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实学 清代著名学者翁方纲在北京的十余次迁居及其学术生涯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清代顺天府(今北京)大兴县人。他是乾嘉时期少有的饱学之士,著有《十三经附记》、《苏斋笔记》、《两汉金石记》、《经义考补正》和《四库全书纂修提要稿》等,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诗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一生任职大多为文教之职,曾任江西、湖北、江南、顺天等地乡试之正副考官,以及会试同考官、殿试读卷官等。
还曾任广东、江西、山东学政,掌一省之文风,办理岁、科二试。另外,翁方纲还曾供职于乾隆年间最重要、影响也最大的四库全书纂修馆,前后十余年间,或校读群籍,或考究学术。所到之处,奖掖后进,培育人才。在几十年的宦游生涯中,结交了众多学人才子,门生若桃李。
翁方纲作为乾嘉时期北京籍的著名学者,其家境贫寒,在北京曾十余次迁居(大多位于今天的西城区),留下了许多学术佳话。
雍正十一年(1733 年) 八月十六日,翁方纲出生于北京正阳门外罗家井所租住的房屋内。乾隆五年(1740 年)夏,因罗家井屋不可居,迁居于正阳门西大马神庙(今培英胡同)。
冬,又迁小马神庙内之小巷(今培智胡同), 居室益窄。乾隆六年(1741 年),又迁居正阳门外般若寺胡同(今九湾胡同)陈氏之屋。此处坐南朝北的三间小屋,是翁方纲读书学习的地方。 翁氏家境并不好,一生未能取得功名的父亲非常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方纲8 岁起,便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读"四书五经",练习写作八股时文。在传统社会中,对于科举应试士子而言,不仅要作好八股时文,而且还要写一手好字,尤其是工整、端庄的楷书是取得科举功名不可忽视的敲门砖。
因此,年幼的翁方纲在长辈的引导下,开始临摹法帖。在这方面,对他影响较大的是其外祖父。据翁方纲晚年回忆,乾隆四年(1739年),年仅7 岁的他便在外祖父的案几上见到了唐代欧阳询的《虞恭公碑》宋拓本,而欧阳询的楷书在后来翁方纲的书法评价中一直占据着最高的位置。
当时,其外祖父张嗣琮负责管理城东育婴堂事务,平时爱搜集法书名帖,有书室一间,书二橱,法帖一架。
翁方纲每次随母亲归宁时,便入此室翻阅书帖。外祖父指架上法帖说:"汝爱之乎?"翁方纲回答说:"甚喜之。"外祖说:"俟汝母归时,吾检以与汝。
"乾隆六年冬,有一天母亲从外祖父家归来,给他带来了唐颜真卿、柳公权法帖各一册,"即买油纸,就窗下影摹之"①。翁方纲晚年在所作《二老话旧图》诗中也回忆说:"罗家井篱舍,锣鼓巷书斋。
我辈未生始,先人早盍侪。名场齐誉久,把卷外家怀。旧本官刊帖,何殊撰杖偕。"他又在诗中自注说:"方纲幼时,先君每说:'你姨父杨公有旧拓淳化阁帖,暇时当携汝往看。'"②从翁方纲早年手稿来看,其小楷字体工整严谨,这与其年幼时外祖父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乾隆七年(1742 年),翁氏一家迁居给孤寺西夹道(今西珠市口一带)。据《京师坊巷志稿》,西珠市口大街迤西为西柳树井,北有万善给孤寺,东偏为关帝祠。
北小胡同曰给孤寺夹道。③这一年,年仅10 岁的翁方纲开始参加童子试,取得童生身份。八年(1743 年)初,为便于给祖母养病,又迁居玉皇庙西夹道。当年祖母病逝后又迁居宣北坊之香炉营下二条胡同。
十二年(1747 年),参加通州科试。 乾隆十三年(1748 年)三月,父亲翁大德去世,家中更加窘迫,"时家中惟半张破桌,其一半安放油、醋、罐等,只其少半温习诸经,每一连三数日不曾见灶中有炊火"④。
家中已经没有其他的生活依靠,母亲便带着翁方纲寄食于外祖父所管理的育婴堂官房中。在艰苦的日子里,翁方纲读书更加勤奋。晚年,他还时常回忆起在育婴堂读书的情形:"育婴堂后读书堂,屋宇虽移地未忘。
柴李遗祠仍待葺,孙冯旧迹未全荒。百年故事须增复,卅载前来已感伤。陈六谦碑手摩处,矮窗记影十三行。"⑤ 乾隆十四年(1749 年),外祖父张嗣琮不再管理育婴堂,于是又随外祖父迁居于崇文门外关王庙街的东口内。
次年夏,外祖父卒。翁方纲与母亲租赁"巷西小屋二间以居"⑥,生活更加没有依靠。 乾隆十六年(1751 年)春,翁方纲参加会试,名落孙山。
生活困窘的翁方纲一家又于当年夏天迁居正阳门外李纱帽胡同(原来分为大李纱帽、小李纱帽两条胡同,现在已改为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七月,又迁居笤帚胡同。
此处有房屋二间,便以其中的一间招蒙童授读,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读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办私塾增加一些收入,补给家用。起初只有二个童生来受业,到了次年春夏间,已有十余人来学,"粗给朝夕之费"⑦。
十七年(1752年),翁方纲参加当年因皇太后六旬大寿的恩赐会试,考中第117 名,殿试中列第二甲二十三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时年20岁。 乾隆十八年(1753 年),迁居宣武门外包头张胡同。
二十三年(1758 年),又迁居横街东边路南。二十五年(1760 年),迁居宣武门西轿子胡同(今广安门里教子胡同)。二十九年(1764 年)七月十二日,翁方纲奉命提督广东学政,至三十六年(1771 年)结束,前后8 年。
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二十九日,翁方纲从广东回到北京,暂寓孙公园前街。五月,寓于孙公园寓舍之"青堂书屋"。九月,移居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置所刻苏轼题"英德南山"、米芾题"药洲"二石于斋壁,匾曰"苏米斋"。
次年秋末冬初,又移居烂面胡同(今烂缦胡同)。有诗记之:"每搬乞椀里偷毡,惯是新霜欲曙天。居定后成官定后,十秋前溯年秋前。矮窗土锉温暾入,旧架荆扉冷蔓缠。
下学工夫贫士味,要分灯火到青编。"又,"半幅寒林借郁然,绳床北际灶西偏。巢莺漫报东桥讯,判乙曾来长史颠。四壁磐悬双石在,比邻茶话一瓻缘。街坊烂面名元好,不敢随人作懒眠。"⑧"懒眠"的确未能成真,不久翁方纲便被召入四库全书馆,开始了前后近20 年以书为友的四库编纂工作。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二月,朝廷正式设立四库全书馆。三月,经总裁刘统勋推荐,翁方纲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三月十八日,翁方纲入翰林院(大致位于今天国家博物馆以东的公安部院内)校办图书。
翁方纲(1733-1818)
自癸巳春入院修书,时于翰林院署开四库全书馆,以内府所藏书发出到院及各省所进民间藏书。又院中旧储《永乐大典》,日有摘抄成卷、汇编成部之书,合三处书籍分员校勘。每日清晨入院,院设大橱,供给桌饭,午后归寓。
以是日所校阅某书,应考某处,在宝善亭与同修程鱼门晋芳、姚姬川鼐、任幼植大椿诸人对案,详举所知,各开应考证之书目。是午,携至琉璃厂书肆访查之。是时,江浙书贾亦皆踊跃,遍征善本足资考订者,悉聚于五柳居、文粹堂诸坊舍。
每日检有应用者,辄载满车以归家中,请陆镇堂司其事。凡有足资考订者,价不甚昂,即留买之;力不能留者,或急写其需查数条,或暂借留数日,或又雇人抄写,以是日有所得。
校勘之次,考订金石,架收拓本,亦日渐增。自朱竹君筠、钱辛楣大昕、张瘦同埙、陈竹广以纲、孔撝约广森,又继以桂未谷馥、黄秋庵易、赵晋斋魏、陈无轩焯、丁小疋杰、沈匏尊心醇辈,时相过从讨论,如此者,前后约将十年。
⑨ 据翁氏所言,他每天清晨进入翰林院校书,所校办书籍既有从各省征集来的图书,也有内府发来的藏书和从《永乐大典》中陆续辑录出的遗书。翰林院中设有食堂,供应午饭。
每天上午校书,午饭后即归寓。纂修官校书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每天都进行交流。翁方纲经常与纂修官程晋芳、姚鼐、任大椿等人聚集在宝善亭,就所校阅书籍、书中应查证考辨的地方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不能当场解决的,还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为此他们各自开列书目,进行分工后分头查找,以待次日再进行交流讨论。一般来说,翁方纲上午校书,中午饭后便直接到琉璃厂各书铺进行寻访。当时在琉璃厂经营书铺的商贾们为了满足四库纂修官经常查访书籍的需求,也四处征集善本,比较著名的书铺有五柳居、文粹堂等。
而翁方纲到这些书铺找到需要的书籍后,先是全部借回家中翻阅。凡是有助考证而且价格不高的书,便买下来;如果价格太贵,就借留几天,将需要的内容抄录下来,如果要抄录的内容较多,就雇人抄写。
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翁方纲结束在文渊阁校理《四库全书》的任务后,于当年九月四日奉命提督江西学政。
五十四年(1789 年)十月一日,翁方纲回京复命,移居保安寺街。这是翁方纲在北京的最后一次迁居。 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 九月至五十八年(1793 年)六月,他又奉命提督山东学政。
61 岁的翁方纲结束山东学政任职后,回京供职,依旧居住于保安寺宅中。此后虽然也曾担任过会试阅卷官、补授鸿胪寺卿、奉命稽查右翼宗学等,但这些任职多属闲差,故大部分时间里赋闲在家,以读书为务。
嘉庆九年(1804 年),72 岁的翁方纲正式以原品休致回籍,结束了自己的仕宦生涯。翁方纲在晚年20 余年的时间里,其主要精力是整理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十三经附记"和《苏斋笔记》,而这些重要著述大都完成于保安寺宅中。
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正月二十七日丑时,翁方纲卒于保安寺街家中,终年86 岁。据翁同龢称,翁氏祖茔在左安门外北十八里店。⑩ 翁方纲去世时,他的六个儿子翁树端、翁树培、翁树昆等都已在数年前先后早卒,家中只有妇女和几个还未成年的孙子孙女,真可谓"茕茕弱孙,举目无亲"[11]。
家务也是一片混乱,家中虽然是翁方纲晚年扶正的夫人主事,但外部事务都是由原来的佣人刘安管理,而刘安此人又不可靠。
更重要的是,翁方纲身后留下了大量未及整理的手稿以及数十年间积累的金石碑拓,而当翁方纲一去世,便有琉璃厂商户勾串这位刘安将这些收藏零售。
为了能让翁方纲身后有继,并妥善保管大量的手稿,门人蒋攸铦与翁方纲的一位女婿戈翰林进行商议。鉴于翁氏家中皆老弱,无人能主事,由在京的门人吴慈鹤、汪守和、姚文田等人料理丧事,并辞退刘安,厘清家务。
关于翁方纲的手稿,蒋氏建议分为两份,一部分由戈氏保存,一部分交由翁方纲的四儿媳保管。 门人蒋攸铦为了妥善处置翁方纲后事,可谓尽心尽力。但后来的状况并未如其所愿,翁氏子孙几乎没有成器者,而且荡尽家产,令人叹息。
晚清著名学者叶昌炽说:"(翁氏)幼孙名颖达,甚不肖,覃溪遗业为其夫妇荡尽。其妇今尚存,年几八旬,孤老无依,再同曾请之常熟翁尚书与同人醵资助之,每月京钱百余千文,犹不足给挥霍也。
闻今尚嗜鸦片,无事则觅人为叶子戏。覃溪先生一女孙为其所鬻,幸知其事者为赎归之。"[12]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七"翁覃溪后人"也说:"翁覃溪先生家中落,只余一老曾孙妇,君赐恤甚至。
"[13]据叶昌炽、邓之诚所言,晚清政坛名流翁同龢、黄国瑾等人都曾经援助过翁方纲的遗孤。 家道衰落,子孙无继,固然可叹,然而正如清王朝的命运一样,一切都是明日黄花。
幸运的是,翁方纲的大量手稿基本被保存了下来。当日蒋攸铦在与翁氏女婿戈氏商议时,曾计划将翁方纲的手稿分为两部分保管,但此计划并未如愿。后来,翁氏门人孙烺因出千金办理丧事,因此获得所藏手稿四十钜册,后来又先后为魏锡曾、缪荃孙所有。
民国以后,翁方纲手稿又再次散出,如今其手稿已散见于海内外,其间虽有湮灭,但大多保存完好。 ①翁方纲撰、英和校订:《翁氏家事略记》,见陈祖武选编《乾嘉名儒年谱》第8 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年,第28 页。
②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六十四《二老话旧图》,《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45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276 页。
③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193 页。
④《致亲家》,引自沈津辑:《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587 页。 ⑤《复初斋诗集》卷六十四《是日城东访旧游,复得二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455 册,第277 页。
⑥《翁氏家事略记》,《乾嘉名儒年谱》第8 册,第35-36 页。
⑦《翁氏家事略记》,《乾嘉名儒年谱》第8 册,第38 页。 ⑧《复初斋诗集》卷十一《移居烂面胡同》二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454 册,第451 页。
⑨《翁氏家事略记》,《乾嘉名儒年谱》第8 册,第72-74 页。 ⑩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2 册,中华书局,1989 年,第810 页。
[11]《叶志诜致韩国友人金正喜札》,引自《翁方纲年谱》,第490 页。 [12]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卷五,引自《翁方纲年谱》,第491 - 493 页。
[13]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七"翁覃溪后人",北京出版社,1996 年。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