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梓翔简历 台湾知名作家、历史学者蓝博洲:台湾人不能蒙着眼睛向前走
在台湾媚日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民众抗日史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蓝博洲仍坚持做下去,就像那坚韧不拔的牛头犬一样。他在全台各地已举办了十多场"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向台湾年轻人介绍那段他们并不熟悉的历史。
蓝博洲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方不做,我们民间来做,虽然力量会弱很多,但很有必要。李登辉上台后,台湾进行"去中国化"教育,教科书被篡改,但史实就是史实,只要这个社会还有人讲真话,就有责任告诉年轻人真相,告诉他们海峡两岸是同族,台湾人不能蒙着眼睛向前走,最终走到绝路上。
在台湾办这类展览,会有人捧场吗?蓝博洲表示,比预想的效果好,台湾年轻人也不是铁板一块,通过摆史实、讲道理,他们也会接受你的观点。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了解,当得知当年竟有这么多台湾人渡海到大陆支援抗战,都感到很惊讶。
蓝博洲坦言自己没钱租地办展,场地都是各界无偿提供的,很多人是主动邀请蓝博洲去他们那里举办展览。"我感觉自己并不孤单,因为‘德不孤,必有邻’!"他说,只要坚持做下去,总会有效果。
"殖民有功论"很荒谬
前一段时间,日本技师八田与一的铜像被砍头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绿营政客如丧考妣。在蓝博洲看来,岛内对八田与一的评价,充斥着"殖民有功"的论调。他说,八田与一修建了嘉南大圳等水利工程,客观上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发展,但其出发点并非为台湾老百姓谋福利,而是为把更多的台湾稻米输至日本。
当时岛内民众不仅未得利,反而受到损害。对于"殖民有功论",蓝博洲批评道,"不能说,小偷来偷东西 ,把梯子留在你家,你就要感谢小偷的梯子吧"。
谈到八田与一,蓝博洲也提到了曹谨,这个人原籍河南,清代时做过台湾地方官,任内兴修水利,民众受益良多。蓝博洲说,曹谨的出发点就是为老百姓,因此老百姓不曾把他忘记,高雄现在还有一座曹公庙,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功绩。
对于岛内有人借八田与一美化殖民统治,蓝博洲痛批,说日本人好的多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掌握着话语权,"至于普通老百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做过调查,我最清楚!"在蓝博洲看来,岛内政治人物推崇八田与一,是选举政治下的媚俗之举。
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台军已确定取消相关纪念活动。蓝博洲说,民进党是搞"台独"的,他们这样做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蓝博洲过去每年都会办活动纪念抗战,今年将扩大举办,不仅要在台北办,还要深入"敌营",在台南办活动。在蓝博洲看来,抗战与台湾紧密相关,当年数以万计的台湾人奔赴大陆,加入民族救亡的洪流之中,这段历史应该呈现出来。