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明影视作品 共和国著名电影演员李秀明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秀明(1954.12.9-),祖籍河北省大城.原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980年代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

李秀明(1954.12.9-),祖籍河北省大城。原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980年代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与刘晓庆、张金玲并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三朵金花”。1990年代初退出影坛下海经商,并取得成功,现举家旅居加拿大。

1954年12月9日(甲午年冬月十五日),李秀明出生在天津,在当地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她从小就爱唱歌,爱得走火入魔。当时所有的歌和样板戏她都会唱,可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她只能在马路边儿上踮起脚尖用羡慕的眼光看“红小兵宣传队”演出。当然,再大点儿,报考部队文工团也被拒之门外。直到1972年考进天津话剧团(今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才走上了艺术之路,1973年结业后留剧院任演员。

在半年以后的一次新学员专场演出中,李秀明充当报幕员。她的身姿,音容和气度引起了观众席上一个人的特殊注意,那预示了刚刚走上舞台的她,将立即转入银幕。这个人就是北影的老演员陈强,他是专门到天津话剧团来物色演员的。陈强凭着他艺术家的眼光,断定李秀明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和很大的艺术潜力,于是刚刚踏上舞台的她得到机会转向银幕。

如果说李秀明进入电影厂是巧遇机缘,一帆风顺,那么在进入电影艺术实践后却不那么顺利了。1973年,厂里原想让她饰演《海霞》中的一个角色,试镜头后,觉得不适合,便被撤换下来。然而李秀明有她自己的追求,后来事实也证明她具有足够的表演能力。

1975年,李秀明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春苗》,影片描写了赤脚医生田春苗的成长故事。剧中,春苗由一个妇女队长奋斗成为一个掌握农村医疗大权的赤脚医生。在该片中,她饰演的田春苗,是一个清澈、明媚、朴实、秀丽的姑娘。

让人们看到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她那种纯真眼神和清澈笑容让人宁静,而坚忍内秀的气质总牵动著人心。其主题曲《春苗出土迎朝阳》因旋律优美而广泛流传,“春苖出土吆迎朝阳,赤脚医生吆心向党-----”风靡一时,至今很多人都会唱。

1976年《人民电影》杂志创刊,封面选用的是《春苗》中的剧照,说明电影《春苗》的艺术感染力在文革电影中堪称榜首。由于该刊发行量很少,当时很多人买不到,十分惋惜。现在的存世量也很少,已经是收藏界追宠的藏品。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春苗》因剧情影射邓小平而在“文革”后的1978年遭到禁映。

1975年,李秀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活泼可爱的林岚。 1976年,李秀明参加影片《西沙儿女》拍摄。由北影厂导演水华执导,演员汇集当时最火的李秀明、张连文、朱时茂。该片在海南岛拍摄一大半时,正赶上旗手江青倒台,摄制组接到通知,该片必须经过重新审查,才能继续拍片,摄制组只得奉命解散,后来《西沙儿女》再也没能重组拍摄。

据说水华导演到死都对这部电影寄于厚望,因为,海南岛的风光太美了,大场面的海战也拍完了,只剩下一些过场的内景戏。

试想如果《西沙儿女》拍摄完成,必将成为共和国电影的一部力作。 1978年在饰演《巨澜》中的花鼓女凤妮时,李秀明曾亲自到花鼓发端的地方安徽省凤阳县去体验生活,体会到小小花鼓系着花鼓女凤妮的悲惨命运,象征着淮河两岸人民深重的苦难,使她终于塑造出凤妮这一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1978年,李秀明在影片《大河奔流》(上下集)中,她饰演了女区长宋敏。这个人物是影片主人公李麦政治的引路人,而李麦是由老演员张瑞芳同志饰演的,这自然就对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她的戏并不多,这更增加了饰演的难度。

那时的李秀明生活阅历和艺术经验毕竟有限。但是她的饰演,不仅外部形象和动作具有一个新四军女干部的风度,对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也体现得比较深刻,表现出人物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个人的生活憧憬,不给人程式化、概念化的印象。

1979年,李秀明在谢晋导演的《甜蜜的事业》中,扮演热情奔放、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年轻姑娘“唐招弟”,其清新活泼的形象,一扫“文革”时期给观众带来的模式。而且这是新中国电影首次涉及了家庭伦理的一部影片。影片以浓厚的生活气息、风趣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李秀明饰演的唐招弟喜欢扎两条羊角辫,穿一件红衣裳,表演朴素自然,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可谓一夜观众尽看她。而伴随那首著名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于淑珍演唱),电影中出现田五宝跑着追唐招弟的慢镜头。

这个慢镜头表现出当时少有的浪漫,一度成为经典。 1980年,在《今夜星光灿烂》中扮演杨玉香。李秀明的表演十分准确,既没有不足之感,也没有过火之嫌。她总是在不同的情境中,沿着人物性格发展的自然线索,时而表现忧郁和沉默,时而表现疑惑和不安,时而表现醒悟和感情的爆发,牢牢地牵引着观众的思想情绪;使观众时而对人物表示怜悯和同情,时而表示关心和祈望,时而又为之欢欣和庆幸,这都是她朴实、自然、真挚、深沉的表演结果。

她十分动人地表现了人物从绝望到得救,从忧患到新生的性格发展过程,洋溢着革命的人情味,展示出革命者的心灵美。这是她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的明显标志。

1981年,李秀明在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四姑娘许秀云,这是一个遭受欺凌、饱尝精神痛苦的女性,但仍对生活、爱情满怀希望。她以真挚凝练的表演讲述四姑娘性格温良软弱却遭遇凄苦不幸,同时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是李秀明的表演功力进入新境界的里程碑,她再次受到专家和观众们好评,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1982年,李秀明主演故事片《孔雀公主》取得轰动性成功,人们用追星族的能量热情喜爱着她。

一提到李秀明,大家就联想起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这个来自奇幻玄妙神话国度的仙子,走路象舞蹈一样轻盈飘逸,贤淑、识大体,用神奇力量帮助爱人造福百姓。李秀明和孔雀公主合而为一了。

李秀明的电影代表作品还有《秋瑾》(1983);《你的微笑》、《小铃铛(续集)》、《山林中头一个女人》(1986);《红楼梦》(系列片1988-1989);《燃烧的雪花》(1993)等。此外,李秀明还参与了几部电影的制作,如:1993年《刺客新传之杀人者唐斩》的灯光(照明);1994年《叱咤香洲叶剑英》的服装指导;《大话英雄》的服装指导等。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电影厂家屈指可数,只有以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少数电影制片厂,拍摄出了那个时代令万众瞩目的一大批电影,也诞生了一大批那个时代流光溢彩的电影演员,北影的李秀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秀明独特之处在于,她的表演真挚,言行朴实,那双深邃传神的眼睛即使不演戏时也带着三分神采。论外形她不是突出地漂亮,但气质纯净,具备一种震撼力。她在银幕上塑造了一批美丽、贤淑、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成为“文革”后期到1980年代初的青春偶像,和刘晓庆、张金玲一起被称为“北影三朵花”。不过,这“三朵花”中李秀明是年龄最小而出名最早的。

八十年代后期,国产电影陷入低迷状态,而北影厂当家花旦李秀明也青春不再,她把精力稍作调整,拜名师学习唱歌,苦学几年后终于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但她的音乐没有给她带来新的辉煌,思量再三之后选择了放弃。 九十年代初经济大潮席卷神州,李秀明安静地“下海”了,从此没有再踏足影坛,那时她38岁。

她随丈夫旁听了一堂北京财贸学院吴桐光教授讲授的《营销学》,让她看到了另一种与演员截然不同的人生,由此萌动了经商念头。

20年的银幕生涯后年近不惑的她,成为北京财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班的进修生。两年后,她和丈夫在北影厂门外办起了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1993年好友从美国带回的两桶“品客”薯片,为李秀明全面进军商界提供了一个启示。

李秀明夫妇绕过当时“造钱机”行业房地产和股票,选择了既苦又累、投资回报慢的实业——生产薯片。从原料薯粉、机械设备到包装桶用纸,生产线上的东西全部需要进口,需要上亿元投资,李秀明夫妇顶着破产的压力干起来。

1997年底“大家宝”薯片上市,恰逢京城超市如雨后春笋,为“大家宝”铺开畅销路,“大家宝”薯片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中的一个民族品牌。 1998年,“大家宝”薯片销售收入4000万元,占据国内相当大的市场,形成与“品客”薯片平分秋色的势头。

2000年,“大家宝”薯片销售总额超过了1亿元,畅销国内30多个大城市。 2002年,“大家宝”被百事集团收购,“大家宝”这一品牌从此被“雪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

对李秀明来说,市场和银幕同样精彩,而且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智慧和勇气。从转型尝试到取得成功,其中付出多少辛苦,只有李秀明自己清楚。和同时代演员中也是经商致富的刘晓庆张扬的姿态相异,她一直低调干着自己的实业,以至于少有人知晓“大家宝”薯片的老板竟然就是那个怎么看也不象能做出大盘企业的李秀明。1998年,李秀明夫妇就已经跻身中国几千万身家的商人行列。

2003年,著名导演秦志钰筹拍《甜蜜的事业》续集时,曾想说服原来唐招弟的扮演者李秀明复出,被她以商务繁忙、分身乏术的借口推辞了。看得出,性格安静的李秀明并不太想重回这个曾经给了她巨大荣誉的圈子。

李秀明有两次婚姻。 第一任丈夫是北海舰队的一名军官,据传他们感情破裂的真正原因是,李秀明觉得“文革”后她在影坛上辉煌时代已过去,她要转型,她想步入歌坛,她想进入商圈……这些都需要资金。然而,当一个女性在与命运抗争时,却她得不到丈夫的精神支持,得不到丈夫的经济援助……,她只能做出抉择。

李秀明的第二任丈夫叫程久实,是一名商人,曾任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老总。 1990年代初息影,李秀明和丈夫程久实一起“下海”,做起了薯片生意。

如今她已淡出国人的视野,远在加拿大,守着丈夫和一双儿女。每到周末,她都要去商场购物,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儿子的玩具、女儿的衣服、老公的鞋子,以及全家的食物。回到家里,看着家人各自奔向自己喜欢的东西,李秀明满脸的满足。

如今李秀明的女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在北京的时候,从小学到大学,她上的都是最好的学校,由于见多识广,气质上也比同龄的女孩多了几分成熟。儿子还是一直扮演着“聪明娃娃”的角色,不需要大人的提醒和催逼,每天都会附在李秀明的耳边说:“我现在该练琴了。

” 最让李秀明遗憾的是,她在北京的藏书带不到加拿大。与一般的家庭不同,李秀明一家四口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书橱,就连小儿子也有超过1000册的“藏书”。“我们家没有别的,就是书多。”谈到这个时,李秀明语气中总是透着自豪。

李秀明,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的中国影坛,算得上是一个“时代人物”。甚至有人说,那时中国人在银幕上唯一见到的明星脸,就是有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她。可以想象她在当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现在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

其实,论相貌,李秀明不是一个很漂亮的演员,但是她的那种坚忍内秀而纯净的气质恐怕在现在的演艺圈里是再也寻不到了。她的双眼,深邃传神、纯真似水,她的笑容,清澈宁静而总带着三分神采,其明媚,朴实,健康,秀丽,不雕饰,不做作,自然清新的演技,具备一种无以名状的感染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几十年过去,许多人仍然珍藏着当初对李秀明那份纯美的悸动。她塑造的银幕形象,坚忍执着,追求完美。李秀明从优秀演员到成功企业家,把人生活出了两次风采。

早在1976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55周年,文化部根据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意见,对1973-1976年6月的故事片进行了一次优秀故事片评选(相当于现在的百花奖和华表奖),影片《春苗》位居榜首,当时的排名为:1、《春苗》(李秀明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2、《决裂》(郭振清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3、《第二个春天》(于洋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4、《闪闪的红星》(祝新运主演)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5、《难忘的战斗》(达式常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6、《青松岭》(李仁堂主演)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电影一百年,长城中国奏响中华好儿女; 红色经典九千日,青春红色铸就春苗李秀明。 不可思议的是,同其他“文革”时期共和国影坛“风云人物”一样,李秀明在1995年中国电影百年评选中落榜!不过,看过李秀明出演影片的人们都说:“共和国电影,因李秀明而成就了一段最永久的辉煌!

”“李秀明——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代表!没有李秀明,中国电影是平庸的。”至今,许多人仍珍藏着当初对这位共和国著名电影演员的那份纯真而美好的记忆……。

电影是时代真实的反映。李秀明主演的电影《春苗》,从电影艺术角度上来说,绝对是一流的,无可诽议的;从政治上来说,可以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来形容。假若,还是毛泽东时代,绝对有理由相信《春苗》是中国百年电影极品中的极品,李秀明是中国百年电影优秀演员之最,而且是众人所敬仰的人民艺术家。

她用不着伤心地离开自已心爱的电影事业,去从事办公司搞实业来养家活口。“李秀明,红色时代的美好记忆”就这样给白白葬送,这是中国电影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体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