甚众。其中“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一句,由济南当代书法家金棻书写成对联,镌刻在今趵突泉边的泺源堂门前楹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