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盘采油厂赵永强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技师孙汉军:从农村走出来的技能大师
孙汉军,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作业大队试油4队资料员,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中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胜利油田技能大师。
看到他的这些成绩,和孙汉军初次接触的人都很难想到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
1986年7月,孙汉军高中毕业在老家东营市的一个小村里务农。每天他看着村头地边的油井,再看着村子周围高高耸立的井架,还有头戴铝盔、身着油衣服的工人,他萌生了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一名石油工人的梦想。说来也巧,孙汉军的梦想并不遥远。
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胜利油田高速发展的年代,正好需要大量的农民轮换工。这一年夏天,油田正好来他们村招工,孙汉军也像做梦一样成了一名农民轮换工。农民轮换工顾名思义就是招收的农民工几年轮换辞退再招收。
孙汉军被招收到了距离胜利油田基地200公里的临盘采油厂作业大队。第一天上班他感到兴奋、新鲜。但随着整天穿着一身油工衣,整天的起下管杆,一天到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干着同样的活,久而久之,年轻气盛的他开始觉得枯燥无味。
和他一起来的十几个农民轮换工,都盼着合同到期,好趁早离去。眼看着合同就要到期,当时的几个好朋友也都劝他说:干这样的活没啥意思,当个轮换工将来也没出息,更谈不上前途,不如回家干点适合自己的事业。孙汉军动摇了,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井上发生了一件事却促使他留下来。
他所在队班组正施工一口重点井,须当天晚上下封隔器,司钻由于下放速度太快,封隔器突然坐封,造成游动滑车被顶翻,大绳也卡死在滑轮之间,既不能上提,也不能下放,井上的职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处理,毫无结果,当班司钻在深夜两点多钟,回队把有经验的职工叫到井上商量对策。孙汉军到了现场前后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将故障排除,当时职工们对他非常佩服。通过这件事,他想在这里可能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干就干出个样来,孙汉军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向技术员、老师傅们学习、请教。白天,遇到不懂得就问,遇到不会的就钻,晚上,一头扎进工房里,一边刻苦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一边动手模仿实际操作。经过不懈努力,孙汉军很快就从一个作业工到小班资料员、司钻、大班资料员。
那时,以他的年龄在队上能够担任大班资料员也是一个不小的荣耀。可他并没有停下来休息,他目光投向了攻克困扰作业施工的难题上、投向如何减轻工友们的劳动强度上。
2003年10月,孙汉军所在队接到临盘油田12井的施工任务,这口井是临盘油区的一口老大难井,总是出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很多人提起它就头疼。孙汉军主动请缨,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施工方案要求对井下进行压裂试油。
但首先需要对目的层以上的三个井段分层挤灰封堵,这就需要至少3次钻塞、3次挤灰交替施工,同时,该井还存在三大技术难点:地层试挤压力高达30兆帕,挤灰跨度达683.6米,压裂时上部挤灰井段承受压力不能高于20兆帕。
面对这些困难,他经过反复观察、考虑,大胆提出了采用环空桥塞与插管组合法,对第三层进行一次性大灰量挤灰封堵。经过30多个小时的紧张施工,挤灰一次成功并下封试压一次合格。后经压裂试油投产,日增油5.8吨。
随着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的啃掉,孙汉军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他积极参加各种作业知识培训班、虚心请教技术能手,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在胜利油田技术比武中,多次取得好名次。1996年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九届工人技术比赛他获得第五名,1998年管理局第十届工人技术比赛他获得了第一名,同年被授予管理局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誉称号。
1999年破格考取了作业工人技师;2003年又顺利通过高级工人技师的考试。
2004年2月,代表胜利油田参加了全国石油、石化系统举办的全国技能竞赛预选赛,210天,漫长的备战路,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天都是第一个离开宿舍,最后一个走出教室。最终,经过轮番淘汰,层层角逐,孙汉军如愿获得了全国石油石化系统作业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年他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5年4月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菅李峰 邢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