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霞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该如何收下送上门的大礼
原标题:山东大学该如何收下送上门的大礼
近日,山东大学将在济南远郊建新校区的消息,引发校友热议,在近8000人的一项投票中,竟有6500人投了反对票。(2月8日《新京报》 )
据称,新的主校区计划建在章丘,占地8900亩,由济南市政府代建,此事尚在磋商中。消息传出,各方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这可一次性解决办学空间问题,以前多个校区的存在过于分散,影响交流。反对者认为,一所大学培养人才,关键还是要开放的社会环境、丰富的信息流通。章丘离济南市区40多公里,一搬之后,底蕴就没了,生活、工作、实习等都不方便。
任何一项决策,都有利有弊,支持或反对各有其考量,出发点不同,诉求就不一样,很难简单去评判得失。不过,一些地方热衷于大学的搬迁挪移,并非仅是出于将学校做大做强的单一初衷,往往有多重利益的统筹计算。
历史悠久的学校多在市区,校园小环境与周围大环境都比较优越,经多年发展,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商业开发的价值巨大。一些地方便以腾笼换鸟之道,将老校区搬到偏远位置,扎堆建大学城,从经济角度看,新校区面积扩大了,拉动了周围配套设施与地产,老地块出让得到一笔丰厚的补偿,也有利于城市建设。
但从学校的传承与人文环境上来看,则有一定的损失,不过为商业利益作了嫁衣。很难想像,假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搬离现址,那个最美的大学还能存在不。
山东大学在致校友的公开信中说,此举关系到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山东大学永续发展。由此看来,对新校区宏大的承载量是很期待的。
要指出的是,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靠摊大饼,是靠过硬的教学质量与踏实的科研。目前,山东大学的校区过于分散,多达8个,这本身是为了一味做大而拉郎配的结果。2000年,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后来又在青岛设了分校区。
这些年,不少大学热衷于扩容、更名、建大楼,轰轰烈烈中,大学是“大”了,名头与块头都搞得蛮有来头,阵势庞大吓人,但并没有几所高校敢配称世界一流,在学术上能让人刮目相看。
根据山东大学新规划,章丘主校区建成后,保留四个老校区,其他校区收回另作他用。不能说,个中没有地块置换的因素。山东大学在内部宣传时强调,这是济南市“交钥匙”工程。这意味着,除了搬迁入住,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山东大学出钱出力。
联想到济南日前宣称的要举全省之力来建设省会,做大做强济南,提高济南在全省比重的“首位度”,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动议,不知是不是与这个“全省之力”有关,为济南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要不然,济南何以如此大方,要包办山东大学的新主校区的建设?个中动因,颇费思量啊。
这送上门的好事,对山东大学发展或是难得机遇,不动心还有点难,盛情难却之下,也或反映了济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兴则济南兴。这份大礼就不妨先收下,再从长计议吧。对山东大学来说,做大不等于做强。大学之道,在于学问与耐得寂寞,不是拆拆建建堆砌出来的华丽外表,出人才出成果才是服务经济建设的长远之计。
有着百年历史的山东大学,欲向世界一流迈进,使命光荣。无论如何发展,当不忘初心,在求大的时候,切记强校之本乃在科研与人文的深厚底蕴,练好内功才是正道。(余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